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思路构架实践论文_彭希卓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评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情况,以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撷取的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患者呼吸及管道细菌污染情况、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病例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病原菌分类中,肺炎克雷氏菌最高,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受到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影响,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因此,临床方面需提高重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此保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及管道;细菌污染;护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机械通气MV 2d后~拔管后2h产生的肺炎,属于医源性获得性肺炎HAP最主要的类型。高危因素:年龄、慢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长、痰液不易于咳出、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等[1]。本次研究撷取近年来收治的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重点分析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护理措施,以便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相关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撷取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所有患者/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将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剔除。30例患者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2例;年龄在30~80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5.4±5.2)岁。包括脑出血者、慢性支气管炎者、肺气肿者、呼吸衰竭者各9例、8例、8例、5例。全部病例的临床数据信息,均列入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处理。

1.2方法

收集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管道标本、痰液标本,实行细菌培养,对管道、接水瓶在应用前,放置熏箱中熏蒸40min。熏箱中,甲醛、高锰酸钾分别为:40ml/m3、30ml/m3,严格遵循无菌标准操作。实际采集标本的过程,吸集气管接头位置冷凝水进行细菌培养。

1.3观察项目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感染病原菌分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氏菌、嗜麦芽黄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医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此持续优化护理服务。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病例护理满意度、感染病原菌分类,均通过率%的方式表示。

2.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护理满意度的分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具体如表1。

表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护理满意度的分析[n=30(%)]

 

3.讨论

3.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分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即为机械通气2d后产生的肺部感染。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原因为呼吸机管道染污因素[2]。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总例数为30例,而培养的细菌菌株为26株,占86.67%(26/30)。由此说明,呼吸机管道内细菌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会随着喷射吸入气流,这时则会形成气溶胶/污染冷凝水倒流于气道[3]。同时,气管插管需构建人工气道,所以对原气管纤毛摆动清除功能,会构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细菌逆行到下呼吸道,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果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患者机体抗病毒能力降低,且会构成二次感染。

3.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感染的传播渠道分析

经口腔、眼部定植细菌吸入,实行常规口咽部定植细菌培养,发现细菌定植增加。同时,呼吸机回路、雾化器污染,以及冷凝水反流,均易于形成气溶胶,进到终末细支气管、肺泡。主要的污染源为:操作者手部、病区屏气质量、氧气、呼吸机连接管冷凝水反流。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气管、外界为相同状态,因此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较弱/丧失,细菌进到下呼吸道,就会发生感染的情况。此外,气管内吸痰操作不当,同样会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吸痰时操作人员手部消毒不到位,使得患者气管黏膜受损并使细菌侵入。

3.3 护理干预措施

环境护理,因患者病情严重,自主免疫能力较弱,为此需提高病房的空气质量,通过层流净化方式处理,1h/次,2次/d。然后,监测病房空气细菌量,定时进行层流过滤网消毒、清理[4]。此外,还应合理设置室内的温湿度,严格控制探视人数、时间,探视者探视时应佩戴口罩、鞋套。

体位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调整舒适体位,并促使患者及时将肺部、支气管中的痰液排出。

口腔护理,口咽部容易定植细菌,细菌的出现必然会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口腔清洁工作,3次/d,以此及时将患者口腔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发生定植细菌所致误吸的现象。

人工气道护理,构建人工气道,对患者气管、支气管的功能,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人工气道中存在食物残渣、口咽部分泌物,无疑会产生细菌[5]。所以,护理人员应实行人工气囊放气处理,进而降低气囊对呼吸道黏膜构成的压力,保证人工气道通气的效果。

吸痰护理,遵循无菌要求操作,机械通气2d内不可吸痰。吸痰操作的时间控制在15s内,吸氧后予以纯氧2min。

手部消毒护理,操作前遵循无菌要求清洁双手,加强手部卫生管理,进而防止发生手部所致病原菌感染情况。

综上可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较多因素有关,最主要的原因为呼吸机管道细菌感染,所以临床方面应予以重视。然后,需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便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明华,毕艳华,刘华等.呼吸机管路内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0):2233-2236.

[2]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8):1528-1531.

[3]田靓,朱仁义,彭中玲等.生物酶类消毒剂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101-104.

[4]赵兰菊,李云阳,徐翠莲等.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护理方案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766-1770.

[5]郭舒文,谢丽琴,陈开珠等.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6):645-648.

论文作者:彭希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思路构架实践论文_彭希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