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交通设施不足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于是,城市地铁应运而生,它解决了城市不断增长的出行人口数量与道路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为乘客创造了安全、快捷、环保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分析
引言
现阶段,地铁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人口流动的繁重运输任务。地铁地面车站的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既要考虑地铁的运行状况影响,要考虑到乘客的方便,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对城市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环保、能源、市政基础设施共享程度等多方面需要进行周密的勘察和科学的构思,从提出严谨的优化方案。
1地铁的起源
在1856年,伴随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英国伦敦建造出了第一条地铁线路,当时是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地铁,1863年开始正式运营,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运营系统。当时的地铁主要用于交通的运输,而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运输的地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此时地铁地面建筑车站应运而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枢纽,属于非常庞大的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示出本地及本车站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思想及视觉的享受。
2地铁车站分类
2.1按结构埋深分类
按车站结构覆土情况可分为浅埋车站、深埋车站。车站的埋深是指车站内轨面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目前对于浅埋和深埋还没有具体数据进行划分区别。
2.2按运营组织分类
①中间站:中间站最为普遍,功能简单,主要功能只作为乘客上下车使用;②区域站:区域站即折返站,为满足不同交路运营需求而设置不同功能的配线;③换乘站:换乘站即两条线路通过设施路径将两条线之间需要转乘乘客转换的车站;④枢纽站:枢纽站是同时能输送两条以上线路的车站。枢纽站会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线网规划设置,并规划配套公交、客运、停车场等公共便民服务设施;⑤联运站:联运站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列车进行联运和客流换乘,该站型同时具有中间站和换乘站的功能;⑥终点站:终点站为线路首末两端的车站,也可称之为始发站。一般终点站会设置单渡线和存车折返线,相关车辆段和停车场出入线或联络线。
2.3按车站站台形式分类
①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之间的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岛式站台为较常见的站台形式。岛式站台在使用方面乘客较为便捷,利用率高,能够较好的调剂客流;②侧式站台车站。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两侧的车站称为侧式车站,侧式车站可布置成相对平行或错开,也可上下重叠布置。侧式车站从站台利用、工程规模、运营管理来说都不如岛式灵活;③混合式站台车站。车站站台是由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或者两个岛式站台组成的复杂模式。混合式站台长用于规模较大的地铁地面建筑车站。
3具体的设计技术措施
3.1高架车站设计
地铁的高架车站属于城市的新型建筑,每一座高架车站的设计,都是一件艺术品,犹如一幅画,一首诗,给城市建设增添了特殊的景观。作为空中建筑,显著的设计风格是高大、舒展和豁亮。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感和科技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采用植物或动物形状的整体设计,使整个建筑像一颗植物或者一个动物,连同建筑体周围的草坪和绿化设施的簇拥,高架车站就像巨大的花篮,轻托着搭在上面的十字飘带,若果从低处仰望车站,与周围的建筑形成连绵不断,巍峨飘逸的壮观景象。在使用方面,设计上注重整合利用内部空间,对外型设计的艺术性要高,体现出城市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科技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力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高架车站的设计,要形成群体的风景优势,形成新的风景亮点,打造城市的旅游品味。对于不同线路的地铁的高空车站设计,尽量风格和艺术造型上保持一致,表现手法上,相得益彰,特别指出的是切忌地下车站、地上车站、高空车站混乱设计建设,对城市美化和发展不利。一条整体的地铁线路上很多高架车站被高架桥相互串联穿越城市的一片区域,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外观造型设计必须服从区域性特征需要。高架车站的设计必须满足地铁的功能需要,技术要点主要取决于车辆配备选选型和编组的必要的专业条件要求。高架车站在建设过程中涉及不到工程占地,根据客流量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层设计,或两层;或三层;高架车站作为构造建筑,设计风格开放、新颖和大气;是其它建筑设施所不具备的外观形象,既是城市的构造元素也是功能元素,在景观建设和服务利用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就目前的城市高架地铁地面建筑车站来说,与其说是设计建造,倒不如说是创造,只有融合城市各种优秀的文化因素,地铁高架车站才能设计的漂亮、挺拔和经济使用。
3.2地面出入口空间
地面出入口,主要承担着与地铁地面建筑车站连接的作用,是最能表现出城市交通与建设的环节。而此环节主要运用外观造型、色彩、材料等方式表现城市地面的建筑空间艺术感。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考虑设计的整体性,必须将艺术素材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空间设计当中不显突兀。其次考虑独特的造型,造型代表着该地铁线路的特点,因此,要求设计师主要依存于城市原有的特点及节点功能,同时与城市街道、地下空间、广场以及公园等进行完美结合,完成艺术与城市原有空间的高效结合。
3.3地面车站的设计
地铁的地面车站分为起点站和终点站。要借鉴火车站和公交车站的设计有点,在环保措施和人性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信息共享平台和运行调度尽可能实现一体化设计,考虑到通风采光的最大化利用和节能设施的配备。
3.4人文艺术在地铁地面建筑车站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地铁地面建筑车站公共空间艺术正在发展的中国,应该更多的采用艺术理念去营造公共空间的创新。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可持续发展是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地铁中的公共艺术存在很强的流动性,因为人类对物质与文化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地铁公共艺术也存在着过时和更新的状态,例如一个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转移性,在这个站点展示一段时间后能够利用地铁进行传输,完成下一站点的展出。同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展出完成以后,在此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可以完成资金的回笼,方便公共艺术作品的维护以及更新,如此循环更替变换,进一步为人来人往的地铁地面建筑车站公共空间带来艺术感染力,让每一个乘客都可以感受到超艺术空间的氛围,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当中放松一下心情,感受一些艺术带来的心情上的愉悦。
结语
面对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状况居高不下,行车高峰时段,一辆辆汽车首位相连,鸣笛混乱,尾气集中排放。不但污染了城市环境,也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地铁工程的建设,是这种状况得到较大的改观,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提高了现代化交通服务水平,因此,要在地铁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搞好地铁车站的设计,注重经济实用,又要兼顾城市景观建设的实际需要,吸收城市文化建设的精华,促进地铁交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保华,李夏苗,王明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李勋.地铁出入口及风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安市地铁二号线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支亮,韩玮.地铁工程区间隧道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17:110+148.
论文作者:郑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车站论文; 地铁论文; 城市论文; 站台论文; 地面论文; 建筑论文; 艺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