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华[1]2015年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叁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叁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叁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叁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叁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叁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王建林[2]2001年在《配置方式对常规稻与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应用复式裂区试验就秧田播量、本田配置方式等对常规稻和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配置方式对叶绿素含量变化、分蘖消长规律、抽穗进程、穗重分布、籽粒灌浆、群体光分布以及产量构成等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依此分析了在北方发展杂交稻的可行性及其技术支持。总结如下: 1.杂交稻品种前期叶绿素含量高于常规品种,但杂交稻品种屉优418叶绿素含量下降得早,而辽优3225灌浆后期下降得快;栽培手段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在生育前期,表现为幼穗分化期插单苗的叶绿素含量极显着高于插叁苗的,后期由品种决定。而叶绿素A/B比值受栽培条件影响较小,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 2.不同插秧量和品种之间水稻茎蘖消长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插单苗的在整个分蘖过程中茎蘖量比插叁苗的少,而相对增长率反而高于插叁苗的。不同品种的茎蘖消长规律不同,主要表现在辽粳326和屉优418最高分蘖量和最终有效穗数高于辽优3225。 3.插叁苗的较插单苗的穗重分布更集中,是因为插单苗的蘖位更分散、抽穗更分散的缘故。杂交稻的穗重分布较常规稻分散,具有产生大穗的潜力,而插单苗更利于杂交稻大穗潜力的发挥。因此可以认为常规品种应以穗数调节为主,而杂交稻品种应以穗重调节为主,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越性。 4.插单苗的始穗期较插叁苗的稍早,这是由于插单苗的秋田播种量少,秧苗素质好所致,与插秧量本身关系不大。等行距条件下始穗期稍早。 5.常规粳稻与杂交粳稻在籽粒灌浆特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灌浆速率上常规稻稍高于杂交稻,而在灌浆持续期上杂交稻长于常规稻。常规粳稻与杂交粳稻在籽粒灌浆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在灌浆快增期和灌浆缓增期。杂交稻的这两个时期极显着长于常规稻,使粒重更大。灌浆持续期是影响不同品种粒重差异的主要因素。 6.栽培措施如插秧量、插植方式等会对粒重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栽培措施影响了灌浆速率,而对灌浆持续期无明显影响。 7.提出了量化指标半消光深度(D_h)和冠层照光度(S)两个概念,冠层照光度与半消光深度极显着相关。半消光深度的变化对群体受光态势有直接影响,而半消光深度除受行距影响外,还受品种的影响,尤其是穗层状态变化的影响。 8.在孕穗期,叶角是决定不同品种之间光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叶角越小,群体受光越优越。在齐穗期穗子成为影响群体光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以弯穗型品种穗于巡光强烈而对群体内光分布影* 较人。澈浆朋棚型的变化仍然是影响群体光分布的主要因素:弯曲穗型由于穗子严重弯曲而使上部受光良好,但下部并不比其它椰型优越。 9.无论什么,R冲I。,在孵个生育则州行距越皿,们体受光越灯。朴】同从孙相同行距在不同生育时期光分布有明显变化,一般是在孕穗朋光照条件比齐棚期优越,到灌浆期光照条件又有所改善。但不同品种变化规律不尽一致。 10.对于本试验所选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品种,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一,但达不到显着水平。常规稻具有较人的生物产量潜力,但由于洲浆川叫司化产物转移率低,位经济产量并非很高。杂交稻恰恰相反。 11.不同品种,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但总的来说,高生物产量、大穗、高经济系数是取得进一步高产的重要方面。 12.北方发展杂交稻理论上是可行的,这需要充分了解杂交稻的适应性,充分发挥杂交稻的产量潜力,并通过精量、半精量摇种来降低成本,培育壮秧,发挥杂种优势。品质依然是阻碍杂交稻发展的重耍因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得到改善。 13.通过丰富不育系类型、改善其生理特性,降低两用系育性转换温度、在北方开发高温敏反向不育系,选育形态倾舢、特异余粳的的高配合力强恢复系来捉高粳稻杂种忧势利用水平;揭示杂交粳稻自身生理特性,开发相应的栽培技术:注重杂交稻的生态效益等;是北方杂交粳稻逐渐发展壮大的有力技术支持。
吴朝晖[3]2008年在《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从生态和栽培方面研究促进超级稻高产的理论和技术,本人于2004~2007年在海南叁亚、湖南长沙等地,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两优0293、GD-1S/Rb207等为材料,进行了超级稻生态适应性、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一批高产超级杂交稻组合,如Y优173、88S/金18、YHH-5、88S/R24-6、广湘24S/R28-3-2、8两优45、T64S/0293等。其共同特点是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上。超级稻的理想栽培方式为宽窄行、垄栽。垄栽主要通过促进分蘖、减小剑叶叶角等达到提高产量目的。强分蘖能力组合(如两优0293)密度以120000穴/hm~2左右为宜,而弱分蘖能力组合(如GD-1S/RB207)密度应以150000穴/hm~2左右为宜。(2)为使超级稻产量达到12t/hm~2左右,长沙地区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海南地区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且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6:4。(3)功能叶特性受施氮量影响:剑叶随施氮量增加而变长:变宽,剑叶叶角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叶片SPAD值随施肥水平上升与密度变小而增大;叶片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显着增加。(4)适量施氮促进根系生长、下扎及根系活力增强,过量施氮有抑制作用:施氮量明显影响根系的分层分布与幼穗分化期根系IAA与ABA的分泌量,施氮水平间呈现N_2>N_1>N_3>N_4趋势,而密度对根系分布及其激素分泌影响甚微。(5)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穗肥比例可防止根叶早衰;孕穗期增施钾肥,防止早衰的效果更明显;将单施穗肥改为施穗肥+粒肥,再结合根外施肥,能显着延长功能叶寿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6)密度和施肥对超级稻具有明显互作效应:产量与有效穗数以N_3M_3(中肥密植)最高;千粒重不受密度影响,但随施氮量增大而显着下降;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为对穗数的影响,但在较高施氮水平下主要表现为对每穗粒数的影响。(7)根际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且受到密度的影响;水稻根际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有差异;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在经过一季作物后的改变表现不一致,而总微生物活性的下降幅度与施氮量和密度有关,微生物活性随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水稻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因施菌肥而明显增加,解钾细菌数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增多,但不受钾肥影响。
敖和军[4]2008年在《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超高产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超级稻育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育成一批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组合)。这些品种在小面积试验或特定气候条件下产量可达到12~17 t·hm~(-2),展示了超级稻品种的巨大增产潜力。但是,大多数超级稻品种的高产记录重演性差,在地区间或年度间产量表现出严重的不稳定性;小面积试验示范产量与农民田里实际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研究栽培管理因素、气候因素对超级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为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_2O_5:K_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N·hm~(-2)),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着,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 492.3~12 209.2 kg·hm~(-2),两优293为6 984.0~11 679.5kg·hm~(-2)。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着。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m~(-2)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实现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2、不同产量水平下的超级杂交稻群体特征及通径分析为了解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影响方式。通过分析种植在湖南省5个生态区的超级稻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多元相关性、回归关系及通径关系,估测了超级稻8个主要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不同地方种植,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均表现出很大的变化差异,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颖花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超级稻的实际栽培管理中,应尽量协调各因子间,特别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之间的矛盾,使其实现超高产潜力。3、基于ORYZA2000模型的超级稻生长模拟及生态适应性为了模拟超级杂交稻的生长进程和产量形成规律,以及验证超级稻在不同地方种植的产量差异。利用湖南省5个试验点的2年超级稻准两优527的田间试验数据资料,依2005年试验结果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ZA2000模拟超级稻生长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获得了超级稻的基本作物参数,包括超级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发育速度、生物量累积速度、比叶面积和干物质分配系数等。利用2004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图解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YZA2000模拟超级稻生物量、叶面积、产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模拟效果良好,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穗生物量、总生物量、叶面积和产量的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35%、47%、44%、32%、51%和24%。应用校正和验证的结果,初步得出了湖南省内5个地区超级的产量潜力,丰富了超级杂交稻模拟和产量潜力的理论和实践,对超级稻的发展及栽培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了解各种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利用湖南省内多个试验点多年的超级稻大田小区试验数据,应用典型相关分析了光温因子与超级稻生物积累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内的光温因子与超级稻产量构成因子、生物积累量、及产量的组间均有着显着的典型相关性,尤其是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第一、第二、第叁和第四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光温因子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作用而影响超级稻产量;不同生育期对超级稻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不同,全生育期内的光温因子以日均低温对超级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均高温,再次是累积日温差。5、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乳苗移栽、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产量为8.20-10.37 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着。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数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产量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着差异,两品种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土地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采用优化栽培的两优培九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6、不同插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索不同生长微环境对超级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06年至2007年,在湖南省长沙,桂东和永州,选用超级稻组合准两优527,两优293,和Y优一号进行不同株行距配比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两种移栽密度,每平方米20蔸和16.7蔸,叁种株行距配比方式,等行距,宽行窄株和宽窄行。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的产量显着高于等行距,略高于宽行窄株,主要是由于宽窄行方式适当扩行,更有利于增加每穗颖花数、结实颖花数、结实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结实颖花数和抽穗后干物积累量,提高经济系数。7、不同插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光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探索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对超级稻光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利用超级稻组合准两优527,两优293,Y优一号,于2006-2007年在长沙,桂东和永州进行不同株行距配比大田试验。主要研究等行距,宽行窄株和宽窄行插植方式的水稻群体冠层和底部的光辐射分布,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地点种植的同一个超级稻品种,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其整个群体的光截获量比率相同,但采用宽窄行的冠层光截获量所占比率低于等行距和宽行窄株处理。在桂东种植的超级稻生长后期群体的光截获比率达到了95-98%,明显高于长沙点。相同品种相同地点的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处理间的NPK养分吸收积累量,以及叶片中的酶生理活性没有差异。由此可见,采用宽窄行插植方式有利于改善超级稻群体内部的透光性。8、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N、P、K的吸收累积规律探索超级杂交稻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形成的叁种施肥水平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N、P、K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的N、P、K养分含量均无显着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N、P、K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重量稻谷所需养分量呈下降趋势。在产量最高的桂东点,其植株体内NPK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处于中等水平。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肥水平(135-225 kgN·hm~(-2)、29.7~49.5kg P·hm~(-2)、112.1~186.8 kg K·hm~(-2))对超级杂交稻株体内的N、P、K养分吸收积累影响不明显;随着产量的提高,超级杂交稻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也可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胡雅杰[5]2016年在《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产力及其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追求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水稻机械化移栽是制约我国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重要瓶颈,主要是由于生产上主体机插方式即毯苗机插水稻还存在亟待攻克的难题。一是毯苗机插行距与不同类型品种特性不配套,即因种合理定量栽插规格不明确。二是毯苗机插特定的育秧方式与特定的栽插方式造成苗小苗弱、大田植伤重、缓苗期长,制约水稻产量潜力发挥,亟待探求新的机械化高产栽培途径例如钵苗机插,然而钵苗机插如何因水稻品种合理确定相适宜的高产栽插规格更不清楚,同时钵苗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形成优势及其特征也待进一步研明。针对上述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机插方式和不同栽插密度进行研究,以期研明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合理选用不同穗型品种和配置适宜栽插规格,并阐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高产形成及其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兴化进行。选用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和甬优8号,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机插方式,分别为行距33 cm钵苗机插、行距30 cm毯苗机插和行距25 cm毯苗机插,记为A、B、C。钵苗机插方式设置3种株距,分别为12 cm、4 cm和16 cm,记为1、2、3;2种行距毯苗机插方式同设置5种株距,分别为10 cm、11.7 cm、13.3 cm、14.8 cm、16cm,记为1、2、3、4、5。主要研究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形成、穗部性状、茎蘖动态、光合物质生产、株型、抗倒伏、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形成特征方面:(1)钵苗机插方式,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产量呈先增后减,以A2处理最高;中、小穗型品种产量呈递减,以A1处理最高。毯苗机插方式,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呈先增后减,以B4处理最高,行距25 cm毯苗机插呈递增,以C5处理最高;中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和行距25 cm毯苗机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分别以B3和C4处理最高;小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呈递减,以B1处理最高,行距25 cm毯苗机插呈先增后减,以C2处理最高。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产量显着高于毯苗机插,增产幅度表现为大穗型>中穗型>小穗型,2种行距毯苗机插差异不显着。对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大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高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中穗型品种株距为10 cm、11.7 cm、13.3cm,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高,而株距为14.8 cm、16 cm,行距25 cm毯苗机插产量高;小穗型品种除株距为10 cm外,行距25 cm毯苗机插均具有增产优势。(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群体颖花量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一。同一密度条件下,机插方式间穗数相当,钵苗机插每穗粒数显着高于毯苗机插,每穗粒数增加幅度表现为大穗型>中穗型>小穗型,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对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行距30 cm毯苗机插穗数低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而每穗粒数呈相反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互有高低。(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数呈增加趋势,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呈减少趋势。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数高于毯苗机插,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呈相反趋势。2.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方面:(1)茎蘖动态方面,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蘖数呈递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栽后分蘖早生快发,有效分蘖期茎蘖数多,拔节期高峰苗数量少,拔节后茎蘖数平稳消减,最终成穗率高。(2)物质生产上,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量呈递减,而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对密度变化响应不同。对钵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中、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加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最终干物质重;对毯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小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利于增强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和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多,拔节期积累量相当,拔节后物质生产能力增强,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且抽穗后单茎叶的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较高,而单茎茎鞘的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较低。(3)光合生产上,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减少,而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对密度变化响应不同。对钵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中、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大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提高生育中、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对毯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低密度、中穗型配置中等密度和小穗型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强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叶面积指数和分蘖中期之前光合势具有一定优势,拔节后叶面积指数和生育后期光合势显着增加,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为“前小、中强、后高”特点。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上叁叶叶长、叶宽、比叶重、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增加,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提高。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上叁叶叶长、叶宽和比叶重增加,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减小,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较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互有高低。就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剑叶、倒二叶和倒叁叶的叶长行距30 cm毯苗机插高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但差异不显着,上叁叶的叶宽、比叶重两者相当。相关分析表明,上叁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与不同穗型品种每穗粒数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大、中穗型品种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小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呈负相关。上叁叶的叶基角、叶开角与大、中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呈正相关,与小穗型品种产量呈负相关;上叁叶的披垂度与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不同机插方式水稻降低密度利于增加上叁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提高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也使得植株趋披散。增加上叁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适度增加叶角度,利于提高大、中穗型水稻品种产量,而小穗型品种较小的叶长、叶宽和叶角度利于增产。同一密度条件下,水稻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具有冠层叶片质量高、叶面积大,穗后剑叶SPAD值和透光率高的优势。4.植株茎秆抗倒性状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均增加,且抗折力增幅大于弯曲力矩,倒伏指数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强。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基部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增加,倒伏指数较低,且N2、N3节间差异达显着水平,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差异不显着。(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基部N1、N2、N3节间长度减少,穗下节间长度、秆长和株高增加,基部节间N1、N2、N3茎粗、茎壁厚度、单位节间干重增加。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株高和重心高度较高,而相对重心高度较低,穗下节间长度和植株秆长较长,穗下节间与秆长比例较高,基部N1、N2、N3节间长度较短、茎秆较粗、茎壁较厚、充实度大,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上述植株茎秆指标互有高低。(3)抗倒伏指标与植株茎秆特性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基部节间N1、N2、N3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重呈负相关。因此,降低机插密度,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减少,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单位节间干重增加,利于增加抗折力和弯矩力矩,降低倒伏指数,提高抗倒伏能力。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基部节间短而粗,充实度高,利于提高抗折力和弯曲力矩,从而降低倒伏指数。5.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呈递增趋势。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较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互有高低。(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和拔节期植株吸氮量呈递减;抽穗期和成熟期,大穗型品种A和B方式吸氮量先增后减,而C方式呈递增趋势,中穗型品种A方式吸氮量呈递减,而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小穗型品种3种机插方式吸氮量均呈递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较高,拔节期相当,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差异不显着。(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移栽至分蘖中期吸氮量及其比例、氮素吸收速率呈递减;分蘖中期至拔节期吸氮量、氮素吸收速率相当: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吸氮量、氮素吸收速率,对大穗型品种而言,A和B方式呈先增后减,C方式呈递增趋势,对中、小穗型品种而言,A方式呈递减趋势,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移栽至分蘖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吸收速率均提高。(4)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A和B方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先增后减,C方式呈递增趋势:中穗型品种A方式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递减,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小穗型品种A和B方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递减,C方式呈先增后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提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因此,钵苗机插应用大穗型品种应适当降低密度,中、小穗型品种宜增加密度,利于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毯苗机插应用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应用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提高最终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生育中、后期氮素吸收能力强,最终植株总吸氮量高,氮肥利用率显着提高。6.稻米品质形成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大、中穗型水稻品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小穗型品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而3种穗型品种垩白度、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胶稠度有变长趋势。说明降低栽插密度利于改善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蒸煮食味品质,但降低营养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有所提高,垩白度、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胶稠度较长,2种行距毯苗机插方式间互有高低。可见,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2)对淀粉RVA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A、B、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递增,消减值呈递减;中穗型品种A、B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呈递增;A、B机插方式消减值呈先减后增,C机插方式呈减少趋势;小穗型品种A、B、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消减值呈先减后增。说明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中、小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有利于增加不同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2种行距机插处理间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互有高低。因此,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较毯苗机插具有较优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综上所述,钵苗机插方式,大穗型品种宜配置中等密度,利于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而高产;中、小穗型品种宜配置较高密度,依靠增加穗数而增产。钵苗机插不同穗型品种的高产生理基础为生育中、后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速率较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较高。毯苗机插方式,大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30 cm,适当增加株距,依靠提高每穗粒数而高产:中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30 cm,配置中等密度,协调穗粒数而增产;小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25 cm,适当减小株距,通过显着增加穗数而增产。毯苗机插水稻应用大穗型品种宜降低密度、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小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均利于增加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终提高总生物量和总吸氮量。不同机插方式水稻适当降低密度,利于提高不同穗型品种抽穗期冠层叶片质量,提高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但使得植株趋披散;利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提高茎秆充实度,从而提高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降低倒伏指数,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还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产量显着提高,大穗型品种增产幅度最大,中穗型品种次之,小穗型品种最小。其高产原因是由于获得适宜穗数基础上显着增加每穗粒数,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的生理基础为栽后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高峰苗数量少,拔节后茎蘖消减缓慢,最终成穗率高;拔节后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速率增强,抽穗期具有良好株型结构,穗后植株透光率和剑叶SPAD值较高,光合生产能力强,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较高;穗后较强的植株抗倒伏能力为籽粒灌浆充实提供良好的支撑系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不同机插方式合理选用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和配置其高产栽插规格提供技术参考。同时,通过密度处理间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研明了钵苗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形成优势与特征,丰富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大面积加快推广应用机插水稻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
龚金龙[6]2014年在《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1-2012年在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粳稻产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库容量、总充实量、茎蘖成穗率、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数比值、一二次枝梗总粒数比值、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一次枝梗总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米粒终极生长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活跃灌浆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高于籼稻,而籼稻每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单穗粒重、每穗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二次枝梗总粒数、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则高于粳稻,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占米粒终极生长量的百分率则表现趋势不明显。籼、粳超级稻均为异步灌浆型,但籼稻两段灌浆现象更为明显,且籼稻灌浆启动快、充实快、持续时间短、呈速起速降的态势。粳稻弱势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充实量较籼稻分别高0.73%、2.59%、3.43%,随着籽粒灌浆的持续,粳稻灌浆优势不断加大。群体茎蘖稳升稳降、有效成穗数多、穗部构成合理、结实率高、灌浆速度稳定且持续时间长以及灌浆后期弱势粒较高的灌浆质量是粳稻扩库、促充实、稳产高产的关键。2、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叁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3、粳稻大田生长阶段生育进程迟于籼稻,成熟期粳稻较籼稻迟16.2d,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粳稻生育阶段天数较籼稻长25.82%,差异极显着。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粳稻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日产量,全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以及主要生育阶段天数、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生产效率,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高于籼稻;而灌浆速率,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以及播种至抽穗期温度生产效率,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低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实收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日产量和灌浆结实期天数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灌浆速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生物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呈弱的负相关。因此,在稳定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日产量和灌浆速率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生育期,尤其是灌浆结实期,来提高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而提高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生物学产量,是粳稻高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与特征之一4、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年度间、类型间、品种间及其二因子间、叁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差异。粳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均高(长)于籼稻,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均低(小)于籼稻,而消减值表现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稻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具有负向作用,对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正向作用,而日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日照时数在米质性状的形成过程中作用不显着。因此,稳定形成高出米率、低垩白、低蛋白稻米、高黏度淀粉以及蒸煮出可口米饭是粳稻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5、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方面:(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t/hm2、224.50kg/hm2、2.79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17.45%,差异极显着。粳稻不仅氮素积累量大,而且有效高效氮素吸收优势明显。(2)粳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高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粳稻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低于籼稻,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4)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着地高于籼稻,而粳稻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则极显着低于籼稻,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着高于粳稻。(5)抽穗至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6)籼稻高氮籽粒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则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因此,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6、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方面:(1)整个生育期,粳稻的根冠比、每条根长、发根数、发根体积、发根干重及颖花根流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均高于籼稻,而根直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籼稻,其中根冠比、每条根长、颖花根流量、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粳稻抽穗前(含抽穗期)单茎根干重、总根长、根数、根体积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及根密度均低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成熟期这6个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3)粳稻拔节前单茎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比均小于籼稻,而拔节后(含拔节期)两者差异趋势与之相反,差异显着或极显着;(4)除拔节期群体根干重、拔节期和抽穗期群体根数外,其他群体形态生理特征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5)无论是单茎还是群体,粳稻抽穗后0-35d根系伤流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6)粳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极显着低于籼稻,10cm以下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极显着高于籼稻,粳稻扎根更深,进一步强化了植株抗倒防早衰能力。与超级杂交籼稻相比,常规粳型超级稻抽穗后根系生长优势不断加大,特别是群体生长优势,成熟期粳稻所有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指标均优于籼稻,是粳稻高产形成的重要原因和保障。7、抗倒支撑特征方面:(1)粳稻实收产量较籼稻高11.79%,差异极显着;基部0-20cm节间抗折力极显着高于籼稻、倒伏指数极显着低于籼稻,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而籼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田间表观倒伏率分别达12.35%、13.05%;(2)粳稻基部四个节间弯曲力矩均极显着小于籼稻、抗折力均极显着大于籼稻,最终粳稻基部第1至第4节间的倒伏指数均极显着低于籼稻;(3)粳稻各节间长度和株高以及基部节间外径、秆型指数、重心高和相对重心高度均小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而穗下节间长/秆长粳稻极显着大于籼稻;(4)粳稻六个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均小于籼稻,其中基部第1至第4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5)粳稻各节间茎秆干重均小于籼稻,两优培九各节间叶鞘干重极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粳稻基部第2节间单位节间茎秆干重略高于籼稻,而基部第1、3、4、5、6节间粳稻单位节间茎秆干重均低于籼稻;(6)粳稻单穴固持力和抗弯阻力均显着或极显着大于籼稻,而按压恢复度显着或极显着小于籼稻。可见粳稻固持抗倒能力较强、籼稻抗倒恢复能力较强,且粳稻能协调达到高产与抗倒,这可能与其弯曲力矩小、抗折力大、株高矮、节间配置合理、重心低以及基部节间物质充实足等有关。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生产设施落后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邢志鹏[7]2017年在《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给农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加快水稻机械化进程,能够实现水稻稳产、增产,为农业生产带来积极的效应。机械化种植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地区,目前主流的机械化种植方式有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受前茬小麦生产的影响,不同种植方式有其自身生产的特点及限制。因此,研明高产栽培模式下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水稻综合生产力差异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能够为机械化种植方式的合理推广应用及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2014-2015年,本试验于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选用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共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模式下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等机械化种植方式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特征、温光资源利用特征、光合物质生产特征、株型及抗倒伏特征、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米质性状和稻麦周年生产特征及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与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分别显着增产水稻20.0%和13.1%。其中,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产量于种植方式间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粳稻。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于种植方式间差异不显着,群体颖花量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进一步分析水稻群体颖花量构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和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与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的穗数平均减少4.4%和2.6%,穗粒数平均增加22.1%和13.3%,群体颖花量平均增加16.7%和10.3%。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单穗粒重、一次枝梗数和粒数、二次枝梗数和粒数、二次枝梗粒数对穗粒数的贡献率及二次枝梗粒数的结实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一二次枝梗数比、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和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数的贡献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因此,保足穗、争大穗、高颖花量及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高产的重要特征。2.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播种期较机械直播早28和16 d,致水稻拔节期提前7-13和5-9 d,抽穗期提前7-15和4-10 d,成熟期提前5-15和3-11 d。与机械直播相比,毯苗机插延长水稻生育期5-14 d,钵苗机插延长13-23 d,且生育期延长主要是由于播种至拔节期持续时间延长。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的日产量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常规粳稻呈毯苗机插高于钵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的趋势。最终,产量与生育期和日产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水稻生长过程中,延长全生育期和提高日产量均能增加实产。相比机械直播,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增加水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4.9%-19.6%和9.1%-11.6%,增加全生育期太阳辐射积累量16.1%-24.8%和8.3%-14.2%。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其中营养生长期(播种至拔节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生殖生长期(拔节至抽穗期)和灌浆结实期(抽穗至成熟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受种植方式的影响,营养生长期日均温度低于25.1℃和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高于20.1℃可攻取高产。因此,长生育期、高温光资源利用、营养生长期较低的日均温度和灌浆结实期较高的日均温度,是钵苗机插水稻高产的重要特征。3.从水稻茎蘖动态分析,钵苗机插呈“缓升缓降”的态势,机械直播呈“急升骤降”的态势,毯苗机插居于二者之间,成穗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钵苗机插水稻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大,其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大。降低播种至拔节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比例,控制拔节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比例,增大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比例是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灌浆结实期水稻单茎茎鞘重和乳熟后单茎茎鞘的二次充实状况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抽穗至乳熟期单茎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较大,抽穗至成熟期较小。抽穗后水稻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极大地提高了钵苗机插水稻植株群体光合生产能力,为水稻高产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4.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使水稻上叁叶叶长增长,比叶重增大,叶基角和披垂度减小;使水稻群体高效叶叶面积增加,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协同增加;使水稻穗型变大,粒叶比提高;并且使水稻株高增高,秆长增长,穗下节间增长。水稻基部1-3节间于钵苗机插方式下,较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长度缩短,茎秆变粗,茎壁增厚,节间干重增加,充实度变好,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增大,倒伏指数显着降低。这说明,钵苗机插更能改善水稻株型,优化水稻群体结构,提升水稻抗倒性能。5.拔节期水稻含氮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抽穗和成熟期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差异显着。主要时期水稻植株吸氮量于种植方式间的变化趋势与含氮量一致,但拔节期吸氮量于种植方式间差异不显着,抽穗和成熟期差异显着。拔节后水稻的氮素积累量、积累比例和吸收速率均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显着趋势。水稻百千克籽粒氮素吸收量、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而籽粒和干物质氮素生产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差异显着。这说明,钵苗机插水稻氮素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今后技术研发中应重视氮肥的高效利用,以实现兼顾高产和营养高效水稻机械化生产。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叶片、茎鞘和穗部含氮率均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抽穗后钵苗机插叶片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显着大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为籽粒高效的氮素积累提供保障。6.钵苗机插的整精米率比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分别提高1.6%和4.9%,整精米产量分别提高7.8%和25.9%,改善了稻米加工品质。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相比,钵苗机插稻米的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显着增加,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不利影响,但钵苗机插精米蛋白质含量较高,有利于稻米营养品质的改良,其精米蛋白质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提高8.7%和28.0%。3种种植方式相比,钵苗机插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优趋势,其中,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呈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食味值于种植方式间无显着差异,呈籼粳交水稻和常规粳稻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机械直播,杂交籼稻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机械直播的趋势。7.试验中,水稻腾茬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因此,小麦的播种期于钵苗机插水稻茬口早于毯苗机插和机械直播水稻茬口,致小麦生育期、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呈钵苗机插水稻茬口>毯苗机插水稻茬口>机械直播水稻茬口的显着趋势。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显着。与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相比,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小麦分别增加周年经济产量19.3%和12.2%,增加周年生物学产量17.5%和11.2%,增加周年日产量9.1%和7.2%。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水稻-小麦全生育期较机械直播水稻-小麦长32和16 d,其中钵苗机插水稻-小麦全生育期天数超过366 d。水稻周年有效积温积累量、太阳辐射积累量和温光生产效率均呈钵苗机插-小麦>毯苗机插水稻-小麦>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的显着趋势。最终,与机械直播水稻-小麦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小麦分别增大周年籽粒和干物质光能利用率15.8%和14.0%,毯苗机插分别增大10.5%和9.5%。由此总结如下,钵苗机插在促进稻麦周年粮食增产增效生产的作用表现在:①攻大穗,高积累,增水稻产量;②提早播种,协调穗粒,提高小麦产量;③缓和稻麦茬口矛盾,延长稻麦生育周期,改善稻麦生长环境,促稻麦周年粮食高产高效生产。
宋云生[8]2017年在《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水稻钵苗机械化育、插秧发展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于2011~2013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以及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进行试验。选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种植的4种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包括常规中粳、常规晚粳、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开展了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若干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试验包括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适宜机插秧龄和每穴苗数的定量、机插钵苗产量构成因素特征分析、机插钵苗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分析、机插钵苗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等。并选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中粳)对机插钵苗秧苗素质的调控、机插钵苗分蘖发生特性及成穗规律进行专题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4种类型品种在不同秧龄和每穴苗数下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异,表现为杂交中籼>杂交晚粳>常规晚粳>常规中粳。产量构成方面,4种类型品种千粒重变异最小,常规中粳和常规晚粳以穗数的变异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以粒数的变异最大,其次为结实率和穗数。因此生产上必须合理安排品种秧龄和每穴苗数,构建合理产量结构,发挥较大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4种类型品种均以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和贡献最小,常规中粳以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常规晚粳则穗数和粒数的作用均较大,穗数略高,其次为结实率。2个杂交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表现一致,以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结实率、穗数。在高产栽培上,4种类型品种在兼顾千粒重的同时,常规中粳要进一步提高穗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与结实率。常规晚粳仍应把穗数放在第一位,协调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而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则是在一定的穗数基础上,主攻粒数和结实率。2.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不同。稻谷产量趋势与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一致,与播种至拔节期和拔节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有所不同。与杂交中籼稻相比,干物质生产方面,粳稻群体生长协调质量高,播种至拔节期物质积累量适宜,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生产能力强,尤其是杂交晚粳在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较强,干物质积累量大,因此其产量也特别高。光合生产方面,杂交晚粳稻的优势主要在抽穗以后,即抽穗后LAI大,光合势高,后期群体透光率和叶绿素含量都较高。3.以常规中粳为代表性品种,分析了钵苗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性和成穗规律。在适宜每穴苗数条件下,机插钵苗秧田期已有分蘖发生,栽后缓苗快,属秧田、本田两段高峰型分蘖模式。本田起始分蘖为主茎第4蘖位,主发蘖位为第4~7蘖位和第4蘖位的二级蘖位。分蘖穗主要来源于第5~7中位蘖和少量低位蘖及二级蘖位。中部蘖位为水稻钵苗优势蘖位。生产上应根据钵苗分蘖成穗特点,建立配套水稻钵苗机械化生产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主茎中部优势蘖位分蘖成穗以塑造高产群体。4.与水稻毯状小苗机插相比,机插钵苗缓苗期短,早生快发,高峰苗数较小,但成穗率高。钵苗机插水稻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相对较高,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光合物质生产指标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毯苗机插,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28%;钵苗机插水稻抽穗后根系活力各项指标均较优,乳熟期颖花根活量提高14.36%.钵苗机插水稻具有显着的增产优势,比毯苗机插平均增产10.09%,其产量形成优势的主要特征是“穗大粒多”。5.秧龄对各类型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常规中粳和杂交中籼品种分别以秧龄25~30d和25 d产量最高;生育期较长、熟期较迟的晚粳类型品种,常规晚粳以秧龄30~35 d产量最高,杂交晚粳以秧龄30d产量最高。每穴苗数对各类型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常规稻品种以每穴3苗或4苗条件下产量最高,杂交稻品种的产量以每穴2苗最高,其中杂交粳稻每穴2、3苗,杂交籼稻每穴1、2苗。秧龄X每穴苗数互作效应对常规稻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随着秧龄的延长,取得较高产量的每穴苗数有逐渐增加趋势。互作对杂交稻品种的效应不显着。本试验品种钵苗机插条件下秧龄和每穴苗数的高产最优组合分别为,常规中粳品种秧龄25~30 d,每穴3~4苗;常规晚粳品种秧龄30~35 d,每穴3~4苗;杂交粳稻秧龄30 d,每穴苗数2~3苗;杂交籼稻秧龄25 d,每穴苗数2苗。6.以常规中粳为代表性品种,研究了水稻机插钵苗秧苗素质的调控。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而趋劣。高播量处理秧苗素质较差,低播量处理秧苗难以配套插秧机移栽。偏大穗型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适宜的播量为45~60 g·盘-1 平均每孔成苗3~4株;秧田水分管理下,旱育钵苗群体带蘖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湿润秧有一定优势。旱育方式推迟水稻群体茎蘖滞增期,叶片叶绿素降解率低、持绿能力较强,该试验条件下适栽秧龄可延长至35 d;二次化学调控中,适量、适时二次组合化控可显着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苗整齐度。在具体调控措施上,认为播量45 g·盘-1、旱育方式下,每100 kg底土拌入0.5 kg壮秧剂,2叶期每盘施多效唑0.06 g,钵苗秧苗素质表现最佳。
李超[9]2016年在《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文中提出试验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浙江省宁波市洞桥镇进行。以甬优晚粳品种(系)甬优1573、甬优1952、甬优4340、甬优4348、甬优4356、甬优538、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粳稻镇稻18、武运粳30、秀水09、秀水134,杂交籼稻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中浙优1号、丰两优香1号为对照,比较研究了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光合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与转运等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间产量存在显着差异。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平均实收产量11.32(10.04-12.09)t hm-2,极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增产分别为20.94%和33.65%;平均总颖花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类型,分别高47.78%和59.55%;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小于对照类型;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平均穗长、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一次枝梗总粒数、二次枝梗数与二次枝梗总粒数均大于对照类型。(2)不同类型品种水稻茎蘖数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表现为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无效分蘖发生少,成熟期成穗率高;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对照类型,各生育阶段积累比例呈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移栽至拔节期: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介于两类对照之间,孕穗期大于两类对照,抽穗期有效与高效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及光合势高,生育后期叶面积衰减缓慢;上叁叶的叶长、叶宽均大于两种对照类型,叶开角与披垂度介于两种对照类型之间,群体冠层及中下部透光性、SPAD值优于两类对照;基部节间抗折力与抗倒伏能力较强。(3)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抽穗期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分别为1.48%、203.69 kg/hm2,成熟期植株含氮率与氮积累量分别为1.31%、258.27 kg/hm2,极显着大于对照类型。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氮素最大阶段性积累量为108.38 kg/hm2,所占比例为41.95%,最大吸收速率为2.74kg/(hm2 · d),且均出现在拔节至抽穗阶段。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抽穗期茎鞘和叶的含氮率分别为1.20%和2.35%,成熟期分别为0.74%和1.58%,高于对照类型。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抽穗期茎鞘和叶氮积累量所占比例分别为43.98%和43.88%,成熟期分别为16.35%和17.38%,极显着大于杂交籼稻。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氮素转运量大,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不高。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为2.28kg,极显着大于杂交籼稻;氮肥偏生产力为37.73 kg/kg,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偏低。
佚名[10]2013年在《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信息集锦》文中认为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摘要)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郭保卫戴其根许轲魏海燕高辉(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1双季晚粳的研究概况湖南、江西及"两广"等传统的籼稻主产区晚稻季温光资源充沛,而晚籼收割后大部分田块是空茬田,或种植绿肥,这种种植制度使得当地土地及温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以上双季稻区晚稻季常遭遇"寒露风"灾害天气影响,导致晚籼稻不能高产、稳产;双季稻区晚籼收割时的日均温仍达到15℃以上,且这一气温能够维持20 d以上,粳稻在此环境条件下利于其灌浆充实获得高产,同时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也利于其优良品质的形成。江西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带,双季晚稻种植面积高达160万hm2左右,而由于当地粳稻品种资源匮乏,晚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该地区晚粳稻种植面积较小。本课题组于2009-2012年在江西开展晚粳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及专题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粳稻在江西较籼稻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优势。
参考文献:
[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
[2]. 配置方式对常规稻与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D]. 王建林. 沈阳农业大学. 2001
[3]. 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D]. 吴朝晖. 中南大学. 2008
[4]. 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D]. 敖和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5].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产力及其形成的影响[D]. 胡雅杰. 扬州大学. 2016
[6]. 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D]. 龚金龙. 扬州大学. 2014
[7]. 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D]. 邢志鹏. 扬州大学. 2017
[8].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宋云生. 扬州大学. 2017
[9]. 甬优系列晚粳品种(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D]. 李超. 扬州大学. 2016
[10]. 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信息集锦[J]. 佚名. 中国稻米.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