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导向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导向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21世纪最富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呈现出由城市工业化、信息化而逐步引起区域性的城市化现象,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以人口、产业、物资集散地、建筑物等要素作为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但随着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引起那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不断扩展,经济、人口、政治、文化、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及地域空间变化等多种因素不断集聚,形成在地域上城市的多点分布,引起区域城市化现象,这就是我国城市化的综合指标。本文重点论述我国城市化现象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选择和一些关键性政策的导向。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经济活动和交通网络的形成)的产物。而城市化或称之为城市发展的区域化现象,则是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特别是商贸经济活动与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发达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不少国内外的专家都注意到,城市化现象都是与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相联系的,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获得“城市物质”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进器。”由于城市化内涵丰富,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也有些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的经济活动,城市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效益与作用;社会学家注意城市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学家则重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城市职能、用地扩展引起的城市化空间过程;建筑学家则注重城市形态的发展及其城市化过程中建筑景观的规划等等。因此,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市化过程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城市工业的集聚以及服务于城市的第三产业高度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起城市人口的集聚,这就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过程的基本动力,即“城市化的实质过程就是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也就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
2.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城市化,特别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城市人口高度集聚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这就是城市化形成演变的主体内容。
3.城市性质与功能的增强。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辐射影响等等,提高了不少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突出了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特殊功能,这也是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源泉与能源。
4.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地域景观的变化。城市化在一个地区出现后,促使这一地区的自然景观转变为现代化的建筑景观(包括基础设施工程),城市由原来的许多平面现象到产生许多几何的立体现象,也就是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城市景观的扩展,以人口、产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城市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点、建筑物等面貌向城市型转变”。
从研究我国各地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等问题的大量文献分析,对中国的城市化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看法认为城市化就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引起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认为城市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人口、产业、交通、文化设施与建筑物的高度集中引起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区域的质变过程,也有人称之为城市边缘地区(郊区)农业土地不断被吞食,不断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沿海区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相应地提高较快。1999年城市达到668个,建制镇1.9万个,城镇总人口达3.88亿人。无论是城镇个数或城市人口数,增长幅度、增长数量与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但同期世界城市化水平已增加到45.5%。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比较,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二、中国城市化的战略思想
工业化引起城市化,城市化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规模,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但在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一直存在着三种选择与争论,尚未有比较明确的说法。
第一种意见是大中城市发展核心论。这种观点认为大中城市的规模大、基础好、实力强,其经济效益最好,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许多部门都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是有一定道理的。80年代后期,相当一批专家认为发展大中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关键,主要也是从城市规模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
第二种意见是重点发展小城市(包括面广量大的小城镇)。他们认为我国大城市已经膨胀,人口过分集中,交通阻塞,生态环境恶化。为了避免“城市病”,我国城市化道路应当选择重点发展小城市的方针。80年代以前,相当一批专家认为要重点发展小城市(包括乡镇),并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出路。
第三种意见是应当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偏重于第一种或第二种意见都是片面的。这种“双轨型”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城市建设的条件,兼顾了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目标。
一般说来,大中城市的经济效益会优于小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重点投资在大中城市,投入多,产出也多。但小城市(含小城镇)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安排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会优于大中城市。大中城市发展论者忽视了城市化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单纯强调发展小城市的专家学者也未能看到投资环境最好、科技力量最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是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忽视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效果。
然而,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中国由于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力的增长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单靠大中小城市吸收仍然是不利的(有专家估计,今后20年内我国680多个城市仅能吸收全国剩余劳动力8000多万人的1/2),更重要的是需要广大农村中一些乡镇、集镇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就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依靠乡村企业的投资,建设相当一批小城镇,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具有以工业化、城市化的大中城市为一方,广大农村小城镇为另一方的二元结构的特点。因此,“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需要双轨并进,一方面在农村积极进行小城镇的建设,另一方面国家选择若干城市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国设市建制的城市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到21世纪初,全国也仅有680多个城市,容纳城市人口也有限,因此得重视小城镇(集镇)的建设。有人主张一下子把3亿多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去,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忽视了现有的大中小城市人口容量已经饱和,市政设施在超负荷运转,农村大批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遵循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因为各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还得经过培养与锻炼,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由于我国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的艰巨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应实行逐步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同时并进的二元城镇化战略。
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应当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有重点地选择条件好的小城镇进行建设,广大农村大量的小城镇应采取自力更生、逐步发展的方针,并与大中小城市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不主张过多地新建或扩建大中城市,即以扩大城市规模为主的外延城市化的路子,而主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造老城市,增加城市活力,特别是以交通和通讯设施为重点建设的内涵城市化路子,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目前沿海与内地许多城市城市化的步伐很快,基础建设的标准较高,使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今后除了重点改造、建设一些大中城市外,重点应放在全国2400多个县城镇或县级市,让其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技中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国县级市、县城镇约2400多个,居住着9600万人,约占我国城镇人口的30%。每个县城约有5万~8万人,如果把这些县城发展成平均规模为15万~20万人口的小城市,这些城市可以容纳我国3.2亿农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提高到45%左右,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导向性思考
从中外城市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可见,城市化可以有多种模式和形态,每一种城市化模式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模式都离不开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特殊背景。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不一,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化绝不能是一种模式,而应走多元城市化之路,才符合我国的国情。
为正确贯彻这一道路,必须在市场经济的诱导和各级政府有机疏导、指导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好如下的问题:
(一)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
集中型城市化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城市化道路,除了包括以农村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为特征的第一种集中趋势外,还有另一种农村人口重新集中的趋势,即农村人口由较小的村、镇向较大的城镇集中(费孝通先生主张的小城镇大问题,即小城镇应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大城镇,形成城市社会),使大都市的城市圈(群体)成为经济集中发展地带的模式。
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是一种城市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向城市郊外或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美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郊区城市化过程,即大多数有钱的中产阶级都居住在离城市中心区50公里~10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森林地带内,附近有高质量的中小学校、购物方便的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商店以及环境美丽、空气清新的社区、住宅区)。城市的经济活动或城市职能向郊区延伸,即农村地区不断城市化的过程,使城乡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实行区域性城市化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各经济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使我国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为进一步推进各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和条件,采取区域性城市化发展战略。例如,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如: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密布,城市化水平以每年1%~1.5%的速度上升,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由现在的34%左右,发展到20年后的55%~60%。这些地区在30年~50年内,城市现代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基本水准。而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自然条件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地区城市化水平由目前的20%~25%上升到40%~50%还得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因此,我国各地的城市化发展指标绝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相互攀比,一定要按照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指标。
(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我国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其重点内容是:第一,重点建设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区,形成大都市经济辐射圈,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现代化的都市区域,提高城市化水平。第二,建设中小城市的城镇密集地区(包括县城镇),带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点面结合,点是城市核心区,面是生态农业保护区,培育市场、增殖产业,使城镇成为地区经济、文化、信息与交通中心。第三,分期分批建设重点中心镇,全国目前有1.86万个建制镇,每10年中应有10%~15%的建制镇作为重点中心镇进行建设,规划人口规模为5万人左右。发展有特色的乡镇企业,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广大农村与社区居民实现城市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迈进!
标签:小城镇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