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董振华论文_董振华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董振华论文_董振华

三亚市天涯区天涯小学

引言

语文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文化激烈碰撞的当下,加强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尤为重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继承并发展的文明产物,是继续向前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作为教师有义务传承并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使语文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学,从一些传统的书法、国画、诗词等方面来渗透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小学阶段正是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实际上也是在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等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辉煌灿烂,传统文化是不断积累传承下来的思想宝库,是激发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要注重对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爱上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他们多去阅读经典,从古代经典论作中汲取精华,从而让学生逐渐爱上传统文化并自觉的传承和发扬,塑造争取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二、从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诗词歌赋,更多的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从我们传统文化节日上来看,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都是具备代表性的一些节日。而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给学生普及这节节日的由来。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像学生提问春节的时候为什么又叫"过年","年"的由来有谁知道?这样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对传统文化节日有足够的了解。在每节语文课的最后十分钟内给学生普及一个节日的由来及主要的节日习俗,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再者,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从家中的老人口中收集有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以及习俗,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找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小故事和同学们进行分享。比如,有的学生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三、结合课内外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阅读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要感知作者的情感,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丰富文化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伊索寓言》等书籍让学生从古代的诗词中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韵律美,与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此外,语文教材中还包含了许多的名人故事、寓言、神话故事等,这些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主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了解和积累。此外,传统文化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只靠课内教学显然不够,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读物选择的指导,推荐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从而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四、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汉字可以说是学生接触语文的基础,也是小学学习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中的汉字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活动时间举行汉字书写比赛,每位学生可以拿出自己最好的汉字书写来进行参赛。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字宝宝",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通过人体比划的方式猜出卡片上的字。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加强对汉字的认识,从而将汉字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书籍,这样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无形中也会懂得其中所传达的道理,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对于写字教学来说,教师要注讲授汉字的内涵,讲述象形字等产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写字能力,要能写出一首漂亮的字,为学生的写作做好示范,这样才能为学生规范化的讲授笔顺和整体结构,从"横平竖直"中渗透做人道理。例如对于"人"这个字,要指导学生们为什么"一撇一捺方为人",在写撇捺笔画的时候要把控下笔力度,写出一个规范美观的字,这样学生就会对汉字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的汉字文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前、课堂中、课堂下渗透传统文化。从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传统文化,并且作为教师要从自己的言行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的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学习环境,才能为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不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阚金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课外语文, 2018(1):150-150.

[2]姜颜.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中华少年, 2017(33):99-99.

[3]马俊海.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0):263.

[4]胡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 语文建设, 2018, No.383(4z):81-82.

[5]张欢欢.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 好家长, 2018(24):108-108.

论文作者:董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董振华论文_董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