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启示--从利益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启示--从利益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启示——从利益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启示论文,我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的理论信念体系,这种理论信念体系以逻辑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理论概念符号的特定结合,来论证某种政治体制与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以及实现某种特定的理想政治目标的途径的合理性,意识形态规定了一个国家、民族及其社会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与政治行为规则,以此作为广大民众的政治共识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经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①,进一步发挥其团结群众、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功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党都及时加以总结,以指导新的实践。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过程。总体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首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他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又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理论成果。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立并逐步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阐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成果的深刻总结,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是完全同一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人的庄严宣誓,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开放的胸襟、进取的精神、务实的态度不断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我们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实践脉搏同节拍,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规律性,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按照科学规律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规律性,必须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换言之,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当然,如果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前进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并最终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找到一种更加具体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指导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使之更加具备科学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因素是存在的,它就是利益,或者更加具体一点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一种现象,尽管学者们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意识形态源自阶级利益的需要。“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形式。”③马克思指出,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选择。而阶级、政党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作为勾画其理想蓝图的基础,最根本的因素是阶级或集团的现实利益,这不仅是因为意识形态集中反映了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因为它能够向全体群众解释为什么作出这种选择,使群众认识到这种选择与自己的利益有密切关系,从而得到群众的支持。这样,意识形态的力量就会转化成为有广大群众参与的物质力量,思想上的选择变为实际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息息相关。第一次飞跃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生存利益,包括解放、自由、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等具体利益,第二次飞跃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的是发展利益,包括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等具体利益。与第一大历史主题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相区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庞杂,只能有重点地逐步展开。列宁指出:“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又要善于依据当前阶段具体实践的需要,着重发挥最具现实性的那些重要理论观点和原理的指导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分别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共同服务于广大人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利益需求。

(一)“共同富裕”的根本利益需求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反思社会主义历史,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审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以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共同富裕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适应了社会普遍利益发展的需要。第一,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源于对人民利益目标层次的科学界定。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历史活动的主体即人民群众为追求自己利益的价值目标和最终目的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把社会主义视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的过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两方面的概括,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第二,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源于对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现状的准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映的是这样一种利益关系:我们目前已经是社会主义了,当前利益关系的矛盾不是资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利益的矛盾;然而,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没有极大丰富,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抓住了中国最基本的利益关系现状,成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问题的重要依据。第三,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源于对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阶段性价值目标的准确定位。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考虑到阶段性特征。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反映人民利益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战略目标。第四,邓小平理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源于对满足人们物质利益需要手段的全面比较。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就在人们根本利益之中找到了逻辑起点。总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价值目标和判断标准。人民的利益,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之中。

(二)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需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在宏观上把握好、实现好各方面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在微观上兼顾好、协调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需求,既充分体现了执政党有容乃大的开放胸襟,又充分显示了执政党与时俱进、充满自信的无限生机与活力。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理论,源于在以现代科技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任何生产关系、意识形态都必须适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应研究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把实现人们物质利益和其他利益作为根本目的。然而,在当今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的潮流下,一般性地强调发展经济和生产力已经没有优势,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条件,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脱离生产力特别是脱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就是脱离当今社会最大的实际。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源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民族整体利益和群众精神利益的需求。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样是人们利益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一利益需求会越来越明显。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则直接源于对新形势下利益内涵及实现方式的新的认识。由于“人民”是一个同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涵也会有新的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党要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变化,并处理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如果不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我们的理论、调整政策策略,就会逐渐缩小党的社会影响力,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三)和谐、公平、公正的利益需求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与利益观紧密相联,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利益观。科学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发展观和利益观的核心问题就是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时刻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利益需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兼顾和协调好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具体利益内容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和谐、发展、公平的利益需要。第一,科学发展观源自利益差距扩大化与人们渴望共同富裕之间的利益矛盾。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居民利益差距、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利益差距、地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差距等都有扩大化的趋势。⑥然而,人们对于共同富裕的渴求却在日益增长,共享改革成果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二,科学发展观源自当代资源消耗与未来资源需求之间的利益矛盾。人们通过过去发展的实践深刻认识到,环境、资源关系未来发展的质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当我国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超出极限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突然崩溃,会损害人们共同的根本利益。第三,科学发展观源自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阶层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利益矛盾,人们对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民生的追求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最强音。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发展变化的实践,根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不断加以提炼升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是历史的、具体的,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性质和内容不同的重大利益关系,每个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应该在最终利益一致基础上存在着符合不同时代特色和要求的利益关注点。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为我们今后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规律性认识:

启示之一:要始终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是依靠高深莫测的理论,也不是依靠美丽奢华的词藻,而是源自对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的准确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仰、价值、规范的科学性。代表人民利益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意识形态评价中,不仅要看它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它如何做的,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不仅要看这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出发点和立场,更重要的是看它在实践中能否真正契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追随和认同,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根源,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解放自己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光明大道。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已历经数次创新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党着眼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基本国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中的“翻身解放、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中“共同富裕”、“四个现代化”,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个先锋队”,再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社会和谐”,这些带有明显历史痕迹的意识形态话语之所以能够吸引和凝聚广大群众,就在于它们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充分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大二公”、“大跃进”、“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两个凡是”等错误的内容,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这也恰恰证明一条重要规律:什么时候关注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能够充满吸引力和凝聚力,什么时候忽视或违背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丧失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

启示之二:要注重保持意识形态与具体利益之间的必要张力,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随意性,这是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真理性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根本作用的必然要求。

意识形态与利益的关系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的,意识形态必然与利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与利益有关联的东西都可以归属意识形态。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证明,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制约经济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泛化,把本不应属于意识形态的事物纳入意识形态范围,一旦在现实利益出现问题的时候,容易导致人们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致共同理想信念受到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真理性及其所体现的崇高性、理想性与现实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做的理论工作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价值观,这是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另一部分则是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具体道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景的分析与判断,甚至包含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这可看作是具体的、零碎的、非根本的利益体现。适当保持意识形态与具体利益之间的张力,就是要在坚持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指明的具体道路、具体方法、具体环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剥离开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剥离开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对剥离开来。这样在现实中既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稳定性,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又可以避免牵强附会地把什么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大大地减少心口不一的现象,减少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的现象,对改善马克思主义和党员干部本身的形象大有好处。

启示之三:要自觉把意识形态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手段,将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解决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获得群众广泛认同的根本保证。

意识形态建设最直接的目标是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朝同一方向前进,因此有必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消解人们斗志和信念的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汇集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此,我们可以把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认知层面上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有效的引导,确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犹如在一张空白纸上进行构思、规划和设计,需要的是理论的科学、彻底、正确;第二层次是从现实层面对人们的一些不科学或者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行矫正,达到正确认识当前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进方向的目的。⑦意识形态建设从来就不是一项孤立的事业,不能就事论事,必须紧密结合人们现实利益关系来进行。如果说这在第一层面表现还不太明显的话⑧,那么在第二层面上显得更为突出。例如,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腐败问题严重、下岗失业、商业不诚信等现实问题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下降,解决的路径选择有两个,一条选择是从人们的思想认识入手,努力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必然性,引导人们不要因此而降低对社会主义、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另一条选择是从现实利益关系入手,运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手段不断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的需求,让民众看到党和政府努力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心。显然,后者对于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意义重大。这说明由于意识形态只具有手段和路径的意义,这使得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一个悖论:即当意识形态建设本身被提高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全部精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时,所宣扬的意识形态精神已经开始背离人们的意志,或者已经引起人们的反感了;而如果把该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并辅之以必要的思想引导,这时,意识形态所内涵的精神实质和价值信念已经悄悄深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慢慢向人们靠近了。这里的意思绝不是放弃意识形态,而是分清手段与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

启示之四:要始终保持开放务实的胸襟,注重借鉴各种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观点,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代表特定阶级根本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其具体内容而言,除了带有阶级性很强的一些因素外,还存在着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共同的利益需要的内容。而就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而言,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虽然两者在本质属性上具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就其中存在的具体内容而言,也有相通之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反映人类社会共同利益需求的思想内容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奉和认同,而那些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思想则会慢慢被驱逐出历史的舞台。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受到了各国的普遍赞同和借鉴。科学发展观的某些核心价值理念(例如,注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中国,对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乃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广泛的指导意义。我们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就在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这是最根本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持。而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是有偏差的,主要表现在: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些概念不予应有的重视,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凡是他们所提出和正在应用的东西,我们一概给予批判或者极力回避之。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思维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它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展了300多年的历史,其意识形态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尽管从其实质上来讲它属于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就一些概念本身而言,它们并没有阶级性,而且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的这些意识形态表述维护的同样是包括广大劳动人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只是在资产阶级已经完全取得胜利后,在统治阶级的极力歪曲和掩饰的基础上,呈现出了鲜明的阶级性。著名学者俞可平曾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观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事实上,“自由”、“平等”、“人权”⑨等等这些概念所蕴含的内容已经完全超越了阶级性和国家制度的范畴,它们同样是“好东西”,应该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其纳入自己追求对象之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意识形态,不但不是一种宗派意识形态,而且它本身就是对宗派主义的否定,所以,要体现先进文化,必须反对保守主义、封闭主义,必须面向世界,保持开放性,注意吸取包括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具体内容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的意识形态。

注释:

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页。

③《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⑤《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279页

⑥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我国2003年的基尼系数为0.445。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扩大到1988年的0.38,2003年已扩大至0.458,有的地区已经达到0.467。(参见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⑦这种划分主要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即使划分为上述两个层面,也并非简单地单线条、依次展开的,而是互相交叉、同时进行的。比如,第一层面也需要结合人们的现实利益关系进行教育引导,而第二层面同样也需要科学理论的灌输来配合。但是正如列宁指出的:“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

⑧当然从最终的意义上讲,同样需要结合现实利益关系,比如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不能以理论自身的魅力作为人们接受的根源,即便是对宗教思想的灌输也是以来世的利益为后盾的。

⑨2004年我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继我国第一本《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人权是“社会主义所要追求的崇高目标”之后,在人权理论发展上的重大里程碑,使得人权从一个政治概念变成了一个法律概念。这表明了一个国家的态度,国家是有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同时,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已经连续从1999年开始连续9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我们的应对策略由被动应付转为主动反驳也表明,我们已经不再简单地回避人权问题,而是把人权作为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创新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启示--从利益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