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助推京城便利店:商机就在不便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城论文,就在论文,便利店论文,便利论文,商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北京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倍顺、红黄蓝五家企业宣布,从现在到9月底,其便利店的加盟费减收50%,这一首次提出的优惠条件,在非常时期的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有人认为,SARS给便利店的发展带来了机会,进而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兴趣。
半价加盟,投资者反应积极
与百货店一片“萧条”的景象相比,便利店确实在近期抢尽了风头。5家超市集团所属的670多家连锁便利店集体做出承诺,社区连锁便利店每天营业16个小时以上,繁华大街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据统计,由于受到非典的影响,北京的百货行业,销售额平均降低了80%左右,然而便利店的经营情况却一枝独秀,并且带动了加盟和直营店发展的速度。
5月20日左右,当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倍顺、红黄蓝五家连锁便利店企业“加盟费减半”的消息公布后,据悉,从22日上午到23日上午,市商委和五家企业共接到电话600多个,其中以咨询加盟和要求商品送货上门为主,而咨询加盟的电话占70%。据悉,已有相当一部分加盟者进入实地考察店址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荆林波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五家企业采取降低加盟费的策略,可以说是审时度势之后的一个大胆举措。因为在“非典”时期,便利店成为消费者居家度日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许多中小商店面临着经营的困难,可以通过加盟渡过难关,而五家企业则可在扩张的同时也获得社会的认知和认可。
未来5至10年社区便利店将是一个投资方向
其实,便利店的大力发展早已成为这五家企业的一个重点方向,只不过SARS的影响更让这一步伐加快了而已。据物美集团负责人介绍,物美在北京发展的便利店,从今年1至4月份,已经开设了直营店30家,加盟店7家,照此速度,物美今年完全有可能超过年初的计划数量;而超市发的负责人则表示,其公司在5月份已与20家加盟商签订开店合同,目前已有5家全面开业,其余15家将在6月份开业;京客隆便利店则在4月初至5月上旬新开加盟店5家,目前加盟店总数已达到20家,占全部便利店的40%以上,预计年内新开便利店数量会超过50家。
在非典时期,正是“就近、快捷、方便”这些消费特点把便利店这种商业业态推到了前台。专家分析认为,便利店之所以赢得市场,一是由于实行统一配送,经营商品大部分是名优品牌,且商品品种丰富、货源充足,既有日常需要的米、面、油、盐,又有口罩、消毒液等商品,到这里购物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二是非典期间服务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消费者到店内,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可以得到洗衣、彩扩、电话卡、代售邮票、快递、手机充电等多种服务,这种不出社区就可以完成的基本消费需求,使不少便利店成为居民在非典时期的购物首选。据北京市商委的统计,4月份,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倍顺、红黄蓝5家便利店企业实现销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41%,显然与商业领域的其他业态相比,便利店成为了这段时间内的最大赢家。
同时,便利店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据悉,自去年年底开始,北京市商委就已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便利店的发展。如对社会上分散的夫妻小店进行整合,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大力发展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北京市商委主任梁伟表示,“十五”期间,北京市将建成近400个社区商业中心,覆盖城乡所有的城镇和居民小区。而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将使商业由传统的封闭经营走向开放式经营方式,其发展程度则标志着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居民生活的品质。
专家分析认为,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方式会倾向于方便、快捷,便利店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2002年,上海的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以上,北京也已达到3000美元以上,相比而言,在上海的便利店发展已较为成熟,而在北京则处于起步阶段。但从长远来看,一些配套较好的小区,60%至70%都可实现就近消费,社区商业也将初显端倪。因此专家认为,预示在未来5至10年,社区商业便利店将是一个投资方向。
京城便利店并不便利
便利店的发展前景良好,并不表明其发展现状也是完善的。由于目前北京发展便利店的现实条件不及上海,因此业界人士对京城五大企业提出减半加盟费的实际效果并不看好。北京物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坚忠就明确表示:这一政策虽然对于北京便利店的发展是一个促进,但估计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投资者仍需冷静对待。
事实上,北京现有的便利店并不能真正体现“便利”的全部内涵。记者在和平里东街的一家利便店中发现,这里除具备日常生活必需用品的购物功能外,还提供免费开水,店里备有方便包,里面放着地图、针线、扣子、创可贴、感冒药等,顾客可以免费使用;此外,店里还有手机充电器、自行车打气筒、雨伞等便利用品,在记者看来,这已经很是便利。但是,据悉,在上海的联华便利店,提供的服务项目更多,如开设代收电话、手机、水电煤气费,彩扩冲印,投币电话,干洗衣服等。而在便利店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在便利店还可以洗衣、发传真、交保险费,有的地方甚至还可换手机SIM卡,在台湾的便利店甚至可以提供便当,上班族早上路过时顺手一取就可作为午饭。显然,这些在目前的北京还没有出现,而这些服务项目的出现,并不是想提供就能提供的,它涉及到很多隐藏在单个便利店背后的功能支持体系是否完善等方面的内容,这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李飞副教授也认为,这几年,北京有诸多自称便利店的店铺,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便利,只得勉强维持生存,无法得到规模化的发展。其实,便利店仅靠出售商品无法在激烈的业态竞争中取得优势,它必须开发连锁店铺网络的附加价值,即扩展其服务功能。7-11便利店之所以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将店铺网络视为一条高速公路,不仅自己的车(商品)在这条路上通行,也吸纳其他车辆(服务)在该条路上行驶,不过收取高速公路费罢了。例如,他们为煤气公司代收煤气费,为自来水公司代收水费,为电力公司代收电费,为邮局代收邮件,甚至为网上商店代送商品等,7-11便利店的服务收费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利润,而且密切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京城便利店不便利的另一原因在于很多项目办理各种审批程序很复杂。北京联华快客便利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深有体会地表示,比如计生用品的办证非常麻烦,它类似药店,而我们是纯商业企业,却要以医学的角度来要求我们;在即食商品的销售方面,必须要办理酒店饭店的饮食标准,从业人员也需要资格证明。尽管我们有卫生间,但不可能达到饭店的标准,一个便利店最大20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100平方米,不可能有一个专用食品加工间。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根据便利店的特点形成一个政策法规。
附:部分品牌便利店投资情况(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投资风险并没有减半
实际上,京城五家企业推出的“减半”政策是其市场策略的一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弥补其非常时期损失的一种救市措施。仔细分析起来,“减半”减的只是加盟费这一方面,而加盟费本来在整个投资中就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比如,物美便利店分两种加盟类型,一种是自愿加盟,另一种是特许加盟,前者原先的加盟费为2万元,后者原先的加盟费为5万元,减半后分别变为1万元和2.5万元,这对于一个标准便利店需要20万元的总投资来讲,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原先存在的投资风险并没有减少多少。
物美副总裁吴坚忠毫不讳言:虽然物美在北京已开了近200家便利店,但并不能保证全都赚钱。投资者要不要投资加盟,还需要从选址、房租、配货水平、定价水平、指导促销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是一哄而上,对便利店的形势过于乐观。
北京超市发便利店总经理贾冬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加盟便利店不能只看到盈利的一面,应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一般而言,便利店在经营初期会有一至两年的亏损期,在这个期间,由于便利店多处于社区,所以房租是影响便利店投资回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在北京,房租在全国来讲又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有的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区,社区内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没有达到养活一个标准便利店的水平,这无疑又增加了投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国雄教授则指出,便利店的发展要考虑中国的实情,从整体利益出发。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有发展便利店的条件,但因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差异,在选择区段上必须合理运作,而不宜采取遍地开花的形式。荆林波也提醒中小投资者:是否决定加盟,取决于自己对自身经营能力的评估,取决于自己独立经营的收益与加盟之后收益的对比,孰大孰小。在如今的非正常市场经营环境下,投资者必须理性分析,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