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地理学论文,范式论文,其对论文,新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06;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6-0001 -05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
新经济地理学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散见于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论著 中,以克鲁格曼(Krugman P.)为代表。他们重新重视空间的主要原因:一是试图将经济 地理学作为主流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带入经济学;二是他们发现经济学上的一些重要理论 如国际贸易新理论、新增长理论等只有落实到空间上才能得到实证[1]。新经济地理学 对空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
1.1 对贸易和增长理论的新认识
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与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国际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密不可分。其理论形 成于20世纪80~90年代。
传统的区域发展和贸易理论是以亚当·斯密(Smith A.)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 Ricardo D.)的相对成本说和俄林(Ohlin B.C.)的资源禀赋说等理论为基础的,其前提 假设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对国际贸易进行 实证研究的学者都认为,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如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产业内贸易及专业化等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予以适当的解释。传统的增长 理论把分析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性要素变量分析上,而在现实中,非 资源性要素——技术、制度等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外 部性、技术进步和报酬递增的模型化成为增长理论进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新增长理论把 知识内生于长期增长模型,这不仅使增长理论及其贸易促进增长的机制动态化,而且还 为它们提供了微观基础。许多具有外部收益递增和知识外溢效应的内生型增长模型的出 现,标志着新增长理论的产生。
1.2 产业组织理论的成就
尽管建立在报酬递增理论之上的贸易很容易用常理来说明,但克鲁格曼认为,建立该 理论的模型则是非常困难的,主要障碍是市场结构问题[1]。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在 理论上是相悖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贸易理论家通常把他们的数学模型建立在完全竞争这 一假设条件上。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 了一系列不完全竞争的模型,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将张 伯伦(Chamberlim)的垄断竞争形式化以后。
1.3 贸易和区位的联系
导致“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还因为经济地理学为新理论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空 间。克鲁格曼认为,为了理解贸易,理解导致地方和区域产业集中的过程是必要的。在 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国际贸易既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也是由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驱 动的,这些外部经济更多的体现在地方和区域层面上,而不是体现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 [2]。
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范式”的概念来源于托马思·库恩1962年发表的著作《科学革命的体系》,但是在 使用这个术语时很不统一。马斯特曼从中归纳出三类主要的范式概念:(1)抽象范式(或 形而上学的范式),它可以等同于“世界观”或一般研究原则;(2)社会学的范式,指具 体的科学成就或科学家共同体;(3)工艺的或制作的范式[3]。现在,这一概念更多地是 指一种广义的模型、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体系或一种理念。应该说新经济地理学的范式 体现在上述的各个方面。
2.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主题
新经济地理学建立在传统贸易理论、增长理论及区位理论等基础上,以报酬递增和不 完全竞争理论为理论前提,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集聚机理的经济科学理论与空间研究 相结合,形成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如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理论、外部经济和产业 集中理论、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理论、复杂性理论等。马丁(Martin R.)和桑尼(Sunley
P.)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 集聚的动力[4]。
克鲁格曼首先将贸易和区位联系起来,认为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于决定贸易、集 聚和专业化比收益递减和完全竞争更加重要[5]。这里,报酬递增是问题的实质,反映 了贸易和区域专业化的相似的空间集聚的机制。为了解释空间集聚的机制,新经济地理 学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出发,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 是解释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中心-边缘”形成的关键[6]。克鲁格曼的模型表明,高运 输成本将阻止产业地理集聚;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企业将在某一地点集聚,形成规模 经济;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则企业不必接近市场布局,且产业会出现分散。然而, 由于运输成本将保持一定水平,生产和需求的循环关系将使那些起始条件较差的地区的 工业吸引到起始条件较好的地区来。关于空间集聚的动力,克鲁格曼强调马歇尔(
Marshall A.)的外部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巨大的与市场规模效应相联系的“金 融上的外部经济”,而忽略马歇尔的“技术外部经济”,认为这个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 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不具有普遍意义。由市场规模效应产生的金融外部经济 在产业集聚方面具有显著意义[7]。至于经济集聚的原因,克鲁格曼认为,偶然性、路 径依赖、初始条件起决定作用。一个区域一旦产生优势以后,便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 联产生累积效应,形成一种区域专业化格局,即“路径依赖”,生产要素自动向最优区 位集中的倾向便不存在,而代之以经济分布的“锁定”效应[8]。
对区域集聚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新增长理论。主要是因为新增长理论主张的劳动 和资本报酬递增与新经济地理学阐述的空间集聚现象具有相似性。新增长理论也认为新 古典集聚模型在区际之间比在国际之间更为适用,地区之间的集聚比在国家之间的集聚 更容易实现[9]。
新经济地理学还运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区域问题和空间格局。作为一种研究报酬递增 和外部经济的方法,阿瑟(Authur)首先提出将其用于空间分析[10]。克鲁格曼同意他的 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形成了更全面的复杂性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论著《自组织经 济》中,此方法用于设计城市发展过程的一般框架[11]。
2.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新经济地理学比较重视数学模型,强调运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思想来构建模型 ,强调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及受市场作用产生的外部经济,以 期对空间经济行为的分析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在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等人的论著中 ,模型的构建被作为普遍而又关键的技术出现。主要模型有克鲁格曼的两区域模型:核 心—边缘模型、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模型等[1],维纳布尔斯(Venables A.J.)的 国际专业化模型[12],蒲格(Puga)和维纳布尔斯的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13],克鲁格 曼和维纳布尔斯的区域专业化模型[14]等。
3 新经济地理学新在何处
3.1 经济地理学对新经济地理学范式的认识
长期以来,经济地理学不断地同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和融合,并且在 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再到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潮的演变,并且每 一次哲学思潮的演变都伴随着研究范式的更迭。如今,经济地理学更多的是运用马克思 主义方法来研究经济空间,强调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历史、文化 、制度等予以充分的关注。
面对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地理学的传统的研究领域——“空间”的进入,一些研究者 对此表示认同,如马丁等在其论文中将克鲁格曼的产业区位理论同新产业地理学进行了 多方面的比较,认为它们的不同表现在对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处理、外部性、非市场交易 与联系等方面,并且认为该理论是对新产业区理论的修正[5]。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学 的评述更多的是在其不足上。
(1)空间研究的模糊性。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模型及区域收敛模型都没有充分处理 空间发展动态、定量的方面,而是陷入空间均衡及稳态的数学分析之中;另一方面,新 经济地理学忽视了区域在社会、文化机构及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 差异也被认为是次要的[5]。
(2)研究方法的模型化。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模型化并不是新成果,地理学20世纪60 年代的计量革命对地理模型的应用已经相当熟练,不过现在地理学家已经放弃了这种被 认为是过时的模型,转而寻求更现实的后现代方法。
(3)外部性的片面性。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市场规模经济而忽视技术外溢在区域经济集聚 中的作用,经济地理学认为这是片面的,因为它不能解释技术在促进产业增长、区域发 展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平克(Pinch S.)等在分析英国南部“赛车谷”时发现外部规 模经济不能解释赛车公司在这里的集聚现象,相反,技术外溢发挥了重要作用[15]。
(4)产业区位决定的历史偶然性。克鲁格曼认为初始条件、偶然性、路径依赖在产业区 位的形成上起决定作用,经济地理学家在认同的同时认为他忽略了地方制度、社会和文 化结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平克等试图应用克鲁格曼的产业区位理论来论证 英国南部“赛车谷”的成因,发现用偶然性来解释是说不通的[15]。王建安运用这两种 观点说明高技术产业区位模式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高技术产业区位模式的形 成机制,并给出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其中的经济区位的成因,认为:当区位 选择函数上只存在一个不动点时必然性起决定作用;当存在多个不动点时必然性和偶然 性同时起作用;当处处都是不动点时偶然性起决定作用[16]。
3.2 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3.2.1 对研究主体和市场结构的强调。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主体(企业)之间的相互关 系,在现实市场中的综合反映就是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所以,也可以说,市场结构 是一个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致命的问题是其领 域的先驱没有明确的说明市场结构,即在他们所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在对传 统的区位论进行分析后,他认为,对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 批判是正确的,即需求分布、运输成本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等假设不符合现实,似乎是关 于几何学的,与经济学无关。因为它没有告诉经济决策主体是谁,以及厂商或企业之间 的决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中心地理论并未对市场结构做出任何明确的描述,没有考虑 不完全竞争。克鲁格曼对杜能的反映不同圈层的土地地租和种植物的关系的农业区位论 模型高度赞扬,因为其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中许多关键概念,如均衡思想、价值等,但 同时认为这个模型理解了使经济活动远离中心的“离心力”,对于使经济活动集中、创 造中心的“向心力”,它没有提供任何解释[17]。
实际上,经济地理学不考虑市场结构,即不考虑市场主体或者存在弱化市场主体的倾 向,不是因为没有工具来描述它,而是因为经济地理学忽视它,并且这在经济地理学看 来是无可非议的。经济地理学的确在许多领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是经济地理学没有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马丁认为,对于工业群有兴趣的决策者 正在向地理学中从事新经济地理学的专家咨询意见,而不是向研究工业群多年的经济地 理学家请教[18]。
3.2.2 对过于依赖经验和描述的摒弃。新经济地理学强调运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 的思想来构建模型。在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等人的论著中,模型的构建被作为普遍而 又关键的技术出现。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家之所以不建模是因为“当他们发现自己 无法构造出微观动机的相互作用可以去解释宏观行为的模型时,他们就满足于自己能够 做的事情:扼要地描述一下数据或符合直觉或看起来很符合事实的组织原理,而缺少冯 ·杜能模型那样非常令人满意的逻辑。”[17]
经济地理学对自己的研究方法也显示出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没什 么新意,是自己已经摒弃的做法,他们强调经济行为中的关系、社会、制度和背景等因 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不是一种对经验和描述的过于依赖呢?经济地理学长 于描述表现在其对宏观性问题的解释能力,但若因此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描述解释的 学科,显然不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哲学及方法论的发展。
3.2.3 报酬递增的层次与研究尺度的变化。报酬递增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历史渊源可溯及亚当·斯密,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花了大量篇幅 论述了报酬递增的概念以及报酬递增与报酬递减的关系。马歇尔论著中所着重强调的外 部经济是指同行业企业聚集于同一地区而获得的运输便利和信息优势。
新经济地理学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空间集聚。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在许多层次上影 响了经济地理。最低层次是一些特定行业的区位问题;中等层次上是城市化问题;最高 层次是整个地区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与报酬递增相联系的外部经济更多 的体现在地方和区域层面上,而不是体现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国际贸易新理论表明国 际贸易也是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产物,外部经济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不 愿意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之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蒙受损失[19]。因此,要 理解贸易,就必须理解导致地方和区域生产集中的过程。
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地理学一直在进行关于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研究,并且非常 重视空间尺度问题,但是对于可以放大的小尺度上的地方化和专业化问题往往缺乏有力 的实证,缺乏对问题的说服力。
4 结语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并非偶然。经济学对报酬递增的兴趣使其一直对“空间”进 行研究。早期的经济学家对区位或空间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分析的,如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1776年)涉及了经济空间差异的现象,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经济学著 作《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论述了地租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如《资本论》 也涉及到地域分工等空间问题,但马克思与其他经济学家一样对空间问题的分析仅仅是 一个附带而已。就区位论而言,虽然最初的研究主体是空间的经济行为,但“空间”也 只是作为一个研究条件而被理想化提出,这一点在杜能、韦伯的研究中体现明显。经济 学家对空间的研究一直没有进展,直到市场结构问题被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经济 地理学的产生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
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冲突不仅仅表现在对空间的研究方面,更表现在范式之 争。经济地理学在肯定自己的空间研究范式的传统时,也应该考虑来自新经济地理学对 其范式的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把自己建设成一门 开放型的学科。
收稿日期:2002-11-18
修回时期:2003-05-28
标签:完全竞争论文; 经济地理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新贸易理论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