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论文_戴惠芬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论文_戴惠芬

戴惠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思维的训练,探讨了新课程下我们教师应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新课程的改革,是对我们教学方式的改进,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统陈旧教育观念的小笼子里解放出来,利用课本知识,设计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创设语文教材中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的感悟、志的陶冶、美的享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领悟语文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通过听的训练,让学生感知语言美

听,是学生准确接受语言信息的训练。对语言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笔者是通过多媒体放映美的背景或播放录音来进行的。如讲授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用多媒体放映了康桥周围的美景,用录音机播放那富有节奏的诗句,从而形成声情并茂极有感染力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诗歌抑扬顿挫的音节和回环往复的声调这一波动性中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而这一波动是源自诗人心灵的律动,因而学生又能体会到徐志摩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的心情,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优美。

又如,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用多媒体放映了人民大会堂上挂的那幅《江山如此多娇》图画,一边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境和词中语言的壮美。

通过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感知意境美

读,可以训练学生准确传递语言信息。学生在朗读的训练中,往往伴随着思维活动,伴随着想象,甚至是伴随着感情的。因此,朗读训练有利于让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接受美的陶冶。如让学生朗读王维的诗《使至塞上》。学生通过朗读,能在头脑中想象诗歌描绘的富有动感和色彩的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图——无垠的白茫茫的沙漠,青色的孤烟直上蓝天,绵长的黄河水尽头映照着如盘的红日。从中领略到诗人真不愧为描山摹水的圣手(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又如教学曹操的《观沦海》时,不用多讲,只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作者描绘的大海景象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浮现出来,学生进而就能想象作者笔下的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壮阔的意境,体会大海的阳刚之美以及诗人的伟大抱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通过对美文的反复吟诵,会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深深地感受到文中所创造的美的意境。

通过说的训练,让学生领略自然美

说,是学生准确地表达语言信息的训练。学生所说的话,应该是“语之有理”。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活动课,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情感,感悟大自然的美

在教这一活动课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让学生按活动要求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祖国壮丽山河美景。回来后,讲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美不单在课文中,而且在自己的身边,美是无处不在的。

学生通过对美的对象的直观感受,激起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美感,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通过写的训练,让学生表现美

写,要“言之有物”。这个“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让学生表达美的因素。学生开始学写作时,教师可以先“扶着学生走路”,教学生依据范文模式去表现美。如学了朱自清的《春》,笔者就引导学生从描写春天桃花和梨花盛开的句子去想象秋天那沉甸甸的果实,让学生写《秋》,学生从春华写出秋实的丰景图。初中学生是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教师应放开学生去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会他们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注意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日常生活中心灵美的人和美好的事,熟悉的校园中自然美的景物。只要是捕捉了美的精华,便能写出好文章。

如前面讲的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课时,我们已经让学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接着就来个趁热打铁,顺水推舟,让学生写一篇感悟自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美是可以表现出来的。

通过综合思维训练,让学生感知哲理美

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综合思维训练,让学生感知文章的哲理美。如鲁迅先生《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去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深刻的哲理:有没有希望,决定于人们是否脚踏实地,勇于开拓,努力奋斗。

由于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式的教学,学生在上语文课时,就不再觉得枯燥无味了,自然学生艺术审美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更深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佗城中学

邮政编码:517388

论文作者:戴惠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论文_戴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