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术 大改变论文_李金娜

小技术 大改变论文_李金娜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315500

【故事回放】

1.个案描述:刚接手一群小罗罗,还没将人和名字一一对应起来。第一次整队时,我发现女生的队伍前面站着一个小男孩儿,短头发,脸挺白皙,穿着一套短袖短裤运动服。“宝贝,你排错位置了。”我微笑着对他说,并轻抚肩膀示意让他过去。他抬起头,一脸的诧异,“老师,我是女生。”他为自己辩解着。“不好意思,老师没看出来,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吗?”“我叫小妍。”开学第一天,我对这个“假小子”小妍印象深刻。说她是“假小子”,一点都不假。炎炎夏日,她从来不穿裙子;课堂上,她坐在椅子上摇晃,想发言了,手举得老高,恨不得窜到你跟前似的;一下课,她就没了影,跟着一群男孩子东奔西跑。让我头疼的是孩子们时不时跑来向我告状:“小妍又打人了,我们去劝架,她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打。”通过几次情况了解,发现每回都是小妍不讲理,玩耍时一言不合就打人,一旁劝架的孩子也跟着遭殃。如果当时跟她交流,她定会怒气冲冲,手握拳头,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不服,是气愤,是委屈。看来,这“假小子”是个“烫手山芋”。

2.问题分析:经过开学两周的观察,我分析了小妍存在的问题:好动,性格暴躁,易怒,易冲动,与同伴交往时存在攻击性行为。我们深知,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而挽救“问题”学生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她的家庭状况。于是,我与小妍妈妈进行了一次真诚的交流。在交谈中,我得知小妍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多年,她一直与外婆生活在一起,妈妈因在宁波工作且十分忙碌,只有到了周末才回来。长期以来,小妍严重缺失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因此,她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外婆疼爱孩子,怕她在外面吃亏,总是在孩子面前教育:“小妍,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不能太老实,一定要打还。”加之小妍个性倔强,经常不听外婆的话,外婆只能采取粗暴教育——打、骂。小妍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中慢慢成长,逐渐形成了这种火爆脾气。

3.问题解决:针对小妍的情况,我采用焦点解决疗法和家庭治疗相结合,双管齐下。

(1)孩子,你行的,慢慢来。①改变原有认知,学会情绪管理。在与小妍的交往中,我发现她其实是个纯真、善良的孩子,只是遇事容易冲动,不想被别人欺负,就用“拳打脚踢”来解决。于是,跟她交流时,我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不仅伤害了同学,也伤害了同学间的感情,这样会导致自己失去朋友,孤孤单单一个人会多么没意思。引导她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这样,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改变她原来的错误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控制小妍发脾气,我还教她两招“灭火法”,引导她学习情绪管理。第一招心理暗示法,当情绪将要爆发的时候,心理暗示自己:“不能再继续了”“不要发怒”。第二招发泄法,实在是难以控制时,可以朝天空大声喊,或撕纸片,以宣泄心中的不快。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②建构行为目标,“量尺”刻度化评价。易冲动的个性并不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于是,我在与小妍的交谈中,引导她慢慢改变火爆脾气,不乱发脾气,成为受别人欢迎的孩子。我引入“量尺”概念,将预期目标完全实现的一端标记为10,用笑脸表示,将预期目标缺失或处于最低水平的一端标记为0,用哭脸表示。要求小妍在这一量尺上,从1到10对自己每天的状态进行评分。有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小妍对自己的情绪、行为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她打了3、4分的时候,她会自己反思错在哪里;当她打了7、8分的时候,会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不打人而欣喜。慢慢地,她也明确自己该怎样更进一步付出努力,让这个目标的得分再往上提高1~2分。一个学期后,小妍和同学闹意见争执不下的事仍有发生,但动手打人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

(2)打破原有家庭模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决定搅动小妍家庭中的原有模式,激发家人思考。在与小妍爸爸、妈妈、外婆的交谈中,我让他们各自寻找自身的问题并表明自己努力的目标。最后给他们分别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孩子一起,做一次深层次的探讨、交流,了解问题的根源及努力的方向;妈妈每天下班尽可能回家,陪伴孩子一起吃饭、聊天、阅读;爸爸要经常与孩子通电话,交流彼此的情况,一个月内尽可能抽出1~2次陪伴孩子玩耍,让孩子觉得尽管爸妈分开了,但爸爸还是爱她的;外婆不要采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多鼓励孩子。

【秘籍阐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除了要有爱心和耐心,还需要“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并实施。上面的案例中,我采用焦点与家庭疗法,双线并开。焦点解决疗法是心理治疗实践的一种新范式,是一个正面的,以行动为主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最大的特点是在于从心理健康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学生会谈的焦点在于“解决”,而不在于“问题”。老师和学生成了合作关系,通过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学会情绪管理,同时构建目标,“量尺”刻度化评价,关注孩子的积极变化进行激励。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家庭问题引起的,如果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关系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因此,我又结合了家庭疗法,促使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再加上适当的行为训练,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

小妍的案例,让我尝到了使用焦点与家庭技术的甜头,小小的技术带来小改变,小改变定会积累出大改变。

论文作者:李金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小技术 大改变论文_李金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