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整天由爷爷奶奶围着转的小班幼儿,一下子让他们过上独立的集体生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而这一时期却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因为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而且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属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教育的有利条件。一年来,我们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遵守一定的教育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常规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常规的要求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如刚开学我们要求幼儿先学会自己穿鞋,然后学会穿裤子;过一段时间要求他们会穿单衣,逐渐要求会穿毛衣,外套, 能力强的要求会塞衣服。
2.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教育。有的幼儿不会拿勺吃饭,有的不吃这、不吃那,有的自控力差,有的理解力跟不上,有的口齿不清,都要老师耐心地去教,使个别幼儿也逐步统一、溶入在集体之中。
3.家园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往往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中,离园这个环节是与家长充分接触的有利时机。我们根据幼儿在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也从家长中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还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充分交谈、交流,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努力,改掉幼儿不良习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常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这样,常规就不会被当作限制、约束幼儿的“紧箍咒”。在用餐时,总有吃得快和慢的现象,我们不强求吃得快的幼儿一定要坐着等吃得慢的幼儿,而让他们到室外安静地自由活动,从而激励了吃得慢的幼儿加快速度,同时也减少了老师不必要的管束。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幼儿的眼睛是反映老师行为的镜子,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幼儿帮老师做了事,老师也要主动地说谢谢,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采取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方法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都不熟悉、不适应,也不习惯按相对一致的要求去行动,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因此,需要老师进行耐心的教育。我们针对各项活动中的常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并注意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1.示范、模仿法。在进行礼貌教育时,要求幼儿来园时要对老师说“老师早”。待幼儿知道此规则后,在平时要注意每天早晨接待幼儿,先向幼儿问早,以提醒、启发幼儿,逐渐养成主动地与老师问早的好习惯。在教幼儿正确搬椅子时,教师边说边示范,要两手握住椅子两边,使小椅子的腿朝下,不至于碰到其他幼儿。幼儿的模仿力是很强的,看到老师正确地搬椅子,他们会学着做,且很快记住。
2.语言指导法。如何教会幼儿正确地用肥皂洗手,并遵守洗手不玩水的规则?我们运用语言指导,每次洗手时念“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的儿歌。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学会了洗手。为了安顿幼儿上课前的情绪,常以对答式儿歌进行指导:小脚——拼拼拢;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
3.情景教育法。情景表演可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做等感官活动,使幼儿在榜样的影响下、在行动的实践中逐步理解和遵守规则。如通过“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我跟你一起玩好吗?”“你能借我一个玩具吗?”“我玩一会儿再给你行吗?”等礼貌语言。情景表演使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能激发幼儿在生活中愉快实践的愿望,从而在实践中掌握一系列的规则要求。
4.游戏练习法。在教育幼儿玩后要把玩具放好、整理好时,进行“给玩具找到家”的游戏,请幼儿将混乱的玩具宝宝分类并送回家,让幼儿知道每次游戏结束后都要将材料收拾好。平时教师要时常提醒、督促幼儿,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确立常规教育的目标要求
小班常规的内容可以分为社会交往规则、群体性规则和个体性规则。社会交往规则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品德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化最直接的内容。群体性规则主要用以保证集体生活、游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形成幼儿的集体观念。个体性规则主要是维系个体健康发展的行为要求。通过常规教育可以逐渐形成幼儿正确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体系与响应的行为方式。
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常规教育的规律及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班幼儿常规。如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规则有:早晨来园向老师问早、问好;妨碍别人要说“对不起”;遵守游戏规则,不争抢玩具……群体性规则有:点名时响亮地答“到”;集体活动会听口令;上课说话先举手;安静地吃点心和进餐……个体性规则如: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游戏注意安全,不把异物放入口、鼻、耳中;自己穿、脱衣服及鞋子……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漫长的、艰苦的动态过程,有的看似小事,却对幼儿个性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持之以恒,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动型。
论文作者:曾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幼儿论文; 常规论文; 规则论文; 老师论文; 小班论文; 集体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