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成就事业的根基。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是要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从我做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关键词:小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88-0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成就事业的根基。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是要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从我做起。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教育要从小开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长大后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因此孩子要从小接受良好的素质及品德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掌握了专业技能后,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诚信在消退,利益取代了道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蚀了洁净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救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薄弱。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储备少,认识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是非判断力低,意志品德不坚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剧增,孩子在家中常处于中心地位,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以父母品行为标榜营造和谐诚信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能潜移默化的。父母的言谈举止会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头脑中,有意无意地在孩子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面镜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教师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要守时守纪,不许迟到、旷课,而老师就有上课迟到、下课拖堂的现象;老师要求小学生不许打手机,但有的教师却在上课时公然接打手机。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校、家庭而轻社会的误区,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老师和父母的事。但是,现在困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问题,例如孩子们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在假期中得到有效延续、甚至被破坏的现象,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学校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2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转眼即逝,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面对小学生这种诚信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教育孩子诚信,首先教师和家长必须是诚信之人,言必行,行必果。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教师和家长而言,这种播种就是育人。在我们的每一件大小事情上,每一个行为举止上,每一个脸色上,都要让学生感受诚信,学做诚信之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孩子思想与品德都未定型的时候,家长、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加强其自身修养。
另外,教师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培养的书籍,指导孩子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教育。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一些欺骗和虚伪的苗头时,就要及时抓紧批评教育,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种对孩子的不诚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加批评指正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纵容。古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小就要让孩子明辨是非,要让他们知道诚实是人生的一张通行证。
学校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不说谎,不抄作业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义务劳动,为贫困学生募捐,开展有关诚信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诚信的必要性,主动争做诚信之人。
3、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从小生活在家庭氛围较好的环境里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诚实,他们一般都能随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相反,生活在亲情缺失或是父母过分严格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一般不会随便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们会观颜察色,为讨他人的欢心而选择不诚实。当发现孩子不诚实时,我们不一定非要追问个水落石出,不一定非得让孩子承认自己说了谎,尤其是当着他人的面,特别是孩子的同伴更是如此,否则会造成“顽抗到底”,或虽然承认了错,但自尊心大受伤害。5岁的孩子道德已逐渐形成,其谎言如果被揭穿,会感到羞耻与罪恶。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的行为,不要当众揭发他、批评他,可以把他悄悄地叫到一边,单独跟他谈话,一、明确指出他说了谎,大人已知道了实情;二、告诉他这次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不会当众揭发批评;三、阐明说谎和欺骗的危害性,同时警告他,下不为例;四、表示相信他今后一定会做得很好。
4、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鼓励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有效措施。对于能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作为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应“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应多给孩子温暖和信任,用细心、耐心、诚心去呵护他们,循循善诱。当然,对于那些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知错不改的孩子,为了让他们改正错误,适当的批评与处罚还是有必要的。
5、对孩子的错误处罚要适当
当发现孩子说了谎,父母和教师要冷静地考虑孩子为何说谎,然后再教育孩子。因为在气头上教育孩子,父母往往脾气暴躁,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甚低,甚至是相反的。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要耐心地向孩子指明错在何处,如何改正错误。对于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要减轻惩罚,告诉他这是他主动承认错误的结果;对于不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要加重惩罚,并告诉他,他还多犯了一个错误——说谎。
6、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当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家庭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一个庞大群体,对孩子各方面的素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受系统的教育;社会是个大染缸。教师和家长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即使地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减少给孩子说谎的机会;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知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衔接,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只有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促进,诚信教育才能得到实效。
总之,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小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要合理把握诚信教育观念,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一个诚信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为构建繁荣昌盛的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论文作者:苏夏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孩子论文; 诚信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学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