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 年12月期间呼吸科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6例事件。结果 住院期间跌倒、坠床情况出现较多,共计12例,占33.3%,其次是输液管路滑脱,出现5例,占13.9%。然后是护理服务投诉和穿刺伤,均为3例,占8.3%,无一例因护理安全隐患死亡患者。结论 护理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只有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保障持续有效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呼吸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52-01
呼吸内科中的护理安全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呼吸内科在护理的时候,经常出现很多安全隐患[1]。因此,呼吸内科管理护理的工作人员,对于护理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予以重点防范,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手段,接下来把呼吸内科在护理中存在潜在危害因素详细分析并制定相关的预防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6例,患者年龄为53岁~88岁,平均年龄67.3±3.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具体见表1。
1.2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
1.2.1 护理因素 ①吸出痰液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对于病患的病情不够了解,在为病患吸出痰液的时候,时间太长,或者操作过于频繁
等原因,都会引发病患低氧血症,出现意外状况。②护理工作者配备不足:面对呼吸内科高强度护理需要的时候,大部分护士不得不从事高负荷的护理工作,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精神,为护理工作埋下隐患。③综合业务素质不足:护理工作者在护理专业知识方面已经显著提升,然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于隐患的察觉、解决水平差异较大;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训练不足,医护人员未能熟练掌握专业急救技能乃至应急能力过低等都对呼吸内科病患的抢救影响严重;呼吸内科的病患往往并非一种病症。因此需要护理工作者具备综合护理技能。
1.2.2 患者因素 ①患者自身情况:老年患者因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心肺功能差、听力视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冷热感觉不灵敏,易发生跌倒、坠床、冻伤、烫伤等意外。②窒息意外:一些呼吸内科的病患的病症之一为痰液过多或者咳血难以咳出,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现象;部分神经功能出现问题的病患吞咽功能丧失,在进食过程中一旦出现咳嗽就会导致窒息危险。③跌倒因素:呼吸内科的病患多数为老年人,体质严重下降,反应缓慢,视野模糊等不利因素,一些病患为治疗呼吸疾病服用的药物极易出现跌倒意外,此类药物包含扩张血管制剂、降血压药物以及抗过敏药物等。④管道因素:脱落管道意外 一些呼吸内科的病患因患胸腔存在大量积液需要采取封闭式胸腔引流的措施,然而如若管道松动、活动力度过大或者牵拉等因素都会导致脱落;因病情需要在病患身体中插入的各种管道都存在意外脱落的可能。
1.2.3 其他因素 ①环境因素:如病床的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地面潮湿、床旁椅等物品放置不当、光线过强或过暗等均可能使患者受到伤害。②药物因素:我科患者常使用强心、扩血管、镇静等特殊用途药物,如使用不当或宣教不到位容易使患者受到伤害。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率采用%表示。
2 结果
通过对2年内共计36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我们能看出住院期间跌倒、坠床情况出现较多,共计12例,占33.3%,其次是输液管路滑脱,出现5例,占13.9%。然后是护理服务投诉和穿刺伤,均为3例,占8.3%,无一例因护理安全隐患死亡患者。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呼吸科接收的多数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身体平衡能力较低,且多数患者存在肢体不灵活,因此出现坠跌的可能性较高。坠伤多数是由于患者的身体不能保持平衡或是双脚以外的部位以坠落的方式接触地面,是临床上情况较为严重的一类突发状况,给患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害。在呼吸科老年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针对坠跌中存在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相关因素,包括地面湿滑,存在较多光线不佳等,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需求,有利于疗效的巩固,改善患者的恢复水平【3】。
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为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我科采取的是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减轻护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我科的特点,危急病人多,突发事件多,抢救几率高,常会碰上几个病人同时需要抢救的情形,我科采取弹性排班,设一个备班,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此外,开展呼吸内科意外状况应急演练,抽出空闲时间,模拟意外场景,加强练习,当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应当学会应对,并熟悉注意事项,提升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呼吸内科不断转换护理工作模式,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护理形式,凸显护理工作的关键地位。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必然要求,但护理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
参考文献
[1]吴薇. 呼吸科老年患者追跌安全隐患及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3(3):450-450.
[2]程薇萍,王玉龙,王玉珍,等. 康复医学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2):71-72.
[3]项敏,杨赛娟,魏继贞. 集束化护理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坠跌事件的干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67-169.
论文作者:佘美珍,秦雪华,张永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内科论文; 病患论文; 因素论文; 意外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