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两种静脉营养的效果分析论文_徐国仙,丁晓燕

早产儿两种静脉营养的效果分析论文_徐国仙,丁晓燕

徐国仙 丁晓燕

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 要】目的:评价两种静脉营养方案对早产儿的治疗效果,寻找最佳静脉营养方法。方法:选择3年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72例早产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2组采取不同的静脉营养方案,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强化组在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较大剂量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体重增长速度快,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营养;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51-02

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1] 。早产儿因胃肠功能尚未健全,吸吮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单纯经口喂养难以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差,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营养作为肠外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早产儿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2-4]。为探讨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相关作用,现将17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住院(2012年-2015年)符合标准的早产儿共172例,随机分为两组,90例使用强化静脉营养方案,作为强化组;82例使用常规静脉营养方案,作为对照组,除静脉营养方案不同外,其他治疗均相同。

1.1 病例选择标准:①体重≤2500g,孕周<37周。②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全胃肠道喂养的早产儿,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病例。③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在孕周、出生体重、孕母情况、出生时情况、胎龄、性别等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药品:6%小儿专用氨基酸,20%脂肪乳。

1.3 静脉营养方案:所有172例患儿均在入院后建立外周静脉通道,首先输入葡萄糖,开始总液体量60~80ml/(kg·日),以后增加10~20ml/(kg·日)至120~150ml/(kg·日),外周静脉葡萄糖浓度不超过12.5%,生后第3天开始补充钾、维生素及适量微量元素。均尽早给予经口或鼻伺管微量肠道喂养,随奶量增加渐减至停用静脉营养。强化组生后24小时内开始加入氨基酸及脂肪乳,第1天用量均为1.0g/kg,每天增加0.5g/(kg·日)至1.0g/(kg·日);对照组氨基酸生后48小时开始应用,开始剂量0.5g/(kg·日),每天增加0.5~1.0g/(kg·日),脂肪乳生后72小时开始应用,开始剂量0.5g/(kg·日),每天增加0.5~1.0g/(kg·日)。氨基酸及脂肪乳足量为2.5-3.5g/kg/d。

1.4 实施方法:采用全合-周围静脉输注,静脉营养时间超过2周行中心静脉输液。无菌条件下,先将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溶液后放入营养袋,然后加入氨基酸,最后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后放入营养袋,边放边轻轻混匀,混合后用微量输液泵24小时均匀经外周静脉输入。静脉营养停用标准:①患儿能自己吸吮,通过胃肠道摄入营养能满足生理需要;②患儿出现静脉营养禁忌症或死亡。

1.5 出院标准:自己吸吮进奶,体重达2000g以上,体温稳定,无并发症。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间内监测两组间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血尿素氮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1.1 静脉营养时间:强化组90例,死亡3例,存活例87例,存活者静脉营养时间9.5±3.5天(6~13天)。对照组82例,死亡2例,存活80例,存活者静脉营养时间15.5±5.5天(10~21天)。两组静脉营养时间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强化组有2例分别于生后第4天,第5天因经口喂养量增加而静脉营养液减量。

组别死亡存活存活者静脉营养时间

强化组(90例)3例87例9.5±3.5天(6~13天)

对照组(82例)2例80例15.5±5.5天(10~21天)

P<0.01

2.1.2 体重增长:强化组存活87例,生后3~7天(平均5天)体重开始增加,住院期间体重每日增长32.0±8.5(24~40)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存活80例,生后6~10天(平均8天)开始增加体重,住院期间体重每日增长21.8±7.8(14~30)g。两组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组别存活体重增长日数体重每日增长

强化组(90例)87例生后3~7天(平均5天)32.0±8.5(24~40)g

对照组(82例)80例生后6~10天(平均8天)21.8±7.8(14~30)g

P<0.01

2.1.3 住院天数:强化组存活者住院时间19.2±5.5天(14~25天)。对照组存活者住院时间25.5±8.5天(17~35天)。两组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组别存活住院时间

强化组(90例)87例19.2±5.5天(14~25天)

对照组(82例)80例25.5±8.5天(17~35天)

P<0.01

2.2 并发症:两组患儿在静脉营养过程中均无明显静脉炎及氮质血症的发生。高脂血症及胆汁瘀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强化组90例中发生并发症24例,发生率26.67%,其中呼吸暂停14例,颅内出血10例,高血糖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肺炎2例,死亡3例。对照组82例中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24.39%,其中呼吸暂停12例,颅内出血8例,高血糖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例,硬肿症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死亡2例。两组死亡病例均与静脉营养无关,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是近年来新生儿科极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及时补充营养物质是影响患儿生存和预后的关键[5]。氨基酸是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基础。脂肪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乳既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又可以提供较多能量,高热卡可产生有效氮储备,有利于糖、脂肪、氨基酸三者的平衡[6]。既往的研究表明胎儿期葡萄糖通过胎盘从母体运送至胎儿,是胎儿能量需要的重要来源。但通过胎盘底物测定及胎儿氧耗量的研究表明,葡萄糖并不是胎儿能量的惟一来源,用于胎儿呼吸的能量底物约50%来源于乳酸和氨基酸。出生后如果单纯依赖静脉输入葡萄糖供能是有限的,是可引起代谢紊乱[7]。本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组虽然从生后第一天起就输入高达1.0g/(kg·日)的氨基酸和脂肪乳剂,但与传统的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的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两组患儿在输入脂肪乳剂后血甘油三脂浓度轻度升高,但随着输入脂肪乳剂的增加,血甘油三脂浓度未再持续升高,说明早产儿对脂肪乳有较好的耐受能力,两组患儿输入氨基酸和脂肪乳剂后肾功能未见异常。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早期较大剂量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增加体重增长速度,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通过我们对血生化指标的监测,早产儿可以耐受早期静脉营养,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洁兴.70例早产儿静脉营养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93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6

[3]王丹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管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14

[4]韩旻,巫绍明,叶晓琴等.危重早产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观察[J].安徽医药,2008,12(6):532

[5]姜友志,何建青.90例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22

[6]汤庆娅,蔡威.新生儿肠外营养中脂肪乳剂量对胆红素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4):229-231

[7]刘曼,邓元芝.静脉营养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1):81.

作者简介:徐国仙 1990年毕业于江苏常州卫校,通过自学考试分别于2002年、2006年取得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大专、本科文凭,2004年担任医院护理部主任,2011年晋升为医院副院长,分管护理、院感、保健工作。撰写的 《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实施护理总值夜查房的方法与效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产科护理品质》、 《医院器械集中式管理实践体会》等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论文作者:徐国仙,丁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早产儿两种静脉营养的效果分析论文_徐国仙,丁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