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300020)
【窄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亚临床期患者光学生物测量参数的特征。方法:连续性收集A组(DR亚临床期组)26例患者(52眼),其中男12例(24眼),女14例(28眼),并收集B组(正常对照组)25例(25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13例(13眼)。对所有观察对象行IOL MASTER(EyeSuiteTM V4.2.1) 检查,对两组的眼轴(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D)、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直径(WTW)进行t检验,并对所有测量参数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组的年龄(64.920±6.393岁)与B组年龄(66.880±8.354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1, P>0.05)。A组的角膜直径(11.440±0.283mm)与B组(11.660±0.415m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5)。A组的年龄和AL(r=0.495;P=0.01)、年龄和CCT(r= 0.495;P=0.01)、AL和CCT(r=0.853;P<0.0001)、AL和LT(r= 0.697;P<0.0001)、AL和WTW(r= 0.634;P=0.001)、CCT和LT(r= 0.508;P=0.008)、CCT和WTW(r= 0.391;P=0.048)、AD和ACD(r= 0.993;P<0.0001)、AD和WTW(r=-0.469;P=0.016)、ACD和WTW(r=-0.434;P=0.027)、LT和WTW(r=0.750;P<0.0001)数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DR亚临床期患者的角膜直径明显小于正常人,与AL、CCT、AD、ACD、LT均有相关性;其AL和CCT均与年龄相关。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临床期;光学生物测量仪;相关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51-02
糖尿病是一种可导致多个系统并发症的严重疾病,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1.6%,而且还在逐年增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一种导致视力丧失的新生血管性眼病,是糖尿病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DR患者眼后节的生物学参数测量,但国内外亚临床期DR光学生物测量(IOL MASTER)方面的研究鲜见。IOLMaster是一种可以测量眼轴的仪器,其优点是非接触性的,在测量眼轴方面具有很好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2,3]。自从IOLMaster(Carl Zeiss Meditec AG,Jena,Germany)2001年问世以来,光学生物检测仪成为眼部生物测量仪器的金标准[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亚临床期DR患者光学生物测量参数特点,以期更好地掌握亚临床期DR患者的眼部生物学检测指标的特征。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连续收集我院2016~2017年连续性收集A组(DR亚临床期组)26例患者(52眼),其中男12例(24眼),女14例(28眼),并收集B组(正常对照组)25例(25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13例(13眼)。
1.1.1纳入标准 亚临床期DR患者纳入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尿病病程<10年,未发生DR。
1.1.2 排除标准 所有的观察对象均排除高度近视、青光眼、严重白内障、合并视网膜病变及视神经病变、有眼部外伤史、眼部手术史、激光治疗史的患者。
1.2 检测方法 应用IOL MASTER(EyeSuiteTM V4.2.1)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生物参数。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的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A组测量参
数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的性别比例之间行卡方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
2结果
2.1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比例的比较:A组和B组的年龄、性别比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之间光学生物测量参数的比较:A组的角膜直径(11.440±0.283mm)与B组(11.660±0.415m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5)。两组间的AL、CCT、AD、ACD、L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DR亚临床期患者与正常组之间光学生物测量参数的比较
3讨论
在评估DR和屈光状态的关系时,大多数学者更关注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本研究发现DR亚临床期患者的角膜直径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提示DR亚临床期患者具有较小的角膜。我们的研究结果与蒋晶晶等[5]报道的DR组和正常组的角膜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本研究还发现,DR亚临床期患者与正常组比较,AL和AD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蒋晶晶等[5]报道的DR组和正常组的AL和A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推测随着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长,眼轴有变短的趋势、晶状体变厚、前房变浅,随之DR的程度逐渐加重。
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DR亚临床期患者的角膜直径与AL、CCT、LT均呈正相关,角膜直径与AD、ACD均呈负相关,其AL和CCT均与年龄呈正相关,推测DR亚临床期患者具有角膜直径小的特点,可能同时存在短AL、CCT和LT值较小的眼部生物学指标,这些眼部解剖学特点可能是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发现,DR亚临床期患者的AL与AD、ACD均无相关性,这一结果与蒋晶晶等[5]报道的DR组AL与AD、ACD均有相关性不同,可能与研究对象及样本数量不同有关。
IOL Master 测量前房深度准确性及重复性优于A 超[6,7],对眼轴长度>28mm的患者测量的精确度更高,是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非接触性的检测仪器[8]。应用IOL Master对DR等眼部疾病进行眼球生物学参数测量,可以为研究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不足是未行随机抽样,有待今后行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Xu Y, Wang L,He J, et al .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AMA,
2013,310(9):948-959.
2. Nemeth J, Fekete O, Pesztenlehrer N. Optical and 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axial length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for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3, 29: 85–88.
3. Vogel A, Dick HB, Krummenauer F. Reproducibility of optical biometry using partial coherence
interferometry: intraobserver and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1,27: 1961–1968.
4. Buckhurst PJ, Wolffsohn JS, Shah S, et al. A new optical low coherence reflectometry device for ocular biometry in cataract patients. Br J Ophthalmol,2009,93:949–53.
5.蒋晶晶,黎晓新,元力,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眼部生物结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2012,48(10):898-902.
6. LamAk,Chan R,Pang PC. The repeatability and accurancy of axial length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measurements from the IOL-master.Ophthalmic Physiol Opt, 2001,21(6):477-483.
7. Eleftheriadis H. IOL master biometry: refractive results of 100 consecutive cases. Br J Ophthalmol, 2003,87(8):960-963.
8. 王婵婵,吴国福,余学清. A 超与 IOL Master 测量白内障患者眼轴及前房深度精确性的对比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697-1699.
论文作者:种泽龙,陈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角膜论文; 测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眼部论文; 直径论文; 生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