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1]2000年在《现代企业竞争优势探源——关于核心能力的系统思考》文中提出战略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论文从企业的市场表现出发来探究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深入到资产状况、企业能力和组织心智三个层次,指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核心能力首先是一种能力,能力是企业资产、人员与规程的有机结合。其次,核心能力是核心的,即企业的能力要集中于关键成功因素,形成独树一帜的专长籍以加入全球制造网。此外,核心还意味着能力可以实现范围经济。核心能力是一个系统,它的组成要素是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把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组织能力则构成了要素之间的关系。 核心能力有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存量是流量的基础,体现了核心能力路径依赖的特点。流量的积累会改变存量。企业的动态能力反映了核心能力的流量,它主要包括协调/集成能力、学习能力和变革/重整能力三个方面。 核心能力是一种战略观,它拓展了竞争的领域,把竞争上升为企业整体实力的对抗,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分为三个层次,即产业先见之争、核心能力之争和市场地位之争。 核心能力的评价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要划出企业的能力网络,然后按照卓越性、价值性、持久性的标准进行评价。核心能力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志向与现状之间的差距。为了强化动力,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要客观地估计企业的现状,培养危机意识。论文接着提出了建立核心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专长和技能阶段、要素整合和核心产品的开发。核心能力的规划是它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环节。为此,企业首先要明了自身与环境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其次,要明确战略意图。然后,分析环境的发展变化。最后,对照企业现状与战略意图,找出差距并排定优先顺序,确定具体的实施框架。
田超[2]2003年在《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毫无疑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追寻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本质的东西。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Intel、Microsoft、Sisco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GE、IBM、SONY等一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也愈加清晰地使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捕捉到了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企业的主要任务也由简单的获取超额利润转向了培育核心能力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作为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则引导其走向实用的、解释企业内部本质的发展方向,二者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和框架。论文在对核心能力理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未来走向与趋势,致力于进行研究系统的创新,提出了一个基于四个核心能力元的全新的核心能力战略理论研究体系,即提出可以从文化核心能力、知识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四个方面去理解、把握并进而在实践中培育、构建核心能力。从重要性上来讲,这四个方面是以文化核心能力 以核心理念为灵魂)为内核的多层次关系,不仅在逻辑上有主次之分,同时兼顾了相互之间的互动与契合,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意义。在后面的四章里,论文分别对四个核心能力元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分别提出相应的次级能力元构成体系,并开发出各自的概念群与研究模型,在每一章都提出了有创意的思想或研究方法。本文认为核心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最新成果和目前的主流企业理论,因此,每一章都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次级能力元战略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深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在前面理论继承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最后一部分是实证及应用研究。用四万余字、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对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发展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应该采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法。这对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壮大,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宋竞[3]2003年在《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知识经济为背景,以对企业价值增长贡献率越来越超过传统物质资本的企业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从智力资本的三大组成部分,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一组最新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及障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找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企业的知识能合理解释一个企业的存在,而智力资本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此结论成为进一步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内在联系的动力。在着手探讨了智力资本怎样为企业保持和创造不间断优势的微观机理基础上,第二部分对智力资本进行了概述和分别讨论了其三大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与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在第三部分中论述了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知识管理相关理论,最后是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现状的实证研究。 对智力资本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力图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可得资料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本文对有关问题的论述还显得不够深入,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完善。
王红[4]2008年在《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文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的重要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企业的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日益紧迫的热点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环境专题着眼,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抛砖引玉。系统辩证学是本文研究的视角。系统辩证学以系统观、过程观和时空观为基本观点,以自组涌现律、差异协同律、结构功能律、层次转化律和整体优化律为基本规律,科学地表述了企业环境责任的辩证发展规律,全面揭示了环境责任的本质特征。从系统辩证学这一哲学层面出发来探讨企业环境责任,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它有别于以往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的视角,有助于整体把握与动态考察企业环境责任的发展和规律。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发掘企业环境责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并且追溯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的文化渊源和成果,认识到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发展是有根的发展;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和中国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来认识我国企业的特殊性,从而可以适当借鉴有助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措施;通过实证分析,可以达到本文的三个预期目标:第一,展开包括制造、化工、电子、医药、服装、食品等多家异质企业的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环境责任的认知和履行状况。第二,在同质(汽车)企业中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第三,选取一家(灯泡)工厂进行深度调研,探索企业环境责任执行力的问题。企业的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认真考虑自身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将自身对环境的负外部性降至力所能及的水平,目标成为“资源节约型”的环境企业。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视角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然后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争论和发展的相关文献,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展开对企业环境责任系统特征分析,阐述了企业环境责任的要素、结构、功能和原则。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责任的案例分析,表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环境治理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北京同仁堂、济南钢铁公司和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在履行环境责任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人协调的生态智慧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根基。在系统辩证学的视角下,我国企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原因在于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内的整体责任。系统科学为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识别出企业环境责任的9个主因子和7个关键指标,这使得系统辩证学的研究方法又前进了一步。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建议: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通力合作。从上海申华灯泡厂的企业环境责任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得出一系列关于环境价值观与执行力的分析结论,建议和启示。总之,从系统辩证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全面考察企业环境责任,充分认识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借鉴和探索有益于我国企业发展的理念和措施。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根有助的,政府和公众对于企业的环境责任同样不可推卸。
刘敬山[5]2006年在《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我国长时间实行发、输、配、售等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2002年初,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发电企业被真正推入竞争市场。研究发电企业如何在市场环境下获取持续的、不断增强的竞争优势,评价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自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G.Hamel 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限于研究的视野和角度各异,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同,核心竞争力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特别是特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更属空白。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综合评价等理论,采用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定性与定量分析、规范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统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从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综述入手,结合发电企业实际,研究提出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定义、特征、构成要素、形成机理、演变规律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体系。并且从系统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评价模型、培育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思路和评价流程,设计了以规模实力、技术能力、制度能力、管理能力、文化力等五大要素为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的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全息雷达图法,创建了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通过对发电企业价值链进行分解、整合和优化,提出了企业整体委托、整体生产专业化、运检修专业化、运行维修专业化、维修专业化等五种发电专业化管理的价值链分解培育模式,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同心多元化等四种一体化发展的价值链整合培育模式,以及以发电企业业绩评估为主线,对发电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组织制度、人力资源、成本领先等五个方面进行强化的价值链优化培育模式,共同构成发电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三位一体模式。最后,论文以国有发电企业A公司为例,分析和评价了A公司核心竞争力现状,疏理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具体途径,系统论证了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培育模式理论的适用性。 本文针对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发电企业评价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帮助企业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应对外部竞争环境;为政府电
陈洪转[6]2004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金融学、经济学、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价值链理论等理论,初步探讨“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多强”、“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优劣势所在”、“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属性及其SWOT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的角度围绕迈克尔·波特的五力量模型,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强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银行产品的替代效应等客观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机理,从价值链的角度界定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其次,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探讨了商业银行价值链及其特点,从业务流程和业务运作管理角度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价值链;基于价值链思想和商业银行价值链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二个方面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围绕该模型对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探讨了它们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层次关系和互动关系。第三,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识别的基础上,基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角度,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识别、评价、培育流程,基于该评价体系和流程,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模型,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基于评价结果和评价系统对它们进行了SWOT分析和聚类分析。第四,运用非参数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非有效商业银行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间题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和相对有效性评价两个角度的评价结果,得出判断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五,基于评价体系、培育流程和评价结果,从优化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通过商业银行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充分挖掘价值链中信息的价值,创造独特的价值链,从而从本质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莫长塞[7]2001年在《企业持续发展与核心能力》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机能及其完善程度决定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其中,发展机能由企业的内在能力决定,外在体现于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长期竞争优势。因此,谋求企业持续发展必须优先解决发展机能即发展的内在能力问题。从根本上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脱困问题,就是企业发展机能的培育和完善问题。所以,深入分析企业发展的能力及其培育途径不仅具有一般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企业能否持续发展”问题出发,运用理论推演和数理分析的方法,统一了不同学派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解决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竞争优势与持续发展、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核心能力与企业经营领域、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企业寿命的关系以及后发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等问题并给出基本结论。最后,运用所得的理论结论,我们分析了我国医药零售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 综合全文,本文的基本结论为: 1.企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里的人,与企业年龄大小无关; 2.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拥有相对竞争优势,其中,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且,企业核心能力决定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角化的广度; 3.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及其交互作用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内部型战略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培育、调整和巩固核心能力,外部型战略的运用则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拓展和更新,这两种战略的交互作用使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得以巩固、拓展和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4.品牌竞争力是医药零售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能力。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是培育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史晓白[8]2006年在《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学习型组织被认为是在21世纪的组织新形态,而人力资本开发则是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的一个国家的,一个组织的和一个个人的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关系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学习型组织的实践,阐述了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本开发所产生的作用,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主要作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形态作了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本文结合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和实践形态的研究,提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共同体模型。本文在对现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性的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构想。在研究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运用实证学研究和文献学研究的方法,探索了一个理论可立,实践可行的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本文的主要创新内容和结论是:第一章,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是全文的综述第二章,对学习型组织和人力资本的概念的内涵和理解作了界定,提出以“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为人力资本开发的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从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之间形成的关系立足点、途径、特性、进程、机制和策略论述了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本开发产生作用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作用因素。第三章,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微观的分析。在此章中,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亲身参与实践的案例实证,并以案例分析来说明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的不同路径,和具体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内在的因素在实践中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不同形态。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必须在终身学习的实践的维度上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了组织成员在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主体,主体的开放的,多元的和动态式的学习形态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五章,综合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和形态的讨论,本文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和模型,认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必然不能把学习型组织看成是一个个别和独立的组织实体框架,指出了以学习型组织为主体构
黄旭[9]2004年在《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逻辑与方法路径》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得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为显现,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改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跨国竞争与全球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等新课题,企业将面临“二次创业”与持续竞争优势等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迈克尔·波特曾告诉我们,战略的本质在于“选择”和“转换”。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以有效管理不确定性环境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对其提出转换或变革原有战略的要求,因而战略变革正是基于环境挑战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企业与变化的环境相结合的产物。事实上,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同企业调适与其所处环境连续不断的结合程度密切相关(Andrews,1971)。这种“调适”,本质上就是企业适时发生的战略变革(Mintzberg,1979)。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需要进行战略变革,在不确定性的环境条件下尤为明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Norman R.Augustine 直言:“世界上只有两类企业:一种在不断变化,另一种被淘汰出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善于改变自己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如今企业在战略上的“求变”与“应变”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进行永续经营的重要生存法则。近年来,战略变革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在动态、复杂与快变的环境条件下,追求“做强、做大”、成功“二次创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追求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束缚,把握有效战略变革的要领,也是当前摆在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界人士面前有待研究与迫切需要解决重大课题。本研究基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 WTO 的现实背景,以中国 PC 制造业企业近年来的战略变革实践为实证研究基础,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因、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及战略变革方式所进行的深入分析与系统研究,探讨和挖掘企业战略变革的规律性,尝试构建应对不确定环境的企业战略变革的分析和思考架构,从而达到探寻适合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与路径的目的。希望通过研究,拟对学术界及企业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富有建设性的启示和建议,以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做强、做大”的战略变革过程中,尽快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少走弯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与代价提高竞争优势,寻求和确立企业持续的成长动力与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现在的或未来的超常业绩,这是本文想要到达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流程遵循:(1)确认方向、研究对象与问题;(2)分析相关文献;(3)搜集行业及公司资料与相关信息;(4)遴选个案公司;(5)建立研究观念性架构;2(7)整理、分析与比较个案公司相关问题;(8)发展研究命题;(9)得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全文分为四个层次,共 9 章:第一层次(第 1~3 章)为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为战略变革研究的一般概述、理论评述、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第 4~6 章)为研究主体部分,分别从战略变革的三个维度上(即“3W战略变革分析与研究架构”)加以理论推演与分析阐述,即战略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Why)、战略变革主导逻辑定位(Where)、战略变革方式(What);第三层次(第7~8 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从 PC 制造行业与六家上市公司两个层面分章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第四层次(第 9 章)为研究命题、结论与对策建议,在对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发展研究命题、提出研究结论,并以此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对策建议。全文 20 多万字,共分为 9 章:第 1 章,绪论。主要就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与流程、创新之处与不足等相关内容逐一进行概述与说明。第 2 章,有关战略变革研究文献评述。针对国外有关企业变革与战略变革研究成果,诸如分类、研究学派与分析范式、动因与阻力、以及战略类型等的理论与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归纳与梳理,并对其研究现状、问题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为后面的研究做了铺垫。第 3 章,研究设计架构与理论基础。在对相关概念加以讨论的基础上,就“战略变革”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就本研究的逻辑思路、总体安排进行了阐述,进而构建了“3W 战略变革分析与研究架构”,最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逐一进行了概述,从而为后续的分析与研究奠定了基础。第 4 章,战略变革动因分析。本章从因果研究的视角,基于复杂、动态性甚至非线性的企业系统外部环境特征,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变革动因进行理论和经验层面的逻辑推导与研究。首先,通过对 21 世纪企业经营的现实背景概述,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假设前提变化所带来的价值转移与范式改变,从而导致企业战略变革需求产生的现实。其次,遵循“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从内外与主客观视角,提出了“环境”、“企业”、“使命或愿景”及“领导者”为战略变革的四种驱动因素。四种动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变革的压力与动力、推力与阻力,在其共同作用下催生或阻碍着战略变革的发生,影响和决?
鲁柏祥[10]2007年在《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核心作用,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无不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技术创新,中国农业的落后其实是“弱知”农业的表现。农业自然资源的严重稀缺与巨大的农村人口决定了劳动与技术双重密集的知识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技术创新则是知识农业的核心。以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完全可以使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部门分离的国家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三大系统在功能、效率等方面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教育发展与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体制冲突与制度混乱。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和走向自主经营的广大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他们迫切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实用技术。为有效解决这种新旧制度矛盾,就需要建立新型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论文以中国“三农”现实、知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以“体系”及其“运行”为研究重点,宏观上主要通过对现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剖析,微观上主要通过对典型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际运行机理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综合运用过程参与、历史跟踪、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现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知识为基础,宏观上技术的受体、供体、载体紧密结合,微观上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论文共分9章。第1章,“导论”。在对一些基本概念做出界定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论述,提出本研究课题确立的背景和对中国“三农”的特殊意义;然后对研究目的、思路、方法、结构、拟解决的问题等作了交待。第2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首先通过对知识经济、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的回顾与综述,追溯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实证分析和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寻找基础性理论支持。其次,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发现国内专家学者对本论题的重要论述与研究进展,为本论文提供应用性理论支持。第3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在综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应遵循的关于财富增长、农业经营、农业技术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观点。第4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分别从农业科技及其管理、农技推广及其管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及其管理入手,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及其运行做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第5章,“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通过对美国、泰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践加以总结与分析,以期发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自然生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间的相关性。第6章,“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案例实证”。本章以实证的方法,通过三个分别属于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发展历史背景、不同发展路径与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剖析,揭示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与一般规律。第7章,“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及其运行机理,并重点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各结构要素的建设与运行作了理论安排。第8章,“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本章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导向出发,构建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般模型,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其运行要求作出阐述。第9章,“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本章分别从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条件、技术创新队伍、技术创新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推进的相应对策与措施。总之,本论文强调知识、技术、制度与农业经营的紧密结合,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及两者契合点的把握上同时推进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构建了私营部门(主要为企业、农户)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教育培训三统一,公营部门(主要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研究、推广、教育三结合,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农、科、教行政管理机构)农业科技管理、农技推广管理、农业教育管理相协调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为必要补充的新型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希望本研究能有助于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对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现代企业竞争优势探源——关于核心能力的系统思考[D]. 梁江.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 田超. 复旦大学. 2003
[3]. 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 宋竞. 四川大学. 2003
[4]. 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D]. 王红. 同济大学. 2008
[5]. 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 刘敬山.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6].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洪转. 河海大学. 2004
[7]. 企业持续发展与核心能力[D]. 莫长塞. 沈阳药科大学. 2001
[8]. 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 史晓白. 苏州大学. 2006
[9]. 中国企业战略变革:思维逻辑与方法路径[D]. 黄旭.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10]. 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鲁柏祥.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战略管理论文; 学习型组织理论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系统思考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环境分析论文; 企业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