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畜牧业经济动态与农村经济关系分析[1]_畜牧业论文

试析张家川牧业经济动态与农村经济的关系[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论文,牧业论文,关系论文,动态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南邻清水、西接秦安、北连平凉、东靠陕西省,面积为1300多平方公里,人口27.3万。本县地形,东依陇山,西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地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在1486~265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7℃,无明显夏季。年均降水量607毫米,东北部山区降水较多,植被较好,牧草生长良好。西部较温暖干燥,宜于种植粮食作物。东西两区自然条件迥然不同。

长期以来,该县以农业为主,兼顾牧业生产的格局成为定势,也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牧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严重影响制约和支撑着张家川农民的经济收入。时至今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涌动,以及畜牧业趋向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之后,这种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和涵义。纵观近几年张家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牧业并驾齐驱或逐渐侧重于牧的现象。发达国家的经济证明:牧业占农业的比重是一个国家富有程度的标志之一。这是否预示着国外农牧业生产模式已在张家川悄然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还是张家川在特定历史、人文地理条件下的正常的还是畸形发展?因此,从本县的自然条件、工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寻找一条适合农牧业稳步、协调、高速发展之路,以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所在。

一、张家川县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农牧业资源

1、生态环境条件: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8.1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13亩。全县辖两个镇、17乡、266个自然村。该县地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大部为山地,约为54.12万亩,川地3.65万亩,塬地0.41万亩。小关山横亘东北,是全县诸山之总枢,境内河流之发源地。

由于受关山的影响,加上山谷纵横,地形复杂,全县气候差异很大,具有明显的小区域气候特点。东部靠关山林区一带属高寒阴湿气候,西部龙山、马关一带属河谷温暖山区气候。东部阴湿,西部干旱,属半湿润地区。

2、农牧业资源:县内栽种的粮食作物共有五个科,二十一个种。其中禾本科谷类作物有小麦、大麦、洋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豆科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箭舌豌豆、扁豆;茄科作物有洋芋;蓼科作物有甜菜、苦荞等。其中以小麦、玉米、洋芋三大作物为主,栽种面积占粮田面积的76%。

县东部有天然草场17.62万亩,可分为森林草场、山地草场、山地灌丛草原、山地干旱草原四大类型。山地草场和灌丛草场是全县的主要放牧基地。植物以禾本科为主,包括针茅、宾草、野燕麦等,豆科主要有紫花苜蓿、甘草、红豆草、草木樨,菊科有小蒿、艾蒿、蒲公英等。据普查,全县各类草原产草量可供29.5万只羊一年食用。此外尚有14.3万亩人工种植牧草及农区秸杆类饲草饲料用于饲养家畜,其数量至少也在30万只羊单位以上。可见,发展畜牧业的潜力较大。截止1994年末全县大家畜存栏数达到7.28万头,其中牛存栏数5.68万头,马0.37万匹,驴骡1.23万匹。羊存栏数5.74万只,猪1.98万口,鸡42.0万只。由此可见,以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基础基本形成。

二、张家川历年农牧业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解放初期(1949—1952年)的四年间,农牧业产值及牧业占农业的产值均在稳步增长,农业、牧业年增长率均值分别为4.79%和9.50%,牧业占农业产值平均为50%左右。究其原因是经土地改革,改变了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农业生产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相应地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

1953—1957年的“一五”期间,农业产值平稳增长,年增长率均值为6.57%,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基本稳定不变,而牧业增长率为零,甚至为负增长。与解放初期相比,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总产由3350万公斤提高到3698万公斤,五年内增长9.3%,并给国家贡献粮食2543万公斤,农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和改善。

1958—1962年“二五”期间,由于“共产风”、“浮夸风”和大搞“高指标”、“高征购”等一些脱离实际的做法,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农业产值由1957年的897.4万元下降至1962年的472.45万元。年均下降11.23%,牧业产值从335.08万元降至143.35万元,年均下降14.75%。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37.34%,下降至30.15%。粮食产量下降为1829万公斤,出现了人缺口粮、畜缺饲料、地缺籽种的严重局面,甚至出现人畜死亡现象,农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1963—1965年,由于中央制定了“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较短时间内纠正了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农业产值由1963年的886.67万元增长至1965年的1153.66万元,年均增长38.88%。牧业产值由250.40万元增至278.96万元,年均增长29.52%,而牧业占农业的产值由33.39%下降至25.93%,在当时粮食供应极度紧缺的情况之下,首先发展粮食生产以满足群众的粮食需求,其次考虑牧业生产是合乎情理的。

1966—1975年的“三五”“四五”期间,农牧业生产(除“二五”自然灾害和政策偏差导致下降以外)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出现了大幅度滑坡,把包括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当资本主义来堵,搞“穷过度”、“吃大锅饭”,只抓单一粮食生产,其他一切生财之道全被卡死,结果导致农牧业生产徘徊不前,增长率波动较大,比例失调,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十年中吃国家的回销粮4058万公斤,牧业生产处于很低的水平,也就谈不上农牧协调发展了,农村经济陷入极度困难之中。

1976—1980年“五五”期间是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恶果在农业生产中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期,农牧业生产极度萧条,百业待兴,出现了农牧业增长率均低于“四五”时期的严重局面。至1979年农业产值年增长为—7.33%,牧业生产增长为—10.14%,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例处于历史最低位16.93%。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实施,农牧业生产又开始恢复,但牧业占农业的比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此时期农牧业生产脱节较为严重,农村经济非常脆弱。

1980—1990年“六五”“七五”期间,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十年间农业年均增长率均值稳定在9.03%左右,牧业年均增长率均值稳定在13.12%左右,牧业占农业的比值也相对稳定,基本在17%—18%左右。此期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的同时,也较为协调,为“八五”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1995年“八五”时期是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也是历史上最为协调的时期。截止1994年底,农业产值达到9301.28万元,为历史最高峰。牧业产值为2849.22万元,牧业占农业比值达到了30.63%,农业产值年均增长28.16%,牧业产值年均增长51.91%,农业、牧业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三、张家川农牧业经济动态分析结果与发展途径

1、重视历史教训,稳定农村经济政策: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除受自然条件制约外,农村政策是影响农业平稳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纵观该县历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就可得出,只要政策对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减少到最低程度,因为农业自身抗灾害的能力相对增强,也就保证了农牧业的较好增长。同时也可以看出,政策指导正确,不受“左”的干扰,那么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较高的时期也是农牧业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此种现象尤以“土改”时期、“一五”时期和“八五”时期最为明显。

2、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加大实施规模饲养力度:饲草饲料是张家川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县畜牧业的规模以及牧业占农业比重权数的决策依据,同时也决定了畜产品的成本,必须依据这些物质基础来制定张家川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依据前面的分析,该县天然草原17.62万亩,产草量可供29.50万只羊食用一年,另外尚有14.3万亩人工草场的牧草也可以至少供30万只羊食用一年,全年产草量可饲养60万只羊单位。依此推算,张家川县除现有草食家畜外,还可增加17万只羊的饲羊量,以每只羊400.00元计算,年增产值6800万元,可使牧业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50—60%。这种比例,从历年分析结论来看符合张家川县农牧业平稳协调发展的模式,既保持了张家川县农牧资源的合理利用,又使张家川农村经济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建议马骡数维持现有水平,适度增加牛的饲养量,大力发展规模养羊业。

3、遵循张家川县生态条件,实施“东繁、西育”的发展战略,提高牲畜出栏率:根据张家川县自然地理、资源分布及生产生活习惯特点,在东部七乡建立牛羊繁殖基地,以便充分利用草山、草场资源。西部2镇10乡为张家川重要的农业和经济贸易区,适合建立牛羊肥育基地,以便利用农区的饲料和秸杆资源,以及贸易流通优势,缩短牛羊肥育时间,提高出栏率,尽可能使目前牛羊出栏率由21%和24.29%均增加到30%左右,这样一来张家川县由原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可逐渐走向以农牧结合并驾齐驱的轨道上,使农村经济处于稳步健康的良性循环之中。

4、加大畜牧业科技含量,兴办牧业商品基地:根据历年分析结果和该县实际情况,加紧家畜品种的改良工作,引进适应性能、生产性能强的优良品种。近几年来张家川引进的小尾寒羊饲养试验证明,该羊种在张家川县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较强的适应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只羊可卖到1000.00元以上)。应当大力发展小尾寒羊的饲养量并建设好现有的寒羊市场,力争在较短时期内使其数量达到10万只以上并形成规模饲养。在此基础上,作好春、秋两季的畜禽防疫驱虫工作。在农区建立一批青贮氨化池,使大量的作物秸杆在提高其营养价值之基础上,得以充分利用。并做好实用家畜饲养科技的推广,建立一批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商品畜牧基地,建立健全畜牧业配套服务体系。

5、创办多种经营实体,提高牧业资源的增值率:由于稳定和落实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的政策,开放集市贸易和主要畜产品的经营,为畜牧业经济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八十年代初,张家川县皮毛市场又一度恢复生机,并成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皮毛集散地之一,由此带动了县内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壮大。皮毛加工业、畜禽饲养业及商业、饮食业形成一股热流,日益旺盛,出现了市场繁荣、经济活跃的好势头。农民养畜以及畜产品加工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畜牧业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生产得到了全面性的发展。借助于这一市场的良好效应,大力创办多种形式的牧业经营实体,加强张家川畜牧业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加快牛羊发展的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牛羊饲养量达到预定的数量目标,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使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接近或达到分析的结论值50%—60%左右。其次,不失时机地促进畜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尤其是牛羊清真制品的加工和销售,以及皮革和毛纺业的生产。

第三,在此基础上,发展以牛羊和其他大家畜为主的生物制品,提高牲畜单位产值的增值率和家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力。克服以往只销资源,不注重深加工增值的陋习。

综上所述,农牧结合、以牧促农、因地制宜是张家川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粮食和牧业生产为主体,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两翼,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是张家川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实现由以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由以东部畜牧业为重点向西部农区并举转变;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和数量效益型并举转变;由过去单一抓农业生产向种、养、加、供、销一体化转变;由农本型畜牧业向商品化畜牧业转变的五大转变。

东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草场建设为中心,建设防灾繁育基地为重点,努力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繁殖率、存活率、出栏率及商品率,提高草场的生产力与载畜量。西部坚持农牧结合,种植业与饲养业并举,建设肥育和商品畜牧业基地。发挥两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食草型与节粮型养殖业。适当增加牧业投入,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积极开发利用草地和秸杆资源。继续加强服务体系、商品基地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发展牧工商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以便实现主要畜产品生产和农牧业的稳定、高速增长。走内涵挖潜、兴牧促农的道路,使农牧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推动张家川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注释:

① 国家民委“九五”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参考资料:

(1)《甘肃畜牧业经济统计资料》,1994年,甘肃省畜牧局编。

(2)《甘肃农村经济年鉴》,1994年,甘肃省统计局。

(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概况》,1985年,甘肃民族出版社。

(4)《张家川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4年,张家川县统计局。

(5)《中国畜牧杂志》,1994年第3期,第18、19页。

(6)《中国畜牧业综合区划》,1983年,中国畜牧业综合区划研究组编。

(7)牛锋、杨具田:《张家川县牧业生产经济动态的前景预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版)1996年第1期。

标签:;  ;  ;  ;  ;  ;  ;  

张家川畜牧业经济动态与农村经济关系分析[1]_畜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