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观察论文_熊文祺

南昌市三医院(检验科)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Ⅰ组,全部患者均行血标本采集检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参照归为Ⅱ组,对比Ⅰ、Ⅱ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和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Ⅰ组患者DBIL(直接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LN(层黏连蛋白)、HA(血清透明质酸)、Ⅳ-C(Ⅳ型胶原)和PC-Ⅲ(Ⅲ型胶原)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ALB(白蛋白)、TP(总蛋白)和CHE(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生化指标检验可为医师诊断肝硬化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生化检验

肝硬化属临床高发肝脏疾病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形、纤维组织增生等特点,从而导致血运途径、肝小叶结构发生变化,引发肝硬化,具有发病率高、早期症状隐秘的显著特点,极易被患者和医师忽视导致病情延误,影响后续治疗,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检验手段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1]。为了探讨生化检验相关指标水平变化与肝硬化疾病之间存在的关联,为肝硬化疾病准确检出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确诊的7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Ⅰ组,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龄42~76岁,平均(49.25±3.67)岁;包括酒精性肝硬化例,病毒性肝硬化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参照归为Ⅱ组,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41~77岁,平均(49.36±3.49)岁。本次实验项目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帕金森综合症、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依从度差、妊娠及哺乳期病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清晨空腹血标本采集检测,静脉采血5ml,运用安徽中科中佳KDC-80离心机行离心操作,转速3000r/min,时间3min,分离血清,置于Thermo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待用,温度4℃。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Nprospel特定蛋白仪检测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具体包括ALB(白蛋白)、TP(总蛋白)、DBIL(直接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和CHE(胆碱酯酶)。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纤维化指标,具体包括LN(层黏连蛋白)、HA(血清透明质酸)、Ⅳ-C(Ⅳ型胶原)和PC-Ⅲ(Ⅲ型胶原)。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实验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Ⅰ、Ⅱ两组患者ALB、TP、DBIL、TBIL、ALT、AST、ALP和CHE水平比较差异明显数值对比(P<0.05),详见表1。

3讨论

实践证明,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腹水、肝硬变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患者早期难以察觉自身症状,具有较高漏诊率,一旦患者发病多已为中晚期病理,预后效果相对较差[2]。相关数据调查资料显示,超过50%的肝硬化患者在发现确诊时均已进入肝病晚期,甚至发展为肝癌[3]。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降低肝硬化疾病漏诊率十分必要。

目前,临床常采用肝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测、尿常规监测和免疫学检测等检测方法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4]。实验室研究表明,机体肝脏内部分布着大量丙氨酸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旦肝细胞遭遇损害,则会导致肝脏内含有的丙氨酸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大量释放,并逐渐转移至血运循环系统中,导致外周血液二者浓度水平显著提高。胆碱酯酶具有良好的乙酰胆碱催化作用,当患者肝细胞受损时,其分泌量则会明显降低[5]。而当肝细胞发生凋亡现象时,则会引发机体内部脂代谢异常,致使胆红素水平升高,直接胆红素在血运中发生滞留情况,同时肝脏蛋白合成能力也会明显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5]。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研究发现,Ⅰ组患者DBIL、TBIL、ALT、AST、ALP、LN、HA、Ⅳ-C和PC-Ⅲ水平明显高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ALB、TP和CHE水平明显低于Ⅱ组(P>0.05),说明肝硬化患者机体内部的相关生化指标和纤维化指标与健康群体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生化指标检测能够为医师检出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可帮助医师对肝硬化病情进行评估,为肝硬化病理早期发现提供可靠参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聪亚,乔京贵,陈继龙. 探讨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1):1877-1879.

[2]苏荣,李莉,席向红,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109-111.

[3]位松华. ALT、AST、ALP、γ-GT组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在各类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6):848-849.

[4]李祥坤. 11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水平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0):1673-1675.

[5]闫福堂,张华,袁军,等. 血清HCY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5):132-134.

论文作者:熊文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观察论文_熊文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