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乡土文物古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物古迹论文,乡土论文,新课程论文,课程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此次课改一个新的亮点,其中历史乡土文物古迹又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用科学的课程理念指导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历史教育功能。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实施的中学历史模拟教育实验可以说是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物古迹课程资源的一种新的尝试,所取得的教育和教学效果也为我们挖掘历史课程潜在的资源和新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历史文物古迹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当时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文明遗迹和遗物,其本质特证就是能够从某个角度原汁原味地、真实地反映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实践活动的足迹。而乡土文物古迹则是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古迹,包括各个地方或社区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和遗址等。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它较之其他课程资源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具有活态性和直观性的历史乡土教材,能够给学生以强烈的历史感,在这些人文古迹当中,遗址类的博物馆就是乡土文物古迹的一个典型代表。此类博物馆有我们所熟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周口店北京人博物馆等。她们是一部鲜活的百科全书,不仅能够体现我们先贤古圣的思想和智慧,而且也反映了许多史实和历史现象,是历史实物教学的最佳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中学历史课搬到博物馆,并在博物馆里针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历史氛围进行历史情景模拟教学,则是更高层次地运用历史乡土文物古迹课程资源的良好途径和手段。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地处北京西南,1974年6月发掘出两座墓葬,经专家推断为西汉广阳顷王,即汉武帝刘彻之孙刘建及其王后墓,随葬出土的还有千余件文物。1983年在大葆台一号墓原址建立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由于博物馆地理位置较偏,又是一个小型的遗址性博物馆,因此客观上给博物馆的社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博物馆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却不甘于现状,他们更新观念,开动脑筋,努力挖掘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把工作重点落实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上,使博物馆的社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1993年该馆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科委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北京市科普基地”。1994年伊始,博物馆利用自身的馆藏和展陈特色,设计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汉代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北京各大知名媒体如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和娱乐信报等都就此进行了报道,央视还在青少年频道的黄金节目“托起明天的太阳”上,连续数月每日半小时滚动播放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博物馆与丰台教委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联袂在丰台区20所中学推出了独具汉代特色的中学历史模拟教育实验,主要包括参观基本陈列、汉剧表演、模拟考古和投壶礼仪等内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中学历史模拟教育实验是紧密围绕着我们正在进行的这次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来进行的,实践课的主旨思想也是同我们的课程目标相吻合的,即是以学生为主体,促成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由于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馆藏主要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与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是一致的,故此博物馆将其教育功能延伸到了学校的历史课堂,历史课被搬进了博物馆,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实物教学和情景教学的良好条件,也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一片“历史的天空”。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中学历史模拟教育实验的第一个环节是参观基本陈列。在学生参观基本陈列之前,博物馆事先为学生准备了问卷,以便使学生初步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实际上是以此为导入课,唤起学生的兴趣点。在我国七十年代挖掘的汉墓中,大葆台西汉墓是全国首例“黄肠题凑”墓①。其葬具体系使用的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据《汉书.霍光传》载为汉代“天子之制也”。无论是黄肠木的摆放走向、封土的构造、墓道的车马坑、内外甬道,还是梓宫和便房的设置等,都充分体现出封建专制集权的统治制度,而文物展陈更是教授西汉历史的极好素材。如出土的铁器“渔阳斧”见证了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的史实,五铢钱则是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一个鲜活的例证,久已失传的六博棋也使学生看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掠影。一枚标有“樵中格吴子运”的竹简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还会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愿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参照中学历史秦汉史的部分内容,专门设计了适合中学生年龄的展板,把秦朝暴政、刘邦建汉、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贤良对策、鸿儒董仲舒和史学家司马迁的简介、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儒家思想等知识点,以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文物为直观教具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西汉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印象深刻。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实物教具,运用启发式和谈话式等教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让学生领略到了汉代文明的魅力。
汉剧表演则是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根据“东方朔觐见汉武帝”这一历史故事设计的,他们为此特意编写了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历史剧本。整个汉剧持续的时间为15到20分钟,其间,由学生身着汉服,头戴汉冠亲自饰演。剧本是由博物馆先期给学校的历史教师,再由教师从学生中选拔表达能力较强或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排练,最后到博物馆复制的“广阳宫”里现场演出。学生们通过表演汉剧,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个性和特长,而且也对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了别样的理解和体会,另外由于在表演过程中涉及到了竹简的历史,还道出了下一环节的课程内容——书写竹简。
书写竹简是一项充满书香气息的活动。博物馆的讲解员在特定的书写竹简室内先将竹简发放给学生,然后再简单讲述我国文字的历史和竹简的来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从馆藏文物中的竹简出发,说明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写材料,它起源于商代,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象征着一捆竹简系两道书绳的“册”字,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桌子上,即使今天我们仍能透过这两个字看到竹简的影子。博物馆特意在书写教室前悬挂了两首用汉隶书写的诗句,学生坐在漆塌上,用毛笔在细细的竹简上运笔书写,既可以临摹,也可以自由发挥,书写自己喜爱的诗句,可谓是乐在其中。
模拟考古更是学生喜欢参与的一项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博物馆按田野考古的探方原形缩小了比例,在模拟考古厅中共布置了2米×2米的15个探方,每个探方内设置有三个不同时代的文化层。新石器文化层内有陶器、磨制石器;商周文化层以青铜器为主;秦汉文化层除精美的铜器外,还有漆器、玉器等,并在墙上贴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器物挂图。在学生活动之前,博物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先期作了课件,由博物馆的社教工作人员到学校向学生介绍一些初步的考古知识,待学生到馆上课时,给学生发放“考古小骑兵”的手册,手册内设置了六个关卡,学生可以闯关,在填写了手册之后,再由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学生阐释整个模拟考古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过程,使学生对考古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最后发放考古挖掘工具——手铲,学生每四到六个人组合在探方里面挖掘“文物”。当学生们挖到这些“宝物”时,再让他们对照墙上的挂图来识别器物,这样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文物考古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爱护文物的意识,受益多多。
投壶礼仪是历史模拟实践课的最后一项内容。投壶始于我国古代先秦,一直延续至清末,是我国上古时期十分盛行的一种宴饮礼乐活动,其礼仪来源于“六艺”中的射礼,是一种“以矢代箭”的射箭游戏。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盛行于汉唐,明清时期投壶更可谓花样翻新,在民国时代,行健会本来想要再恢复投壶,但最终没有组织起来,投壶也便销声匿迹了。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古代礼乐活动,让我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绽放奇葩,发扬光大,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对投壶礼仪进行了复原。1997年4月,博物馆就在临时展厅专门向观众全面推出了“投壶礼仪”展,这次展览图文并茂地对投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之后还在博物馆内的汉代文化娱乐室里建起了投壶厅,复原了投壶的场景,让观众亲自参与活动。为了响应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的“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一精神,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根据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专题七“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内容,以投壶礼仪为基点向学生介绍了非物质遗产的常识性知识及其重要性。当学生来到馆里参加投壶礼仪活动时,他们在投壶厅内会看到博物馆按照汉代风格布置的在我国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砖、汉代的漆塌和投壶用具,包括仿制的铜壶、箭杆、算筹,自然地置身于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中。一开始,讲解员会给学生讲解投壶的来源和操作规则、程序,然后给学生演示投壶的过程与技巧,学生随即可以身着汉服,模仿讲解员的动作,手持若干铜矢向铜壶中投掷。结束课程后讲解员会总结投壶礼仪的精髓和内涵,并出问卷把与投壶礼仪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突出投壶礼仪所体现的儒家思想中的中庸、礼让和修身正德等内容。这样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历史知识,恰到好处地把投壶礼仪与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品德教育衔接了起来,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为了把实践课做得更加有理有节,博物馆还与学校共同编写了综合实践课的校本教材,并适时地将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在相关媒体上发表,努力做到与教师业绩考评和学生社会实践课的学分挂钩,对实践课的效果也付诸了评价,以期善始善终。实践证明,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式及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已经收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从前期的课程目标定位、实施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到后期的教学评估和鼓励措施等,都巧妙地把对历史乡土文物古迹课程资源纳入到了课程体系中,整个课程相对严谨,安排周密,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实际上此类形式的课程并非是文博界常规意义上所说的“第二课堂”,根据教育学的原理,当属“第一课堂”的教学范畴,即我们历史教学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它有效地对我们的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辅助与补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作过如下的描述:“将培养‘具体人’(concrete man)作为教育目标,每一个学习者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与他人不能混淆的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个性越来越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很多特定情况综合决定。”从根本上讲,学校教育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当如“砖坯”一样整齐划一,而应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可塑性强的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当能够胜任我们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历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提高人类的历史素养,让人们以史为鉴。因此,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学会承传做人的道理,是历史教育的最高境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应当围绕这一原则进行。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中学历史模拟教育实验通过短短的三个小时时间,紧紧围绕历史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在积累中陶冶。许多同学在享受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后,体会到了发现的快乐,既增长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及其实施的历史模拟教育实验不失为历史乡土文物古迹课程资源的新的举措,为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健全国民的品德修养,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默默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历史教育界同仁们关注和思考的。
注释:
①“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