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建筑工程作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则更应当将质量及安全控制纳入重点优化范畴,促使其结构更加稳固,为工程使用价值的提升夯实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度逐渐上升,这就需要确保框架结构的抗震性及稳定性指标达到最佳标准,进而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可以说框架结构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虽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框架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框架施工中仍旧存在相应不足,这就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对缺陷进行弥补,促使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必须要加强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社会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本身由梁及柱共同组成,在二者相互连接的同时,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承重体系,为工程提供稳定性保障,从本质来说就是,梁与柱结合成统一整体,能够借助框架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抵抗力,分解水平及竖向荷载,可以说这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较为有效的施工技术。框架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是因为:框架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空间优势,可以实现弹性分隔,对平面进行灵活布置,受限较小;框架结构本身重量较小,施工阶段不会增加结构应力,能够在降低材料损耗量的基础上,合理缩减施工成本;框架结构的梁及柱构件更易定型,与标准化目标更为贴近,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进度;框架结构的强度及刚度指标较强,具有良好的抗震优势,实际操作简单便利,可以依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浇筑。但是框架结构在应用阶段也存在相应缺陷:框架结构的节点应力普遍呈集中特点,侧重刚度并不突出,极易因强力作用出现位移情况,工程质量也会随之大打折扣;在实际施工阶段,吊装频率及操作要求都普遍较高,需要进行大量的材料接头工作,施工流程相对复杂,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及耗损量相对增加,而且框架结构施工会受到环境及气候的直接制约,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上述不利因素进行充分掌控,并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发展现状
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较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也要进行不断的改善,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框架结构的竖向及侧向的承载能力,从而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设计人员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上,还需要加强对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荷载研究。此外,还需要从相关安全方面进行考虑,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安全性。随着近年来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且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不断提升,目前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不断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将会不断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钢筋工程技术分析
首先,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工程施工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将施工中的钢筋材料进行固定位置的存放,并且加强对钢筋材料的储存保管,保证钢材存放位置在施工中能够方面取材,同时还要确保钢筋存放位置的安全性。并且,开始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主要针对材料数量、型号、规格、质量等进行检验,从而保证施工材料的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其次,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材料焊接,保证进场施工的钢筋材料质量,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再次检查,从而能够保证钢筋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在进行钢筋焊接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钢筋力学试验和焊接试验。然后焊接试验过程中对一些存在问题的材料进行立即处理。并查找出出现问题的钢筋,进行退货处理。最后,当钢筋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时进行下料施工。在下料前要准备一些多余的钢筋备用。而完成钢筋焊接施工后,对于一些因为钢筋焊缝位置而发生的线性收缩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受弯构件的总长度小于24m,那么此时钢筋放样的余量应该控制在5mm,而当受弯构件的总长度大于24m,此时钢筋放样的余量需要控制在8mm。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施工非常重要。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的,是可以拆除的,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新浇混凝土成型,养护工作,使混凝土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这种模板工程包括的模板、支撑件和连接件多种构件。在安装上层模板和支架时,要考虑到下层楼板所能够承受的能力,保障上层模板和支架安装的质量,要避免下层楼板承受过大的压力,保障模板工程的安全性。上下层支架立柱安装时,要对准,并要铺上垫板。模板的地坪、胎膜等都要认真设置,保障地坪、胎膜的光洁和平整,不能出现下沉、裂缝、起砂等情况,模板接缝要处理好,不能出现漏浆的情况。在模板安装成功后,要做好后期的清理工作,能够涂刷隔离剂,保障模板的美观性。
3.3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首先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做好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施工人员还要强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以改善材料性能。在配比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对水泥的掺入量进行控制,确保材料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其次,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运输环节,要采用专业的运输设备,建筑工程项目一般会使用泵运输设备进行混凝土材料的运输,确保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出现材料的变质情况。运输人员要确保混凝土的及时运输,避免其泌水性产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要确保分层浇筑,且每一层浇筑工序间都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确保上一层浇筑质量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层浇筑,且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最后,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在养护期间,主要应做好温度和湿度控制,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出现结构温变。
结语
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掌握框架结构的施工要点,并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框架结构的施工人员要认识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并强化对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由此来保障框架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涛.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J].居业,2017(8).
[2]孟子宜.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26).
[3]万立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7(35):35.
论文作者:李博,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