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水务局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水利工程后期的扩建、改造及维护工作的开展。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策略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及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005年11月1日,水利部发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其中第三条规定:“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条规定:“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应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作为直接记录和反映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建设成果的历史记录,是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财富,是对水利工作的最好见证。因此,对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不仅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建立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今天,规范齐全的水利工程档案,不仅是检查、评价、分析工程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工程管理、运行与维护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使各参建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质量、安全”意识,建设质量合格工程的重要推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忽视档案管理,忽视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则势必影响其档案作用的发挥。因此,档案人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利工程项目进展的程序,及时做好水利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更好地为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服务。
2 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策略
2.1 掌握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每一项工程开工之前,档案人员都应提前了解和掌握工程内容、特点,根据水利工程质检项目划分,熟悉工程由哪几项单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组成及其档案管理的要点和目标,掌握与工程相关的各项信息,包括参与建设项目的单位、人员基本情况等。首先,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并参加工程例会或有关工程建设的会议,主动地与各个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保持联系并加强交流。其次,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的档案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工程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哪些文件材料及工程总体进度等;而作为档案接收、保管的档案管理人员,更应加强与施工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的联系,对他们在档案材料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及竣工图的保管等方面的疑惑一一做出详尽地解答和指导。各级档案人员只有做到事前充分了解情况,事中互相沟通,才能对应归档文件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收集齐全。
2.2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标准是顺利完成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这一原则,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依据国家《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管理条例》《水利档案工作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在本部门已制定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制定水利工程档案文件材料归档管理范围及组卷、移交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容和范围、质量要求、工程档案的组卷及档案移交的要求等,并形成档案管理制度,从而确定收集、整理、归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标准。首先,应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等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按照工程的使用性质及档案内容和载体的不同,制定水利工程档案分类编制方案或分类大纲,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解决过去建设工程档案由各个项目部分散管理或档案资料散存在个别工作人员手中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应按照一般水利工程档案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工程项目分类法,也就是按工程项目的名称或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在本单位全部基建档案范围内,以工程项目为分类单元,划分水利建设档案的类别,每一个工程项目附于一个类号。其次,将制定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业务工作标准要及时印发到各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贯彻执行,从制度上保证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及时完整地移交。
2.3 明确水利工程档案与工程建设进程的“同步管理”
“2000年,水利部领导在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建设单位要进一步重视工程档案工作,落实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要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并使其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为认真落实水利工程建设档案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步管理要求,首先,要明确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职责,提高各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的建档、归档意识。各参建单位在研究布置项目工作时,要同步研究布置档案工作,应将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提上议程,强调水利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应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即按立项、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阶段展开。项目法人在与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签订协议(合同)时,也要对水利工程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要求、套数和移交工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将此作为档案接收时的依据,从而切实提高各参建单位的建档、归档的针对性。其次,要明确国家档案局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即水利工程档案分别由文件材料形成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主要负责收集工程准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各项文件;勘察设计单位负责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及设计文件;施工单位负责收集施工文件材料;监理单位负责收集监理文件材料;运行单位负责收集项目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第三,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不仅要做好自身产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还应结合工程进展实际情况,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对各参建单位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施工单位在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后,应将档案资料提交监理单位审核,审核合格后应及时提交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统一向相关档案机构移交验收。因此,所有项目参建单位,不管是建设单位的甲方,还是承建项目的乙方以及设计、监理等单位,都必须高度重视各自职责范围内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管理。
2.4 做好档案业务统计分析工作
档案业务的统计分析工作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借助科技档案分类目录、水利工程档案接交证明、水利工程档案业务指导记录以及档案借阅登记簿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做好对水利工程档案业务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就是通过对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借阅、利用效果、业务指导等一系列业务工作进行统计与分析,建立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同时对各项业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以便随时掌握相关情况,进而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2.5 做到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服务优质
档案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不仅对档案的收集、整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对档案库房管理及档案装具等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化要求。因此,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注重对照档案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标准、规范,做好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做到档案整理规范、案卷排列有序,检索工具齐全、便于查阅利,装具统一规范、档案保管安全,进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档案产生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记录以及工程投入使用后运行管理及维护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体系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蕴倩,曹瑛,胡继成,孙传远.新形势下创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途径[J].江苏水利.2016(01)
[2]柳宁.提升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0)
论文作者:周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3
标签:档案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