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叉 纵横控引——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作品论文,中国古代论文,经济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明。为了继承历史的宝贵遗产,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写出了如文学史、经济史、艺术史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著作。这些历史著作一般从某个方面进行纵向论述,构建了若干平行的垂线系统,并从而提高了人们直线认识历史发展的水平。但历史的发展错综复杂、经络相连、交叉结网、起伏曲折。某个方面,不仅要受总的历史趋向的制约,而且要受相关领域的影响。如果只用直线单进的方法去观察、总结,是难以说明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的。正因如此,沈端民同志在撰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时,没有用单线独步的方法去寻找某个方面的历史轨迹,而是用全方位探索、整体推进的方式去表现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范围。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空白。纵观全书,其特点有三:
一、多位相融,建构立体空间
该书从经济角度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涉及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它包含了文学、经济、历史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文学作品是描写人、表现人的。它对于社会其它方面如经济及其活动等的反映则常常是隐蔽的、内在的。在认识方法上,它与历史学也有很大差异。文学以个别、以具体、以典型形象表现一般、反映全面。而历史学则用大量事实说明某个社会问题。显然,此三者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尽管他们各有所异,但都浑于社会一体之中,异中有同,互相联系。该书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深入揭示了文学、经济、历史三者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如论及刘邦鸿门宴取胜的原因时,该书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这篇传记作品出发,透过宴席上的刀光剑影及宴席外层层包围的紧张气氛,分析刘邦能借“起如厕”之机而脱虎口之险的经济原因。分析中,书中引用大量史料对比说明刘邦和项羽执行着两种绝然相反的经济政策。刘邦在起义过程中‘严格控制自己的私欲,“得秦积粟”分给苦不得生的百姓。攻下咸阳后,又宣布“约法三章”,“籍吏民,封府库”。他执法严明、严于律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因此,官吏们对人民的财物也“秋毫不敢有所近”。他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使“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积极打好人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恢复社会生产,安定黎民百姓。而项羽则残灭成性,疯狂地破坏社会经济。力量存在于经济之中,两相对比,刘邦有用其经济政策武装起来的人民的支持,项羽则遭苦不得生的百姓的强烈反对。一胜一负,实属必然。该书如此分析,使文学、经济、历史等成为一体,有机相融。这种一体相融的形式,构成了一种立体思维空间,使人们的思维能随着书中的具体分析起伏跌荡,产生了一种惊涛骇浪、峰峦如聚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作品分析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反映的社会经济的认识。
二、左右相连,结成交叉网络
该书在从某一文学作品提出某一具体经济问题后,其思维又以这一具体经济问题为中心点向四面八方辐射,或远或近,或直接或间接地将作品与作品,史实与史实,作品与史实联系起来。相关的某个方面又从自己的位置与其它方面联系,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交叉相连,四周辐辏,从而形成围绕中心的一体网络。
如该书在分析三国时期的经济冲突时,先从曹操的《短歌行》入手,然后向经济领域纵深开展。曹操赤壁之战败北后,依然“慨当以慷”,希冀东山再起,使“天下归心”。但他不懂得战争只不过是社会各种矛盾激烈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其深刻的根源则存在于经济变化之中。该书揭露曹操推行屯田制的种种弊病,或迫使农民农奴化,或加速农民贫困化,或引起军心涣散化。正是这些,才从根本上决定了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就战争谈论战争,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其错误,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其“天下归心”的夙愿。
又如,诸葛亮相蜀,据益州之险阻,有千里之沃野,怀拥刘之忠心,但仍无法维持统治,“蜀之灭亡,指日可待”。诸葛亮眼看蜀汉经济“疲弊”,岌岌可危,便上《出师表》,决定先发制人,率师出征。其实,他之出师,是他维护“闭关”经济的一种措施,即“以攻为闭”,希图用兵力建立一道防护墙,稳定全面“闭关”的经济秩序;“以守为闭”,御敌于山门之外,以便在封闭之境“务农殖谷,奖励耕织”;“以闭为闭”,加强高层领导班子的建设,安定朝廷内部,巩固坚持“闭关”政策的核心堡垒。诸葛亮以“闭关”为出师的目的,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没有生机和活力,当然出师不利,势必失败。
该书在分析以上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时,有意把三国时的风云人物、社会斗争、武力冲突等前后左右连结起来,组成相互交叉的网络。人们从这个网络中可以较清晰地认识当时社会矛盾复杂性及其深刻的经济根源。
三、纵横控引,推动历史流势
社会各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轨迹。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各种事物的运动态势、行进方向各不相同。《经济问题》的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全方位观察,抓住某些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民情风俗等纵横控引,使它们都归之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使它们随着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作相应的运动。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干戈频仍,争利不息。历史状况复杂多变。在社会矛盾中,各种矛盾变化,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变化。《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千变万化的矛盾,让这些矛盾在具体环境中进行实力较量。
《左传·殽之战》记载,秦穆公派兵远行千里偷袭郑国。郑国虽小,但它早就制定了发展商业的政策,加强了经济实力,提高了人民爱国热情,天罗地网,处处设防,就有可能出奇制胜。郑商人弦高在贩运途中遇见秦军,一眼便识破其“潜师”的阴谋。于是,矫旨犒师,阻挡了秦军的东进。“且使遽告于郑”,联合晋军“败秦师于殽”。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郑国的商业政策打败了秦军。泱泱大秦不得不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四百余年后,秦始皇从这个历史教训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他采纳李斯的《谏逐客书》中的建议,在广泛招贤纳士的同时,积极开放国内市场,大力引进各地“可宝之物”,使国力强实,“四时充美”,终于“跨海内,制诸侯”,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记叙,燕王哙不善治理,禅让其位给子之,引起国人大乱。燕国经济因而惨遭破坏,国力因而受到严重削弱,很快就被齐人打败。“燕昭王收破燕后”,一面“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一面“与百姓同其甘苦”,他全力恢复经济秩序努力发展社会生产。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努力,“燕国殷富”,实力大大增强,“士卒乐佚轻战”,冲锋陷阵,战无横阵,攻无全城,“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报了齐破国杀父之仇,“以雪先王之耻。”
《经济问题》就这样抓住《左传》、《战国策》等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中的经济问题纵横控引各种社会矛盾,将不同地理条件的诸侯国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或深刻剖析秦穆公、燕王哙因不考虑战争中的经济因素、不注重发展国民经济而造成惨败的历史教训;或热情赞美郑国制定的激励商人爱国的商业政策;或充分肯定燕昭王、秦始皇为富国强兵而招贤纳士、开放市场的英明举措。作者通过具体分析,以是否有利经济发展为标准来加以评论,或褒或贬,因事而异,“事势之流,相激”而发。于是,全书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历史长河,如奔如泻,急流湍悍,波涛峰起,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