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与成人教育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再就业论文,下岗职工论文,新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开拓成人教育新领域的双重要求
科学分析部分职工下岗及其再就业,是成人教育搞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重要前提。企业职工的下岗与上岗,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理解的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是正常现象。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职工下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过去我国长期实行高就业、低工资、低消费的企业用人和分配体制,造成人员存量严重过剩。由于企业吸收职工不是按照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是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进行的,全面就业的代价是大量富余人员的存在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种高就业、低收入、低效率的劳动人事体制已走入死胡同。要提高企业效率和职工收入,就必须让富余人员离岗。
二是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产生大量富余人员。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难以为继,而且整个产业结构也在向高级化发展。高成本低产出的纺织业日益衰落,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等等,客观上都要求对劳动者和劳动岗位的优化组合,下岗、转岗成为必然。
三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和职工素质的竞争,使得部分职工下岗不可避免。计划经济下“大锅饭”与“铁饭碗”相联系,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依赖企业,企业依赖国家,国家承担企业盈亏的无限责任。这是造成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的重要体制因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才能有动力、压力和活力,而只要有竞争,就有优胜与劣汰之分。企业的生与死、职工上岗与下岗,是市场经济中应有现象。生产经营不好和管理不善的企业在市场博击中被兼并、改组或破产,因而导致职工下岗;或者素质较差的职工在企业内部优化组合、人员分流、资源重新配置的竞争中失去岗位。
成人教育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职工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环节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要清醒地认识到成人教育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也是成人教育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性举措。
成人教育本来就是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正日益成为终身教育的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不仅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为我国这些年来的经验所证明。成人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大力发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一条重要途径。成人教育要求得发展,必须拥有充足的生源。下岗职工再就业对培训的需求,正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数量可观的生源。成人教育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动,建立面向下岗职工培训需求的办学机制,才能开辟成教发展的新领域。
成人教育适应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需要,其意义不仅在于能为成教拓展广阔空间,而且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的劳动者。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背后,都有一个发达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质量。成人教育为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既可通过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促进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成人教育在培训下岗职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办学质量和效益也就能不断提高。所以成人教育工作者都应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成教两个转变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
二、成人教育在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要把转变就业观念和技能培训作为两大内容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就业模式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观和就业状况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依赖国家和企业安排就业,没有自主择业意识,对下岗和再就业更没有必要的思想准备;二是长期在缺乏竞争和人员流动的状态下工作,知识老化,技能单一,缺乏在劳动力市场独立谋生的能力;三是迷恋“大锅饭”,虽然看到别人“下海”致富而心理不平衡,对自己所在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也不满,但仍舍不得丢掉“铁饭碗”,仍是端着“铁饭碗”发牢骚;四是下岗后不愿正视下岗的现实,仍座等政府接济和重新安排工作,不想参加再就业培训,然后到劳动力市场自谋职业,更不愿到艰苦行业和服务性行业去就业。这些都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成人教育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必须帮助和促进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首先,要引导职工认识到,产业结构升级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牺牲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体利益为代价来照顾部分职工的眼前利益,是没有出路的。要使职工理解富余人员及早下岗和再就业符合广大职工长远利益。其次,要使职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上岗凭能力、就业靠竞争是一种必然趋势。下岗职工再就业不能指望政府劳动部门统包统配,而要面向市场,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社会帮助相结合。再次,要教育下岗职工端正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如果重新择业的期望值过高,只愿到好企业、好岗位就业,在再就业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只有拓展就业视野,才能顺利实现再就业,更新观念天地宽。最后,要教育下岗职工自重、自信和自强,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参加再就业培训,理顺了情绪,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就为顺利解决再就业问题创造了条件。成人教育开展这样的再就业培训思想教育,能使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转变下岗职工就业观念是成人教育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第一课,那么,强化技能培训就是再就业培训的核心内容。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短期性、灵活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特色。这也正是成人教育在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应该发挥的优势。
成人教育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在内容上必须注重其职业适用性和社会适应性。第一,成人教育开展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既然是为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就应面对市场经济,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走向,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再就业培训的目的性特别明确,那就是通过培训使下岗职工具备再就业的技能。所以这一培训要发挥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强的优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第三,成人教育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包括职业培训中的转业培训和转岗培训,因而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应遵循《职业教育法》,“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训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既然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为解决再就业提供服务的,就应纳入再就业工程,与再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办学。李岚清同志1996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过,“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者,因此应成为进行职业教育的主体。企业要依法承担兴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和相应的费用。”朱镕基同志在辽宁考察国有企业时也指出,“下岗的富余职工都要进入本企业成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实施再就业培训,逐步重新安置就业”。由于下岗职工的安置费一律拨付到了再就业服务中心统筹使用,其中应包括职工再就业培训费,所以拟应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承担再就业培训费用的支付。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与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
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又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这在教学过程上表现尤为突出。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教学过程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课程体系的应用性。成人教育再就业培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课程体系应注重应用性、技能性,理论内容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要加大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力度;不宜强调理论性,也不宜多提复合型,这不现实。②教学环节的简约性。普通教育教学环节包括激发动机、感知教材、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五个阶段。成人教育简化为三个阶段:领会、巩固、运用知识。再就业培训又可简化为领会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阶段,核心是提高技能的问题。③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要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就是要对下岗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技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更要加强和保证专业技能的训练,以使学生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是一个新课题,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师队伍都是挑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只有提高成人教育师资的素质,才能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质量。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对成人教育师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更新下岗职工的就业观,首先要求成教的教师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具备新的择业观,正确认识下岗与再就业的必要性。要让下岗职工学习和掌握应用型、实践性技能,成教的教师必须从学究型转向学导型,从学导型再转向实践型。这需要加强对成教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从而担负起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的任务。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再就业工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再就业工程的长期性决定了再就业培训的长期性。成人教育要在适应社会需要和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标签: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