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小燕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半年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都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344-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由于其病程长,不容易治愈,易引起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行性病变,功能缺陷及衰竭。此外,较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进一步的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疗效受到影响,其导致的慢性合并症为患者致残与早亡重要原因。为了评价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我院对其开展了深入探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1.36±4.33)岁,平均病程(4.71±3.2)年。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2.24±4.43)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06±5.52)岁。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的严重幅度等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排除妊娠糖尿病、慢性感染及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患者,排除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

1.2 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一般药物护理、心里疏导。

1.2.2试验组:该组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具体的方法:①饮食护理。按照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的需要为患者量身制定饮食计划,并要求患者形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每天三餐所摄取的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比例和量。②用药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处理,如在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期间有没有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表现,例如出冷汗、面色苍白、无力、心悸、饥饿感与呕吐等症状,应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就医。③运动护理。按照患者心电图、血压、血糖、肝肾功能与心功能等指标检测,为患者制作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运动的形式主要包括太极拳、广播体操、慢跑、球类运动以及散步等;运动时间应在饮食之后1~2小时,不宜在空腹情况下运动,运动中出现不适,例如出冷汗、心悸、心跳加快应考虑低血糖反应,及时补糖。每天检查双脚。选择合脚及通气的鞋袜,以免发现红肿、青紫、水泡等。④心理护理。在患者刚入院实施治疗时,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措施等有初步的认知,以此降低患者紧张的心理压力。嘱咐患者的家属要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理解病人的心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感到温暖,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与信念。

1.3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指标、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满意度。满意度的评判标准:总分为100分。评分90~100,非常满意;评分60~90,满意;评分<60,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x-±s),用t-test,计数资料选取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组间患者的血糖水平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都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比较组间患者治疗依从性

试验组患者使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为46(92.00%),对照组患者为29(58.00%),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其值明显偏高,P<0.05。

2.3 比较组间满意度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是45(90.00%)、35(70.00%),P<0.05。

3.讨论

根据现存的有关调查资料研究显示,发生糖尿病的概率表现为每年都在上升,对患者及家庭都产生严重影响。并且发病的人群向年轻人发展,由于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的缺陷,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缺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将其根治的方法,患者必须接受终身的治疗,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慢行性病变,功能缺陷及衰竭,而带给患者极大痛苦。

目前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糖尿病教育、药物治疗、自我监测、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方面,故在护理中也需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通过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调节与恢复患者机体内出现的代谢平衡紊乱,改善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用餐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且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明显偏高,P<0.05。综上所述,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综合护理的干预手段,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31):1386-1388.

[2]康亚林.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24):193-194.

论文作者:李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