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今在本院登记入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和参照组(37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然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疗效有94.6%较参照组的70.2%疗效更高,两组结果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5.4%比参照组患27%明显低,数据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案中结合使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具备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护理效果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来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该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临床疾病表现为腰腿疼痛,其发病因是由于患者腰椎纤维发生破裂,其髓核出现凸起性物累导致椎管神经、血管等遭受压迫性损害而引发的临床综合症 [1]。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是需要选择一项疗效高并发症少的护理管理方式才能确保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本文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今在本院登记入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和参照组(37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1.42±9.5)岁,临床病程6个月~5年;参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21~46岁,平均(32.5±10.3)岁,临床病程为7个月~4年。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病程等基本病例信息结果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即主要内容包括饮食干预、功能训练指导以及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日常饮食搭配,制定相关饮食方案给患者。功能训练指导:针对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督促患者每日锻炼半小时,增强体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护理:患者腰间盘突出症会引发疼痛症状,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方案:根据中医辨证法分型,对湿热型患者指导其饮食宜清热利湿,严禁忌口辛辣食物,使用四妙散的中医药进行干预,对于肝肾亏虚型的患者,则适宜食用滋阴清热的食物,中医药沿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干预,以补肝益肾为主。针对血瘀型患者,则指导患者日常多饮水,忌肥腻辛辣,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忌生冷性凉食物,使用甘姜苓术汤进行干预,以有效达到温经驱寒、祛湿通络的功效。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进行适当的拔罐、针灸等临床中医理疗护理,以有效起到促进血供,改善患者腰椎神经的兴奋性。
1.3评价指标
通过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后,临床效果: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6%;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后,临床效果: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0.2%;结果表明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患者临床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的多,且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研究组满意35例,满意度94.6%;参照组满意26例,满意度70.2%;研究组结果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腰间盘突出属于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腰腿疼痛,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临床中医提倡的“治未病”理念逐渐渗透到生活里,因此为了及时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降低临床不合理的护理方案、可能带来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3]。中医辨证法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因解释为“痹症”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出现正气虚亏、风寒湿邪气侵袭导致其身体气血运行不畅,中医上对于气血不畅则为疼痛症状。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比较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在临床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案中结合使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具备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守芳.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49).
[2] 汪小冬, 沈姣姣, 孟晓耘, et al.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22):2024-2026.
[3] 利结芳.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30).
论文作者:王本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方案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