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论文_刘汉高

探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论文_刘汉高

刘汉高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垓上小学 江西 赣州 34241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了,许多教师开始注意到了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了知识传授加素质培养的综合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一直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期能够及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品质,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最终教学目标。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三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学生;数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34-01

一、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提升数学品质

小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自身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考能力,而小学三年级正是小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让思考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教育目的。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个人能力,合理制定一些启发式的数学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的大脑在数学学习中时刻处于运作状态,以高度活跃的思维状态去思考和学习,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问题思考方式。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完问题之后,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助力,为学生的问题思考和解决提供适度的思考依据,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结合实际,透过本质看问题,从教师提供的思考依据中找到问题解决的灵感和入手点,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尽量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在学生的思考时间里教师应及时做好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并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让学生掌握更多问题解决方式和渠道。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数学见解,然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依靠教师合理的思考时间预留来实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控制学生的思考预留时间,如果时间过少将无法达到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过多则会造成学生在长时间的思考下逐渐陷入思考死角的不利局面,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时应当做到视教学需求、视学生实际学情而定,并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适时、适度的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

二、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亦是如此,也需要学生自身良好学习兴趣的支持。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学生在已知知识和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揭开未知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学习过程[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话虽如此,教师若是仅仅依照这一观念,在教学中一直采用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度的单一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无疑是单调而又无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以及对自身的实际影响,那么学生将无法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动力的产生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数学品质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利用科学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一课时,针对“1㎞”这一长度的教学,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一千个一米即为一千米,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在操场上实地测量一百米有多长,然后告诉学生一千米是由十个一百米构成的,这样学生自然就对教材中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形象的理解和认知。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身边的事物进行长度测量,例如测量家里的床、衣柜以及餐桌等事物的长为几米,测量书本、课桌以及铅笔盒等事物的高为几厘米等等,通过测量,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要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从而逐渐激了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逻辑性及抽象性极强是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特征,许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及法则都是经过无数实践和证明,由历代学者抽象概括所得来的。因此,小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和提升,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其进行抽象和概括能力的锻炼[3]。而小学三年级正是提升学生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正面临着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和转变,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形象教学法,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针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采用“数方格”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数量计算长方形面积,可以横向数,也可以竖向数,亦可以逐格数,学生通过观察和总结格子数量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其抽象概括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就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数学品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结语:

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文章中总结了若干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同仁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淑红.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蒋艳.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曲聪. 中日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与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汉高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论文_刘汉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