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林业产业领域里面,营林技术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效果最佳的技术之一,能有效降低有害生物给林业造成的危害,以促进林业生态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现本文介绍林业有害生物带来危害的现状,以及分析了运用营林技术在控制森林病虫害中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营林技术;有害生物;林业生产
林业生产中的有害生物,不仅阻碍了我国林业资源的快速发展,还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有害生物的存在会影响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不仅破坏了我国生态资源中原有的平衡,还影响了林业生产所获的经济效益。广东地区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选用的造林树种相对单调(松树占67.1%),森林群落结构不合理,林分的整体生态功能脆弱,难以抵御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和频繁入侵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形成了广东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世代多、危害期长、分布面积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突出的格局。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专家,已经成了现在社会不得不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林业有害生物带来危害的现状
森林是比较脆弱的,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伤害。比如火灾、风灾、干旱、环境污染、乱砍滥伐等等。但是,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森林病虫害。在我国,每年有大面积的森林受到森林病虫害的威胁,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统计。为了保护我国的森林不受侵害,国家开始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政策,坚持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技术为基础,全面做好对森林的保护工作。
中国在世界上属于林业害虫爆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统计我国林业害虫的种类高达100多万种。最近这些年,每年都会有8200万公顷的林业面积上发生虫害,损失约920亿元。我省于2014年就有近296876公顷的林业出现了有害生物;2015年发生有害生物的林业面积高达310000公顷,其中属兔害有45360公顷,病害有4620公顷,虫害有260020公顷,成灾面积高达23435公顷。由此可知,有害生物已经成为了威胁林木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并在无形中破坏着森林。
我省对林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有害生物包括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马尾松毛虫、尺蠖、桉树枝瘿姬小蜂、微甘菊、白蚁、松树叶蜂等。此外,在旅游业以及全球贸易加快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一些外来有害生物对林业危害也越来越多。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现在已有的入侵植物有380种,入侵动物有45种,入侵生物有26种,每年都会使国家损失掉约950亿元。由此可见,有害生物的入侵越来越庞大,令人瞩目惊心。
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运用营林技术的意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方法有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杀和营林技术等。而营林技术则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营林技术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2)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
(3)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实行科学育林;
(4)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
(5)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
(6)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研究表明: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使各种昆虫天敌、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合理修枝、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等措施能提高林分的抵抗病虫害能力。不同的树种或品种对不同病虫害种群有不同的抗性。因此,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或常规的方法选育或培育抗病虫树种是防控森林病虫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控制森林病虫害采取营林技术的措施
营林就是通过相关措施防止常见的病虫害现象,以实现对园林或者森林的科学管理和经营,最终使得森林的质量和林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整体提升。我们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虫害木材避免扩散
对于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与人类社会中的传染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人类社会之中,一旦有传染病出现就要尽快将病人进行隔离,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使得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同时,对没有患病的人群进行预防治疗。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治疗病人更有效避免了传染病范围的扩大。在林业中,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道理也是相同的,林业管理者要减少虫害、避免扩散一般会将所有的病虫害树木进行清理,从根源上彻底清理病虫害,同时,在清理病虫害的树木之后,对没有病虫害的树木进行防治,避免虫害带来新的危害。
2、采用伐根嫁接技术使树木重新存活
森林一旦遭受到病虫害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对所有病虫害树木进行清理,对没有病虫害的树木也要采取防治措施,避免虫害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病虫害的密度,遏制了虫害扩散现象的发生。但是,在进行虫害清理之后留下来的部分空地也需要管理人员合理的处理,保证营林效益的提升。一般园林管理人员采取的都是伐根嫁接的方式,使得树木能够重新存活,减少虫害清理后遗留空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3、选取合适隔离带避免害虫扩散
一般情况下,造成森林病虫害的都是飞虫类,这类害虫具有迁飞特征,所以,其本身就具备了迅速扩散的能力。作为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其特征做好保护措施。在其幼虫时期,还没有飞翔和扩散能力的时候就设置隔离带,防治害虫以后的飞行转移造成害虫范围扩大。管理人员要根据虫害的情况,选取合适的地点设置隔离带,在一些常常发生害虫迁飞、扩散的园林中,其栽植的非寄主隔离带的距离一般保持在50m左右,这样可以有效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扩散。
4、合理选择抗虫树种提升森林免疫力
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其对害虫的抗性表现也是不同的。为了完善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管理人员要根据森林的特征,选择适合该森林系统的抗虫树种,有效减少森林虫害的发生。
5、调整采伐周期减少危害
在不同地区森林的生长情况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部分地区地理位置条件较差,树木生长比较缓慢,而有的地区则降水充沛,树木生长较快。森林管理人员要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采伐,同时,森林的采伐周期也不宜过长,一旦遭受了虫害就会造成大量的损失,所以,要在树木尚未遭受到虫害之前进行采伐利用。使得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保证林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四、结语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地防治是一件国家大事,是一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要把改变观念作为前提,采取科学措施作为关键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是防治工作起作用的关键。如何保护我国已有的林业资源,如何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林业资源的关键。要牢固树立起森林健康的理念,运用各种方式,获得森林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天明,吴江水.营林技术对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2012(6).
[2]吴孟科,胡晓惠.海南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热带林业,2007,(01).
论文作者:张红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林业论文; 病虫害论文; 森林论文; 虫害论文; 有害生物论文; 树种论文; 树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