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自主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作文训练_自主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自主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作文训练_自主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自主学习,由仿到创”的作文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小学语文论文,自主学习论文,仿到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理论依据,对“四结合”试验的作文教学尤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在作文训练中,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由仿到创”的学习过程,即:“审题立意——范文引路——观察说话——协商学习——作文输入——互评自改”。它的意义是运用媒体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协商学习中,通过自我探索和发现,搜集作文的素材、习作形式,然后自己去建构写作,在仿学仿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写好作文,在互评和自我修改中得到提高。这种“自主学习,由仿到创”的作文训练模式,使作文教学过程更优化。

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许多教育专家都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总结了不少作文训练的成功经验。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作文教学,由于只注重教师的指导过程,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的调动。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教给学生怎么写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不注意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与语言环境,忽视了情境的创设和语言环境对学生作文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是生怕学生写不好,于是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写作素材等一一递给学生,好像不这样做就体现不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而很难调动写作主体(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欲望。教师对学生作文包教包改,忽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评自改,削弱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老师教了多少年作文,学生还是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学生为主体”的位置没摆正。

意义建构学习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为了使学习环境要素适应意义建构的学习,教学中必须摆正教师、媒体、学生的位置。

一 在课件中创设自主习作的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要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下,增长写作知识,丰富写作的材料。那么如何为学生创设作文训练的环境呢?

1.让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依附于一定的事物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一般的作文训练都是利用看图来训练学生说话写话,没有具体的事物,学生就写不出作文。因此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描写对象,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光、形、色和动画等传载多种信息,使描写对象或事物生动形象地跃然于课件之中,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样子和惹人喜爱的地方。以小动物《青蛙》为例,在多媒体制作时,可以把青蛙的各个部位通过超文本形式展现出来,学生愿意观察哪一部分,就点到哪一块放大进行仔细观察。为了使惹人喜爱的地方更加突出,使写作的素材多样化,课件制作中,将青蛙捉虫、跳跃、游泳、鸣叫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动画和有声形式储存菜单中,学生觉得哪个地方可爱,就可以多次操作那一地方,反复观察,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不愁没东西写了。

2.多样化表现语言环境

指导学生习作,创设一定的对话形式,把学生引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面使学生有写的语言,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语气语感中得到熏陶,使学生的语言得到训练和发展。如指导学生看图写小作文《蚂蚁和蝈蝈》时,有一段是写蝈蝈贪玩不劳动,到了冬天向蚂蚁乞求食物的情景。课件中,将蝈蝈与蚂蚁对话的开场白进行声音加工,蝈蝈(乞求地):“尊敬的蚂蚁先生……”;蚂蚁(惊讶地):“哦,是蝈蝈老兄啊……”后边的内容只用简单的模拟动作,让学生从对话的语感上体会内心,并用多种形式去想象蚂蚁和蝈蝈的下面对话内容。由于事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学生能想象出丰富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来。

3.仿写指导的例文赏析

仿写是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的一种好方法,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较有指导意义的例文作为范文赏析,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为学生作文提供仿写范文。如指导学生写一种小动物“青蛙”时,先设计好范文《乌龟》阅读赏析,通过问题引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叙述的顺序、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学生能够理解阅读中的问题,对自己写好小动物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例文赏析,学生明白了作者是抓住乌龟的外形特征、形状、色彩等方面来写样子的,抓住乌龟吃的机灵动作来写它惹人喜爱的地方。

因为是写作的例文,放到写前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由于是读后写,更能充分发掘例文的指导意义,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相连。

二 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自主学习的时机

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氛围要靠教师去创造。作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完全不必满堂讲,而应该为学生创造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时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为学生提供会话的时机。课堂上教师尽可能少讲,只需提供必要的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操作媒体和使用课件,把握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阅读观察和会话学习,带着问题边读边说,边观察边说,边说边整理成文章。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丰富了写作,发展了思维。

2.为学生提供协商学习的氛围。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在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描述对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协商学习,在协商学习中理解内容,发展思维,增长写作知识。学生在习作完后,也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协商学习的好时机,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品读,修改。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修改,补充更好的意见,使作文写得更好,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能落到实处。

三 课堂上学生要形成自主学习的程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现以写一种小动物为例,谈谈“自主学习,由仿到创”的作文训练的学习过程设计:

1.审题立意

“说话写话”的题目内容是: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要特别注意它的样子和惹人喜爱的地方,然后写一段话。多媒体课件中,将题目内容设计好放在“题目”菜单中,将作文训练要求的词语设计好“触摸区”。学生操作时,只要将菜单击活,题目就跃然于“纸”上;读题时,光标指到触摸区,作文要求的提示词“仔细观察”“它的样子”“惹人喜爱的地方”就自动突现(颜色加深或闪动)出来。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时好操作,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人机交互,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强学生审题时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2.范文引路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为了帮助学生写好一种小动物,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类似写法的短文作为学生仿写的习作例文,并在例文后面设计一些阅读思考题。如“说话写话”中,将范文《乌龟》和阅读思考题存放于“朗读”,短文的文字和声音能让学生目睹耳闻;点一下热键“思考”,思考题充满画面:短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先写乌龟的什么,再写乌龟的什么?在写乌龟的样子时,从哪些地方来写,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带着问题阅读,在读中弄清这些问题。如果一时不能完全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借助“帮助”热键得到正确答案。

这样的学习环境,既能帮助学生阅读,又为学生写好小动物提供了很好的仿写范例。如果把小学作文训练内容排一个序列训练,学生不断阅读不断仿写,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实现由仿写升华创造性地作文,达到习作自如的境界。

3.观察说话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获取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写好小动物,课件中设计了青蛙的外形静片和捉虫、跳跃、游泳、鸣叫等动作特点,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认识青蛙的样子,在几种动作特点中找到惹人喜爱的地方,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话练习。“说”不仅是语言训练,也是对“写”的思维训练。因此清晰直观、可反复操作的画面,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环境,学生观察起来一定会把画面内容看仔细,看清楚并认真思考,“说”的热情更高。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强化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还从感性思维上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4.协商学习

在学生观察说话后,采用协商学习方式,学生相互之间,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扩大写文的思路。

5.作文输入

在观察说话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叙述顺序,根据自己的思路写作文,用认知码把文章输入到电脑中。

6.互评自改

作文评改是训练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和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为了真正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又使评改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互评自改”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作文输入完毕,学生互相评价作文情况,然后自己修改。这个过程是多维的,可以是学生之间两人互相评议,互相修改;也可以互相评议,自我修改;也可以由教师用机调选,集体评议、集体修改。让学生在评议中知道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怎样修改,然后利用光标的移动进行修改。同时还可将前面的写作要求、写作材料等进行图文对照、在“参照物”下评议修改。这一学习过程真正做到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及时作文及时修改,学生分析和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在“自主学习,由仿到创”的作文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课件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要考虑到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于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写作,学习的效果往往比教师包教包改的作文指导好得多。如写小动物这次说话写话的作文训练,学生在观察中,搜集适合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在审题和阅读中,加深对写作要求和写作形式的印象;在会话学习中,丰富了写作的语言;在评价和修改中,使语言文字表达效果更贴切。学生写小动物《青蛙》的作文,既模仿了短文《乌龟》的写法,又有自己的独创性。学生的作文一般在三百字以上,对青蛙的样子和惹人喜爱的某一特点作了清楚的描述,且语句通顺。从几项问卷指标看,这样的作文训练课真正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的习作不是老师强加给的,而是自己动脑阅读、观察、作文,并动手把文章输入电脑中,所以写作的兴趣浓厚,建构的知识印象深刻。

标签:;  ;  

浅谈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自主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作文训练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