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库》:绵延“知行合一”精神脉象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陆青剑
在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贵州文库》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自信随处可见,并始终贯穿其中,再现、延续、弘扬“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既是编纂《贵州文库》的重大使命之一,又是其突出贡献之一。
花溪河畔清流水,大将山下书香淳。8月30日,作为贵州省重大出版工程,《贵州文库》在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孔学堂国学书博会)上举办宣传推介专场活动,引来众多读者围观和互动。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以及参加孔学堂国学书博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为展览揭幕。
在广场的左侧展区,来自7省市的10部地方文库精彩亮相。本次展览是全国首次将地方文库出版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展出作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代表性,陕西省的《关学文库》,四川省的《巴蜀全书》《儒藏》,湖南省的《湖湘文库》,湖北省的《荆楚文库》,广东省的《广州大典》,重庆市的《巴渝文库》,贵州省的《贵州文库》《遵义丛书》以及独具贵州地方特色的《清水江文书》,成为本次孔学堂国学书博会的一道风景。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文库》是贵州省重大出版工程,于2016年启动。项目计划以年度为周期,分6年完成400余种(册)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启动3年多来,已分两批出版了38种145册图书。
其中,2017年出版的首批10种54册图书中,包括《碧山堂诗钞》《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等点校本,《大定府志》《 香馆使黔日记》等影印本。2018年出版的28种91册图书中,包括(清嘉靖)《贵州通志》《苗族调查报告》《永城纪略》(明)等珍贵古籍。2019年将编辑出版14种94册,包括点校本《平黔纪略》(清乾隆)《贵州通志》(民国)《贵州通志》等。
安装后3 d内没有继续掘进,锚杆受力基本稳定。一旦开始掘进,由于左帮及顶角煤体受掘进扰动不断掉落,1、2号锚杆受力在短期承载后迅速降低,几乎为零。右帮5号锚杆的受力随着顶板及两帮受扰动持续变形的增加,锚杆受力开始急剧增长,稳定后进入调整,顶板的大变形对帮顶角锚杆造成一定的剪切,使得轴向力下降,掘进扰动结束后,逐渐稳定(图14)。
贵州历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藏量丰厚,自秦汉以来就有大量文献遗存,特别是明初建省至新中国成立前的600年间,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和文化典籍,仅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所著录黔籍人士著作就达1863部之多,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步,贵州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文献也将陆续出版,目前已纳入的有彝族、侗族、水族、苗族等民族76种珍稀古籍,其中一些已被纳入国家珍稀古籍名录。
高扬“知行合一”的精神旗帜
《贵州文库》是贵州历史文献的经典集成,旨在推进贵州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编辑出版是贵州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为提升贵州文化自觉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没错,安安姓凌,其实是凌薇同父异母的妹妹。是凌宇生二十多年前与酒店小姐一夜风流生的孩子。凌宇生的老婆,也就是凌薇的母亲是个十足的悍妇,所以二十年来,凌宇生只敢给安安母女刚够维持生活的钱,为了安安读书,安安母亲后来又下海当了好几年小姐,直到人老珠黄。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是《贵州文库》的总纂,他说,贵州文化有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基因,在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贵州文库》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自信随处可见,并始终贯穿其中,再现、延续、弘扬“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既是编纂《贵州文库》的重大使命之一,又是其突出贡献之一。“借助经典集成,重新架构人文,营造学习氛围,筑牢精神高地,树立文化自信,厘清发展思路,是编纂《贵州文库》的旨归。”
《贵州文库》编辑出版的所有图书,将通过“云上贵州”平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贵州文库》在整理编辑期间,创办“贵州文献善本丛刊”,在版本价值方面有代表性的善本、孤本、稿本等珍本遴选为仿古线装影印本出版;建立“贵州古籍数据库”,实现贵州古籍文献的交流和共享。
重庆华岩隧道西延伸段是形成重庆主城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完善片区路网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延伸段高架桥全长1 731.77 m,标准段桥宽为25.0 m,分左右两幅。上部结构标准段采用跨径为30 m的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箱梁。
高水平推进传世经典文献出版
经过专家遴选后选定的点校本、线装影印本和精装影印本图书,既突出了贵州元素,又兼备历史感和现代感。(贵州出版集团供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有效推进《贵州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为编辑出版责任主体的贵州出版集团,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切实抓好具体落实,确保编辑出版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效。组建专家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充分吸纳兄弟省市如湖南、四川等地编辑出版《湖湘文库》《巴蜀文库》等地方文库的专家学者、出版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结合贵州实际情况,精心谋划,拟定科学性、操作性较强的《<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工作机构、工作流程。
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这样的观念——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非常痛苦。他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他在大脑里面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他不会尊重少数人以及处于弱势的文化,一旦自己成为少数人就会非常恐慌。
贵州出版集团严格按照要求,一方面统筹管理文库总览组、专家学术组、编辑出版组及行政事务与宣传推广组,建立定期沟通联系机制,整合出版资源,密切合作,共同做好《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另一方面完善编辑出版流程和资金使用管理流程。
《贵州文库》是对贵州省传世经典文献的集成出版,也代表贵州一个时段最集中、最权威的古籍整理学术成果,其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都很强,对编辑出版的质量要求也很高。为把《贵州文库》打造成集权威性、全面性、系统性、学术性之大成的大型文献丛书,出版集团严格坚持“精选精编精印”原则,认真编校,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确保图书内容高质量,对收录文献、编校过程、印刷装帧几个方面把好出口关。
坚持严选文献价值、版本价值高的底本,组织专家严格按照编纂规范点校整理、审校;责任编辑按《贵州文库》编辑流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与点校者和审校专家良好沟通,解决编校规范问题。为使装帧形式精美有内涵,公开征集封面装帧设计、LOGO设计、内文版式设计,经过专家遴选后选定的点校本、线装影印本和精装影印本图书,既突出了贵州元素,又兼备历史感和现代感,彰显贵州文化源流和深刻内涵。此外,在印刷过程中,严格选择印刷厂,确保印刷质量和装帧效果能达到预期要求。
为了用好人才资源,作为具体出版单位的贵州人民出版社专门设立了《贵州文库》编辑部,让编辑工作具体化,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编辑才能,人尽其用,提高编辑能力,建强编辑队伍,全力做好《贵州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到文献资源的合理化使用,人力资源的高水平配置,确保了《贵州文库》的高水平、高质量。
( 责任编辑 / 岳振)
标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