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_读者论文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_读者论文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读者论文,需求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03-0037-04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这是我近一个时期以来对编辑基本规律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说老实话,仅仅用此区区六个字,对这样一个论争了近三十年的编辑学基础理论的首要问题予以界说,能否揭示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我着实有点忐忑不安。同时我也感到,目前我国的编辑学理论研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编辑学研究路在何方?”“编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深入?”研究者们都在反思。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理论研究脱离了实践,或者说是忽视了实践的意义。编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编辑实践为基础建立的编辑理论才有说服力。本着这样的原则,下面我就从得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方面向业内同行做一解释,恳请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1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从哲学层面上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不仅体现事物的本质,而且体现本质之间的联系。简言之规律就是关系。欲探讨某一事物的规律,必须从这一事物发生、发展的关系入手。这一看法在编辑基本规律问题研究中得到学者们的共同认可。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点,吴平教授点评说:“王振铎先生主张,编辑规律呈现在编者、作者、读者等主体要素与稿本、编本、文本等客体要素及其六方之间交叉组合起来的种种本质关系之中。同样从关系的角度,邵益文先生认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存在于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中,编辑和视听者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主要方面。”①那么,在编辑活动中编者与读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编者要满足读者需求,在此观点的引领下,我们的一些编辑出版部门一味地迎合读者需要,读者需要什么就编辑出版什么。一本书畅销了,马上就被群起效仿;一种期刊流行了,紧接着相似的面孔便粉墨登场。一时间,我国的出版市场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出现虚假繁荣。但是,很快读者就不满意、不买账了。

事实证明,凡此种种的编辑出版事例,不符合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真正体现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与读者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跟风”“效颦”者是根本满足不了读者需求的。由此可见,编者要满足读者需求的观点貌似合理正确,其实带有很大的蒙蔽性。因为它没有揭示出编辑活动本质的东西,编者与读者的关系绝不是我编你读那么简单。规律是事物现象中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着现象的法则。顺着这样一条思路,我想:怎么才能使编辑活动保持稳定的、深刻的现象,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利地前行呢?答案是按规律办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按规律办事,首先必须对编辑规律有正确的认识。换言之,在编辑活动中,编者与读者的必然联系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呢?

关于读者需求,我认为包括两种含义:一是物质需求,一是精神需求。读者的物质需求通常表现为读者对各级各类文化媒介载体的需求,意即读者渴望接受规范正确、完善性的、适合于共同使用的文化出版物。编辑活动的工作对象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他人的作品,原创性的作品通常存在一些知识性、常识性、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编辑需要动用各种工作手段来消灭这些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编辑加工”。也有的论者将之看作“优化”工作,也就是说使原创作品更加优异化,隐含二次创造之意。规范正确、完善性的文化媒介载体都是由编辑加工、精心制作完成的。“消灭差错率”的口号也是在满足读者需求这一层面上生成的。同时我们也感到这方面工作的高效、优质,无形中拉近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读者的精神需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以为完全听命于读者,只要是读者提出的要求就是合理的,我们就应满足。这种陷编辑主体于被动局面的做法显然弊大于利。读者的精神需求并不是一种自发的意思,而是一种自觉的意思。这种自觉意思的需求,通常不是读者主动自觉地提出来的,而是编辑主体通过市场调查、研究读者,分析、判断得出的认识,并且要仔细研究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和怎样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有这样三句话说得很精辟:三流编辑迎合读者需求,二流编辑引领读者需求,一流编辑创造读者需求。读者的需求在于创造,而担当此重任的创造者就是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

这种认识在古今许多编辑实践中也找到了佐证。以孔子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实践为例。关于孔子是否是我国最早的编辑家业内存在分歧,我认为邵益文先生的见解颇有道理。“必须要有收集整理材料这种起码的编辑实践,进行编辑活动时应有一定的目的和主张,以上两项必须有史书的明确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编辑活动基本符合这三条。”②孔子“删诗书、订六经”的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确记载,抛开其他五经不论,仅以《诗经》来看,孔子在编定《诗经》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研究者已经证明,《诗经》是在当时流行的十五国风即众多的诗篇中,收集、选择、编纂而成的。孔子编定六经是为他办学授徒,给学生当教材使用。那么,选择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显然孔子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以“不语怪力乱神”,“取其可施于礼义者”,即符合“仁”为标准,创造了一本思想内容纯正的教材供学生学习。在整个编辑活动中鲜明地贯穿了孔子的编辑思想和政治主张,同时更加有力地说明,《诗经》最初的读者——孔子的学生的需求是孔子创造出来的。因此,使《诗经》这部古老的经典之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以上述理论依据和编辑实践为逻辑起点来分析,编辑活动迎合读者需求之弊端已不必多说,而创造读者需求,以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出版物占领市场,赢得读者信赖,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迎合”读者与“赢得”读者之间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区别。编辑活动中编者与读者的必然联系,是靠编辑主体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劳动赢得而建立起来的。说“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体现了编辑劳动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完美地实现了编辑活动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终极目的。

2 创造读者需求反映了编辑活动的本质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集中体现。编辑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热门话题,涉及对编辑概念的理解,触及编辑学科的根基,意义重大。三十多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话编辑,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截至目前虽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界说,但确认了一个最要紧的论点,即编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智力的精神生产劳动,是在他人作品基础之上的再创造性活动,换句话说,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在这个论断定位后,前些年出现的“编辑无学”“编辑工作就是剪刀加糨糊,拼拼凑凑、粘粘贴贴的简单劳动”等说法已不攻自破。

把“创造读者需求”确定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意义有两点。

第一,它完全符合编辑活动实践,创造性特征贯穿于编辑过程始终。这一点阙道隆先生说得很明确:“编辑活动的创造性表现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等环节中,作者最后完成的作品,凝聚了编者的智慧和心血,但不易被外人了解,人们只能从书籍的选题设计和选题规划中,从报刊等总体设计和栏目编排中,从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中,看到编辑人员独立的创造成果。”③创造了市场传奇的期刊——《读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是一本文摘期刊,其社会文化资源重组的特征非常明显。怎样赋予这些被重组的文化资源以新意,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是《读者》编辑人三十多年来不断追求、探索的主题。否则,只是简单拼凑、重复出版就没什么意思了。打开《读者》,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创新精神:从鲜明主题的确定到选摘文章的品位、从栏目设计的精巧到版式编排的简约、从封面图案的朴素到文章插图的淡雅,好像有一股儒雅、温馨的文化磁场在吸引着你,甚至产生一种浓郁的情结,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碗“心灵的鸡汤”。只要它一上市,读者掏钱就买,不需翻检内容,形成了被专家称之为的“读者现象”。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在编辑活动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都浸透了编辑的智慧和心血,编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其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这是编辑活动固有的本质属性,你必须这样去做。

第二,它突出强调了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编辑活动是传播媒介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中介性特征异常明显。作者—编者—读者,编者处于中间位置,其连接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何解决好编者与读者(受众)之间的矛盾,关涉到对编辑基本规律的理解。因为,要认真解决好编者与读者(受众)之间的矛盾,首先必须对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编辑主体有清醒的认识。“编辑主体作为一切编辑活动的原点、编辑学的关键环节、构建编辑学体系的核心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现实的必然要求”④。“原点”、“关键环节”和“核心点”,周国清先生把编辑主体的作用强调到了极致,我以为是非常中肯的。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目前已引起业内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据吴平教授统计,2006—2010年共搜集到各类编辑学研究论文613篇,其中研究编辑主体的论文200篇,所占比重为32.6%⑤。以往有关编辑基本规律论争的各家观点中,对编辑主体都有涉及,但强调不够,对编辑基本规律的表述,侧重于描述编辑过程和现象,而编辑主体的核心地位和能动作用没有得到准确体现。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担当着“文化选择者—文化创新者—文化把关者—文化推广者”⑥的重要角色,在与读者的关系中,编辑主体绝不是一味被动地迎合读者,浅层次地随声附和,盲目地从众跟风。王云五先生说得好:“一个出版家能够推动出版与否,视其有无创造性出版物。”⑦“头等出版家是创造市场,次等出版家才迎合市场。”⑧只有发挥编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出击,积极创造,殚精竭虑,周密策划,切实体现编辑主体在精神文化生产过程中的自主性、自觉性、开拓性和创新性,以高效、优质、优化的文化出版物去赢得读者信赖,占据读者心灵,创造读者现象,才能真正满足读者需求,实现编辑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才符合编辑活动的发展规律。

3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现象抽象的思维界说

规律是从现象当中抽取出来的,突出的表现是把事物最本质的因素和联系抽取出来,然后用尽可能简明的概括将之表述出来,这就是抽象过程。循此规律的抽象阐释,我将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界说为“创造读者需求”,就有了理论支柱。

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涉及哲学、社会学、出版学、传播学、文化学等诸领域,其活动现象异常丰富庞杂。于是就有了王振铎先生的编辑活动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之说。外部规律表现为编辑活动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内部规律表现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鉴于此,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流派纷呈。范军先生在《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一文中,把各家各派的观点大体分为三种:哲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社会学、文化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传播学视野中的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各家学说都有其科学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对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问题是近三十年来大家还在论争,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具体表述上自然有偏差。加上有的论者把编辑规律分为三规律、四规律,把问题复杂化了,进而使对编辑基本规律的认识更加扑朔迷离,“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有一句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编辑活动的现象丰富多样、纷繁复杂,我们从其外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和内部生成的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来分析,得出“满足读者需求的文化创造活动”是其本质属性的结论。这一观点在以往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编辑基本规律的论争中都有明确体现。如邵益文的“二优律”、仝冠军的“价值论”、陈景春的“元规律”说等,他们紧紧抓住编辑活动“选择”和“加工”这两大基本特征,切中要害,立论鲜明、观点明确,无可置疑。特别是邵益文先生的论点:“根据一定的原则,以众多的精神成果为基础,用优选、优化为手段,生产新的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视听者的需要,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⑨我以为,这个观点已经接近于对编辑基本规律的揭示了,只不过是在具体表述上不够抽象概括而已。还有一个问题是,本质与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不能代替规律,规律不仅体现事物的本质,而且体现本质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对编辑基本规律问题研究的重心,应当放在对这一事物最本质的因素和联系上。如果说编辑活动的本质是满足读者需求的话,那么读者需求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上文已说读者需求在于创造而不是迎合,所以“创造读者需求”才是编辑事物必然的联系,必定如此的本质因素;稳定的联系,是编辑活动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因此,它应当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规律只有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是从现象当中总结出来的,现象是丰富具体的,规律是简约抽象的。说“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显然是对这一事物尽可能简明的抽象概括。具体理由有四。第一,它没有对编辑活动具体过程的描述,也没有对各种创造手段的说明,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本质联系皆用“创造”二字来概括,避免了以偏概全,产生分歧。第二,它虽然只有六个字,但语义明确,特指鲜明。编者与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内部矛盾;满足读者需求,来源于编者的创造。这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尤其是它突出强调了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它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考察古今各种编辑实践,无论它们之间有哪些特征和区别,均可以用“创造读者需求”来解释,它是这一事物最本质的因素和联系,毋庸置疑。第四,它简单明了,好懂易记。编辑规律的这一界说,是对编辑活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虽然它极尽简单之能事,但能把复杂、深奥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通俗易懂,科学准确,进而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正是理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研究境界。

注释:

①⑤吴平.编辑学研究五年[J].出版科学,2010(5).

②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08(6).

③阙道隆.编辑学理论纲要[J].出版科学,2001(3).

④周国清.编辑主体研究断想[J].吉首大学学报,2009(4).

⑥郝捷.从文化分工看编辑职能的增强与演变[J].出版科学,2009(1).

⑦⑧王云五.岫庐最后十年自述[M].台北:财团法人云五图书馆,1997.

⑨邵益文.关于编辑活动规律的探讨[J].出版广角,2002(4).

标签:;  ;  ;  ;  ;  ;  ;  

创造读者需求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_读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