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杨福

“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杨福

平泉市第一中学 河北 承德 06750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校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颁布,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优化与重构新时期教师培养体系,完善高校与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模式,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协同指导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过程、入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过程的“双导师”制度。本研究课题主动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高师院校、中学及地方政府在教师培养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学深度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新机制,切实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教师。

一、中学教师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优秀教师的培养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我国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教师培养体系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也是省内高师院校、政府师教部门、中学关注的问题,各高师院校纷纷按认证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细化到各个课程之间的关联协作,教师职后的优秀教师培养等继续教育体系也不够完备,教师培养由不同的教学单位组织实施,没有统一的目标引领和规范,相互之间的脱节、矛盾、重复等现象较为普遍,整个教师培养缺乏整体性和必要的协同性,缺乏统筹规划。

二、“三位一体”教师培养模式的提出

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政府师教部门、高师院校相继修订了教师继续教育方案、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但从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现实情况来看,对课程设置中的某些课程、开设重点从时间上存在着放在教师职前进行还是教师入职后,如何开设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各类课程一般都是由不同的教学单位来组织实施,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整一性。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很少关注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师职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他知识内容的协作关系。由于教师培养是一项整体性、协作性强的教学活动,虽然各类课程都有各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实践环节,但如果课程之间没有统一的目标引领和规范,在具体的中学教师培养过程中缺乏整体性和必要的协同性,系统性和整合性的缺失,影响了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和卓越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的实现。教育的大背景为新时期教师培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三位一体”模式的理论创新

1.建立高校、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机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推动高校与中学合作。创新、健全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过程与入职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与并举的协同交互式教师培育模式。

2.优化与重构优秀教师培养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及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强化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把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放在同等地位,变革、摈弃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

3.树立了“产出导向”的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理念,坚持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践导向,赋予教师实践环节以“课程地位”,界定了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目标。

4.优化与重构的课程体系体现了教师职业能力集成培养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改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中彼此分割、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四、“三位一体”模式的实施

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实施方面,依托现有课程资源,加强有特色、针对性强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教师从教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在研究实验的操作实施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和情感认同规律的先进教法。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学对教师的合作培养,实行高校与优秀中学教师协同指导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职后的继续教育的协同交互,立体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着力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构建方面,建立高师院校与政府师教部门、中学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系统、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因此,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引导,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差异性和知行合一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完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前应用型课程体系与职后跟踪培养的“充电”式继续教育机制,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必由阶段的衔接、协同与交互,立体构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刘彭芝《教学改革行动诠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8。

[3]顾泠沅《教学实验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论文作者:杨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三位一体”协同交互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杨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