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是卓越课堂建设的重要途径论文_李浪

李浪

〔摘要〕建设卓越课堂是一个系统工 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努力。小组学习是集 多种教育教学要素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改革 行动,体现着卓越课堂建设的多种状态,是 卓越课堂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卓越课堂途径

合作学习是中小学教学的共同理念,小 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成为课堂教 学改革的关注焦点。卓越课堂是课堂教学改 革追求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建设卓 越课堂的重要途径。

1 小组学习的评价标准

根据小组学习的理念,需要在教学实 施、课堂学习中落实学习小组的建设。作为 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班级或学科中的小组学 习,用哪些指标去评价小组的状况?这是目 前最为困惑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可 以从如下“四个维度”和“十二个指标”去评 价。

需要说明的是:在小组建设的“缩差”评 价中,不仅仅是评价发言的质量,还需要分 辨思维水平的发展和能力的发展;尤其是 “师生对话适应性缩小差距”,指的是学生对 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话语的理解 程度;对话理解程度的提高,是组织小组学 习水平提高的深层次需求。

2 卓越课堂的基本元素

重庆市提出了“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 划”,倡导建设卓越课堂。重庆市江北区也制 定了“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卓越课 堂建设。目前,就国内而言,已经提出了“卓 越课堂文化”,深圳南山区提出的卓越课堂, 称为“六要素学本课堂”,亦可称为“六学”课 堂,即“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教师 导学,网络拓学,实践研学”。他们把这“六 学”,既称为教学方式,又名为课堂要素。当 前的公开文献、包括文件,都未能全面揭示 “卓越课堂”,笔者水平有限,仅从“素描”的 角度,对“卓越课堂”作如下描述。

2.1 卓越课堂:“退耕还林”的课堂。

2.1.1 “耕作”与传统课堂。传统课堂,强调 对教材的精心解读,重视对课堂的精心设 计,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问题,甚至教 师的每句话语都是精心打磨了的。农民的耕 作,同样强调精耕细作,犁地的深浅宽窄,肥 水的多少度量,时间的节前节后,都已经约 定俗成,很少改变。时至今日,现代化进程, 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科学种田、多种经济的 时代变化。同理,课堂教学也需要“还林”。

2.1.2 “还林”与卓越课堂。“还林”,不论是 多种不同的果树,还是不同的药材,或者是 花草树木,其生长特性各不相同,千姿百态, 农民必须区别对待,比种庄稼更为复杂、更 加精细。卓越课堂,当然肯定是要较少统一 指挥、统一行动,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时间还 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同的教学内 容、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要采取不同的 进度、方式和方法。所以,卓越课堂是“退耕 还林”的课堂。

2.2 卓越课堂:“登山潜水”的课堂。“登山 潜水”的课堂,既针对老师,也针对学生;既 针对群体也针对个体。其主要意思有三:

2.2.1 整体上的“登山潜水”。建设“卓越课 堂”,就整体、宏观而言,不是一蹴而就,要经 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浅入深的发展过 程。就教师个体而言,要经历入格、合格、成 熟、个性、优秀的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就是 说,只有经历“登山潜水”,才能成为“卓越课 堂”。

2.2.2 思维上的“登山潜水”。课在堂教学 过程中,体现着教师教学组织的思维进程。 一般而言,课堂上从前到后呈现了由浅入 深、前后衔接、从抽象到具体或者从形象到 抽象等历程;学生学习的思维同样如此。这 就是思维上的“登山潜水”。没有这种思维上 的“登山潜水”,不可能有“卓越课堂”。

2.2.3 发展上的“登山潜水”。从学生的角 度看,既要群体拾级而上,入水下潜,也要个 体拔节而高、层层深入。如果只有少数甚至 个别学生登高而呼、遨游海底,这样的课堂 就不是真正的、群体的“登山潜水”的课堂, 也就不是“卓越课堂”。从教师的角度说,每 个教学内容,每一堂课,教学设计、生成处 理、师生对话或多或少都要有“登山潜水”的 感觉。这样的课堂才是在走向“卓越”。

2.3 卓越课堂:“百花齐放”的课堂。卓越课 堂”不是“千校一面、千课一面”,而是多元发 展、多姿多彩;“卓越课堂”既不是新的课堂 模式,也不是独立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是 课堂建设的“大跃进”;“卓越课堂”不是否定 过去的一切“课堂”,不是贬低“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而是使“课堂”成为发展学生、 提高教师、发展学校的前沿阵地;“卓越课 堂”不是单一、僵死的课堂,而是多元、有活 力的课堂,而是在一个学科、一个教研组、一 个学校和一个区域,鼓励探索多种课堂教学 模式,可以有多种课堂改革的名称,形成各 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形成 百花齐放的“卓越课堂”建设格局。

参考文献

1 徐莉等.合作学习理论概述及意义分析 [J].科技资讯,2008(24):175~177

2 黄永红.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 实施方法[J].新课程研究,2009(4):10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论文作者:李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小组学习是卓越课堂建设的重要途径论文_李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