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昊峰

张掖市人民医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张掖市人民医院的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托于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需要将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应用到院前急救转运中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际的实验中,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比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更好,效果显著。结论:实验组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治疗方法较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单元系统;院前急救转运;应用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能够对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予以第一时间的治疗,并且对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率的。这种新形式的治疗方法迎合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加以快速的控制与缓解。张掖市人民医院在采纳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急救方法的同时,可以将“急”、“救”、“转”这三部分予以合理化的衔接,可以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开展,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对重症急救患者的救治效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需要将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应用到院前急救转运中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男73例,女67例,年龄的中位数均为49.5岁。患者的入选标准为:(1)患者均患有重症,并且需要进行急救护理;(2)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突发性重症,甚至出现心悸气短、肢体麻木等现象;(3)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临床的确诊;(4)患者的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的研究,同时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5)患者在近2到3年内并没有患有癌症等能够影响本次临床实验的其他症状;(6)对两组实验进行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进行科学与合理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具有可以比较的特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进行重症急救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接到急救通知的同时[1],进行现场自救的指导工作,并对患者进行现场的救治配合工作,待患者的重症病情得到科学的控制,趋于平缓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心率、肝功能是否正常等项目的检查[2]。

实验组采用的是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要求医院建立重症监护单元小组,并且小组中的医护人员都需要具备丰富的急救经验,医护人员在接听到重症患者的急救电话的同时,要第一时间进行转运,并可以将患者的地点、病情详述清楚、快速。然后救护车内需要备有大量急救的药品和医护用品,比如:药用纱布、消炎药、止血药等物品。注意事项:(1)重症监护小组中的成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2)将重症监护小组中的医护人员需要24小时待命进行急救工作;(3)现场抢救的医疗设施要随救护车备好;(4)做好信息反馈的工作。与此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地诊断,并对患者的药剂用量进行有效的说明,防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突发状况。(5)能够对重症患者进行现场病情的快速诊断,并远程指导患者进行自救[3]。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组的重症急救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测。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的展开。重症监护单元小组需要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重症病情的控制工作,能够依托于熟练的经验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测,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两组患者予以全天候式地动态记录,其中包含记录患者在24小时之中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等在数值上的变化情况[4]。在观测的指标中,还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常规检查项目予以重视和分析,比如:患者血糖的高低、肝功能是否正常、血脂的高低、尿常规等检查项目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和突发状况予以实时地观察和记录。

1.4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重症患者在接受院前的急救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和缓解;有效:重症患者在接受院前的急救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缓解;无效:重症患者在接受院前的急救护理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缓解,甚至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病例之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5]。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

2.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而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重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的统计数据详见表一。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能够明显的发现实验组对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比对照组对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要快速,并且能够在抢救有效后争取接受医院常规治疗的时间,对患者的治疗效率也比较高。

3.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需要接受急救的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得到明显的大幅提升。医院对重症患者的急救效率提高主要归咎于医院对急救方法的改进,比如:张掖市人民医院采用的院前急救转运中加入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方法,就能够在对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予以第一时间的救治,可以在救治患者的时间上得到很大程度的缩减。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医学书籍中都有明确地记载,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多数都会伴有心肌缺血等问题,并且会带有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对患者的突发情况进行药物和护理的同步控制,使患者的病情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科学地控制,可以帮助后续的常规检测和治疗[6]。本次临床实验中实验组对重症患者采用的急救方法,突破了传统急救方法耗时长、治疗效果低下的问题。这种新方法的应用,要求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具有专业化与高标准的素质、丰富的医疗救治经验,能够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第一时间的诊治。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将专业化与流程化的特点凸显出来,并在抢救重症患者的同时,将技术与质量并重。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护理的过程中,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慌乱,依托于具有高标准和可预见性的特征对患者进行病症的急救,能够为后续有效的治疗提供和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提升患者得到可救治机会的可能[7-8]。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能够发现,在本次临床实验中实验组的研究中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的急救治疗方法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4.3%,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院前急救方法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要高出4.3%,P<0.05,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总之,从本次临床实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组实验采用的方法对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的治疗都是有效率的,其中,实验组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对重症患者进行急救,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率的;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的院前急救方法,其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上不如实验组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9]。

结语

本次临床实验中的实验组采用的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对于需要急救的重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患者可以恢复地更加快速,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稚林.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02(17):01-03.

[2]曲雷.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01(24):01-02.

[3]邓艳兰.院前急救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02(09):03-05.

[4]樊辉,李金年.浅谈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0,06(02):03-04.

[5]赵霞,李小华,田燕,刘晓辉.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11,09(06):01-02.

[6]李兵,阮海林,葛文汉,杨家有,黄福文.院前急救创伤175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3,04(10):02-04.

[7]王银彩.院前急救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转运程序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8(12):03-05.

[8]Pozner CN,Zane R,Nelson SJ,et al.International EMS Sys- tems:The United States:past,present,and future.Resuscita- tion,2014,01(03):02-03.

[9]张晶晶,周建仪.11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1,03(05):04-06.

论文作者:王昊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昊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