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防性试验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试验手段诊断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电力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绝缘故障具有随机、阶段性、陷落性。绝缘缺陷大多数发生在设备内部,从外表上不易观察到。微弱的绝缘缺陷,特别虽早期性绝缘故障,对运行状态几乎没有影响,甚至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本测试不到。受试验周期的限制,事故可能发生在2次预防性试验的间隔内,这就决定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及时准确及早发现绝缘隐患。
关键词: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试验方法
1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具体方法
1.1非破坏型试验方法
首先,非破坏型试验当中应用较多的是电阻绝缘性测试,在检验时先利用兆欧测量表测定设备当中电阻的具体数值,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流过电阻的直流电压数值,如果在通电后所测量的数值低于额定数据,则说明该设备中的电阻绝缘性存在明显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兆欧表对电阻值进行测量时并不能获得稳定的数据,通常在测量过程中重点记录欧姆表介入后15秒和60秒时的数值,通过对比后可以得出吸收比,这一比值能够从侧面表现电阻是不是处于受潮状态下。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周期性变化,因此也需要开展长周期非破坏型试验,以此获得更多有效地参考数据。
其次是对介质损失角进行测量,其中的介质主要指的是电介质,而电介质本身就具有电导性,这种特性在电压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部分电流流失的情况,同时介质当中的偶极子还会受电场的影响,发生重新排列的情况,这其中产生的作用力就会增加介质的磨损程度。测量介质的损失角也是近年来常用的预防性试验方式,其能够发现小范围内绝缘结构的击穿问题,并且对设备是否不合格也有准确的判断。其方法就是测量电气设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当所需要检测的电气设备体积过大,但设备内所产生的缺陷范围过小时则很难利用介质损角来测量,也就是说这种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设备检验。另外,在实际试验过程中还涉及到了绝缘结构介质不均匀的情况,此时在发生极化后就会得出介电常数,这一数值越大则绝缘介质的极化能力越明显,所导致的介质损失角也就越大;工作环境当中的大气压强对介电常数也有明显的影响,压力越大则介电常数也越大,所导致的介质损失角越大,在实际试验中需要进行额外考虑。
1.2破坏型试验方法
虽然利用非破坏型试验也可以寻找到设备当中潜在的缺陷问题,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是在低电压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无法模拟常规工作环境下设备的损耗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破坏型试验才能够进一步确定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时的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破坏型预防性试验为交流耐压法,这种方法较其它方式更加直接和简单,可以快速发现设备当中的较为集中的隐患,对供电单位购入的同批次电气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试验方法主要是利用了绝缘体在长期接受高压交流电压力时容易产生击穿的特性,既可以测量电气设备的耐电性,又可以了解绝缘结构在高压状态下被击穿的时间、击穿电压强度等关键性数据,这对今后设备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直流耐压的试验方法,这种试验主要是利用电气设备中绝缘介质在长期处于高压直流电环境下漏电的特点,选择以耐压检测仪开展检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部分潜在的、交流耐压试验无法发现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破坏型试验时所采取的电压往往是高于实际工作电压的,因此如果设备本身存在明显的缺陷,那么这种试验方式就会导致设备的破坏,试验后设备无法被重新使用。为此,当供电单位或电气设备生产厂家试验时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成本和价格进行选择,如必须利用此方法对价格昂贵的设备进行检查,那么应先开展必要的非破坏型试验,对设备的基本缺陷进行检查,如未发现基本缺陷则可以开展破坏型试验;如发现了基本缺陷,则需要在对设备进行相应维修或调试后方可开展下一步试验,切记因马虎大意导致供电单位的经济损失。
2 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对试验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也就是一般应进行下列三步:第一步应与历年各次试验结果比较;第二步与同类型设备试验结果比较;第三步对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技术要求和其他相关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注意看出缺陷发展趋势, 作出判断。综合分析、判断有时有一定复杂性和难度,而不是单纯地、教条地逐项对照技术要求(技术标准)。特别当试验结果接近技术要求限值时(尚未超标),更应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测量仪器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及甚至要考虑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判断者的工作经验、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对被试设备的结构特点,采用的试验方法、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的素质等的了解程度。
根据综合分析,一般可对设备作出判断结论:合格、不合格或对设备有怀疑。对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检修。为了能做到有重点地或加速处理缺陷,应根据设备结构特点,尽量做部件的分节试验,以进一步查明缺陷的部位或范围。对有怀疑或异常、一时不易确定是否合格的设备。应采用缩短试验周期的措施,或在良好天气下、或在温度较高时进行复测,来监视设备可疑缺陷的变化趋势,或验证过去测量的准确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日常工作中对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各项测试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对实验结果应结合出厂及历年的实验数据进行“纵”比较和与同类型设备的数据及标准进行“横”比较。只有科学、客观地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作,才能使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及时排除隐患,防止电气故障扩大和设备的损坏,保证电网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明.发电厂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J].华中电力,2012,25(01):54-56.
[2]闫岩.浅谈电厂中电气设备高压预防性试验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投资,2013(A15):86-87.
[3]唐岩生.浅析预防性试验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作用[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10):182.
[4]李霞,张宝伟.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6).
论文作者:向儒英,黄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预防性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介质论文; 缺陷论文; 测量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