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与五个层面_主体性论文

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与五个层面_主体性论文

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及五个层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层面论文,哲学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6)02-0166-05

一、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

1.生态哲学双重视角的形成

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是考察人的生存状态的主要方面,也是文化关注的基本问题,生态文化要求从两种视角考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一是立足自然、社会的整体性视角;一是立足于人、个体的主体性视角。这两种视角是在对古代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文化主要是一种立足自然、社会的整体性视角。道家文化将人和天地万物看作一个统一的生命整体;儒家文化强调人对社会整体的依赖,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其伦理原则是依对社会整体秩序的建设和维护而建立的;近现代文化是一种立足个体、立足人的主体性视角。这种文化视角与古希腊文化的主要致思方式相吻合,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模式。主体性视角在近现代的充分发展,根源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人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主体性视角强调人的目的和价值,肯定人为了自身目的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己立法”是这种文化视角的充分反映。这两种文化视角各有其优缺点。古代文化保持了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存在性联系,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基本上处于和谐状态,但是以人对自然、社会的依附性为前提的;现代文化将人从这种依附性中解放出来,发展了人的内在本质力量,为人与自然的现实解放提供了可能,但它遮蔽了人与自然的内在有机联系,在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也存在同样的盲点,导致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自身的生命系统的失衡。

生态文化的发展要求将这两种文化视角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它要求克服现代文化主体性视角片面发展(已经演变成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在整体性联系,强调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趋向于强调文化的整体性视角;其次,这种克服不是对古代文化整体性视角的简单回复。我们不可能抛弃现代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文化成果以及人已发展起来的内在本质力量,而只能是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以整体性的协调约束主体性的片面发挥;以主体性的发展克服人对自然、社会整体的依赖,增强整体的活力,促进整体的发展。

2.生态哲学双重视角的内涵

整体性视角也可称之为存在论视角,它是在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基础上,对古代文化整体性、存在性视角的继承和发展。其所谓整体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其所谓存在是直觉体悟与科学理性结合认识到的生态系统性存在。整体性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存在性联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本然性、本源性有机联系;认为整体的性质、存在状态、变化发展趋势对其构成部分的性质、存在状态和未来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整体性视角表现为立足自然考察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社会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认为人、社会从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要求人及其社会活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承担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生态伦理原则;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整体性视角表现为立足社会整体考察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类”整体意识,强调社会整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个人、团体行为活动的约束和规范。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整体性视角与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主体间性仍然是立足主体的视角得出的认识,并没有完全摆脱现代文化思维的局限。相比较而言,整体性视角更为根本,也更有时代意义。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整体性视角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对社会本质的基础意义,主张在自然本性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的统一,强调生命整体的协调发展。

主体性视角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认识论视角。主体性视角是在生态科学以及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现代文化主体性视角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它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强调人的独立性、人的生存目的以及人的创造性的发挥,肯定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另一方面,生态文化理解的主体性又与现代文化所理解的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主体性不同,它强调主体存在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之中,主张发挥主体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作用,强调主体的伦理本性。这种伦理本性包括生态伦理和社会伦理两个方面。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主体性视角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肯定人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同时,生态文化认为,基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需要,当前发挥人的主体性,应着重强调发挥主体的协调能力,以修复、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主体性视角同样肯定个人的生存需要,肯定个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人与自身关系方面,主张发挥个体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中的创造性和作用,强调个体的学习及自身能力的培养。

生态文化双重视角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重叠,而是两方面的有机整合。其中,整体性视角是基础,主体性视角必须建立在整体性视角基础上,主体性的发挥以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性为前提。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应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存在性联系,主体性的发挥应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优化,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因噎废食,取消人的主体性,单纯强调人与自然的存在性联系,幼稚地企慕回复到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状态。而应强调现有生存状态下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下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哲学的五个层面

生态哲学包含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实践、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又大体上从属于文化观念和现实社会实践两个层面。

1.存在论层面

存在论也可称之为本体论。不过我们这里采用存在论这一概念,有着不同于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本体论的性质特征,是一种内在关系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论,强调人与自然本源性及本然性的有机联系。古代文化如道家文化是从个体生命体验的立场把握自然的整体存在状态,把握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生命关联,将世界看作统一的自然演化过程,强调自然的创生性,是一种生成论的宇宙观。生态文化同样是一种生成论的世界观,但它从生态科学,以及一般系统论、自组织演化理论等复杂性科学观念出发,把握世界的自组织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性联系。生态存在论认为,宇宙创生的过程是一个自组织演化过程,世界万物及其自然秩序都是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产生、发展演化的。人和人类社会同样是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产生发展,与自然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生命关联;同时,人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是作为存在主体参与自然演化的洪流。自组织演化是人与万物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关于人的本质,学术界一般强调人的社会性,将社会性作为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而相对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实际上,人的自然本性的形成,与人的社会性一样,是关系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人的自然本性同样是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状态、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万物密切相关,它正是在与环境万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生成、发展,丰富自身的本性。

复杂性科学认为,人与万物均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系统的存在具有整体性、过程性、层次性、有机性等方面基本特性。生命作为有机系统,存在于更高层次的系统环境中。环境系统的存在状态、发展趋势直接规定着生命存在的性质、状态和发展趋势。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一方面,环境系统为生命提供其生存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另一方面,环境系统的变化也经常给生命系统造成生存压力,迫使生命系统发挥自调节、自选择、自组织功能,调整自身的功能结构,更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适应环境系统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而环境系统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选择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命存在形式,实现自身的繁荣与进化。在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文化性存在,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以文化的形式保存和发展。人类发展到今天,与其他生命形式不同,它不再主要依靠自身肌体功能结构的协调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主要依靠文化结构和功能的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的进化。

2.认识论层面

认识论层面是立足主体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在认识论层面,人与自然、社会构成对象性关系。人是认识主体,自然及其他事物成为人认识实践活动的对象,它强调人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肯定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其他事物的利用和改造,人与自然、社会表现为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

西方近现代文化即是一种立足主体的人本主义文化。但是近现代文化从近现代自然科学出发,将人与自然万物截然区分开来,只肯定人是具有生命、意识的存在,而将其他事物看作孤立的、消极被动的机械存在物,割断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僭妄。生态文化并不否定认识论层面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但反对过分夸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主张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论关系纳入存在论的视野进行考察,将人的认识活动及对象性认识活动获得的认识限制在人的生存活动范围内。由此我们提出,人与自然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的“主体(人)—客体(自然)—主体(人)”的认识和价值关系。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论关联只是立足于特定主体的相对的关联,不同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内涵,而不同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统属于同一生态系统整体,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单一主体视域内的主客体关系。具体而言,从存在论视角看,人的认识实践活动是人作为认识实践主体的生存活动,它虽然是生命活动的高级形式,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割断人的认识实践活动与其他生命的生存活动的有机联系。人作为认识实践活动的主体,虽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关系起着主导作用,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以及人对认识实践活动对象的选择,对什么事物进入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的视野有一定程度的主导作用。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并不是存在于纯粹认识领域的现象,而是生态存在范围内不同存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存在性关联。人不仅可以利用和改造其他存在物,同时也对其它存在物包括环境系统、其他生命等负有责任和义务;而其他事物也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物,它们也有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并且以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利用环境资源。

3.价值论层面

文化价值论主要反映的是特定文化价值取向,它涉及价值主体、价值评判标准以及价值论与存在论、认识论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价值论层面是连接文化观念和社会实践的中间环节。价值是文化的本质内涵。

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关于世界的基本认识(即世界观)与价值论直接相关。古代文化价值论主要是建立在存在论世界观的基础上,着重强调的是自然运化趋势、规律的价值,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不仅要求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遵循自然规律,而且强调主体融入自然,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相对而言,对人自身的价值重视不够;近现代文化价值论主要建立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着重强调的是人自身的价值,忽略自然万物的目的和价值。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片面发展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片面强调人自身理性的价值和人的物质利益,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单向的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工具性关系。

生态文化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认识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积极内容,在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理论基础上,将存在论与认识论有机统一了起来。生态文化反对现代文化将价值与存在分离的观念,认为存在与价值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本身即是一个价值系统,而世界的自组织演化是一个不断创生价值的过程。任何生命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总体运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其生存活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为我”的活动。生态系统虽然不像生命有机体一样具备自主的调控中心,但它同样具有自组织、自协调、自选择能力,其自组织演化趋向于生成、维持更多的价值,具有自身的自然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以及生态系统都是潜在的价值主体,人作为价值主体是由此进化而来的。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价值关系,工具价值反映了不同生命之间相互利用的价值关系,其中利用的一方是价值主体,被利用的一方是价值客体。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首先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人从自然而来,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是人类之母,自然万物是人类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没有自然的运化,没有其他生命的积累,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体运化过程息息相关,人体实际上是一个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中心,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存在状况及演化过程直接影响着人的自然本性、生存状态及发展前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具有本然意义上的环境本性,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具有“环境价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优化,即是对人自身生存质量、生存状态的维护和优化;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就是对人自身生存状态、人自身本性的破坏。从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和目的视角考察,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又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人是价值主体,自然万物是价值客体,是人利用和改造的对象。自然万物对人具有工具价值,与“环境价值”相对应,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境的价值”。近现代文化片面强调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人与环境万物的存在性生命联系,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生态文化价值论要求将“环境价值”与“环境的价值”结合起来,将对“环境的价值”的利用建立在对“环境价值”的充分自觉基础上,并以此建立生态伦理原则,调整人的认识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

4.社会实践层面

实践层面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工具以及主客体关系等方面。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论述:一是社会实践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二是科学技术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关系。

近现代文化把具体事物看作消极被动的存在物,将世界看作按照机械因果规律运转的巨型机器,将变化的根源归之于外力的推动。因果规律实质上是立足实体关于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由于过分强调存在的实体性,所认识的只是事物之间外在的线性的联系,而遮蔽了内在的有机联系。以这种认识指导实践,必然顾此失彼,往往由于强化某一方面的利益和因素,而导致整体的失衡。生态文化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复杂性,把事物的存在看作系统整体性存在,将系统的演化看作整体内在要素之间协同作用的自组织演化的过程,认为事物之间除了线性因果规律之外,还存在更深层面的系统整体性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自组织演化规律是一种复杂性非线性规律,强调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强调系统整体的自协调、自选择、自组织活动及规律。因此,生态文化要求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应考虑人自身的生存目的,遵循因果必然性规律,而且应考虑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和平衡,考虑其它生命的生存需要。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它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科学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应发展何种科学技术?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方面人们注意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关于科学技术是否应对生态环境危机负一定责任,科学技术是负面的还是积极的抑或是中性的?出现了许多争论;开始有许多思想家怀疑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主张适应修复环境、优化环境的需要,主张发展“软技术”(绿党)、“中间技术”(舒马赫)、“替换技术”(丹皮特·杰克逊、罗宾·克拉克)、“多样性技术”(星野芳郎)等等[3]。

我们认为,近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是建立在认知理性基础上的,代表着人类阳性力量的方面,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它主要是作为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为满足人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服务的。应该承认,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是人类生存本性之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单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显然是片面的。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发挥人类本性中的阴性力量,实现人自身本性两方面的协调发展。阴性力量喻指人类在与自然万物打交道过程体现出来的整体直觉能力、实践协调能力。就科学技术而言,生态文化要求人们将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起来,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这种价值理性要求克服人类单纯强调自身物质生活需要的文化价值取向,树立“类”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从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高度,选择人类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的视角看待科学技术,就要求不能将科学技术单纯看作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要的工具,而应将它看作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具,必须考虑生态系统整体发展的目的和要求,要求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伤害最少、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和优化的技术,即所谓“软技术”、“绿色技术”。

5.社会生产生活层面

社会生产生活层面主要是指现实存在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要求转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而且要求转变现实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切实转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所理解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包括生态生产,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存在状态及发展趋势,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是人类财富的重要方面。生态生产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修复和重建;传统生产模式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生产模式,它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产品数量的扩张,是一种高消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模式,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从缓和生态系统压力出发,生态文化要求采取集约型生产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传统生产力将生产工具的进步作为生产力提高的内生变量,而把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生态文化则要求将自然生态因素也纳入到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生产力的内生变量,强调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对社会生产的基础地位,由以往把生产力看作是人类控制利用自然的能力转变为人类和谐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此同时,改造传统的非循环经济模式为循环经济模式,积极营造节约型社会。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以消费方式为主的消费模式和生活追求。传统生活方式是一种片面强调物质生活满足的“消费享受型”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互促进,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生态文化要求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高度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其一、人的生活不能离开一定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定历史条件下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有制约作用。过度追求眼前的消费和享受,必然损害人类的长远利益。其二、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学认识水平的限制,许多产品并不符合生态标准,甚至直接危害人的健康。具有生态意识的人开始注重选择生态型生活方式,如选用环保产品,选择生态生活环境等。这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对于产业结构朝有利于生态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整体,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物质需要只是人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在此之上还有保障或安全、归属或承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不仅不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标,而且会影响人自身生命系统的平衡。因此,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应自觉追求“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  ;  

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与五个层面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