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料室数据的收集与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专业资料室数据的收集与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专业资料室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料室论文,专业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料工作的重要性

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中,在进行科学活动的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把这些丰富的经验记录保存下来,就成为资料。

这些资料可供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利用、参考。随着人类实践的丰富,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发展,资料会从量到质不断增加,内容也会不断地丰富和深化,成为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对资料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既要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使用图书馆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按专业的需要,收集、积累资料,深入加工整理和研究,提供利用,于是便成为教学、科研活动与图书馆活动的中间环节,形成了专业资料工作,从而也产生了专业资料室。

高等院校各系部的专业资料室,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专业书刊、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保管,为本专业教学与科研提供资料情报,满足本专业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并集中精力进行科研。在配合本专业教学、科研活动,大量收集资料,并系统地加以整理、完善的同时订出不同的题目,进行深层次的专业研究。

资料工作是学术研究活动的基础,历来的学者对于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都非常重视。因为学问的进步有两个重要的关键问题:一是资料的积累和分解;二是资料的组织与贯通。前者靠工作者的勤奋与努力,后者全靠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与理解能力。这些工作完全要依赖于对资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

所需要的一切资料,不会唾手可得,它需要资料工作人员下功夫去搜集、积累,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物质基础,即使达到一定规模,仍然需要不断充实、提高,不断淘汰、更新。

一个真正学识渊博的学者,首先要学会做并善于做资料工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如著名学者钱穆、胡适,他们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功力是与平时不断学习积累知识,认真搜集、保存资料数十年不间断分不开的。

在日常生活中,报纸上的一篇报导,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如果不加以整理和利用,它永远是一篇文章或报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失去它的价值。一篇报导或文章之所以能够变成为资料,除了它本身有某种研究或参考价值以外,还在于它有需求者,即资料的对象性。

根据资料的对象性,我们把资料分为三种,即:共同性、局部性、个别性资料。

共同性资料是指带有普遍需求性的资料。

局部性资料是只对某一学科、某一部分研究者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个别性资料是只对研究者个人所研究的课题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作为资料而言,除去带有普遍性意义的资料外,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份资料并不能对任何研究者都有参考价值,也并不是任何一个研究者都需要各方面的资料。一份资料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的个人来说可能是珍贵的,而对于与此问题研究无关的人来说,则可能是一张废纸。

在资料搜集和积累过程中,资料工作者要花大力气,从大量繁杂的材料中进行筛选,重新组织、分类、编目,使其更加有利于教学与科研。

专业资料室内资料的收集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外语教学。因为要搞好外语教学,不单纯是个语言问题,还要涉及到对象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材料不但要系统而且要全面,对象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应该记录在案。如果没有资料室,光靠教师个人搜集资料,由于精力、条件有限,是很难完成的。必须由资料室为教师提供方便,准备好丰富的资料,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搞好教学和科研。

资料工作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教研室,而没有资料室,那只能叫瘸脚教学。资料室要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一个资料的基地。

二、如何收集积累资料

资料室的工作看起来繁杂、琐碎,而又非常重要,要真正把资料工作做好,并不容易。资料工作性质的本身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热爱这项工作,对这项工作有极大的兴趣,愿意为教学科研服务。

专业资料室内的资料积累是资料室为本专业教师与学生所准备的物质基础,也是资料工作人员一项经常、极为重要的基本任务,各种资料不是各种知识情报剪裁后的随意堆积,而是应当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适应本专业教学及科研的情报资料体系。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1.收集本专业教师编写的讲义、教学手稿、经验总结及考试题目。

资料室要把教师的教材(包括个人编写的)、考试、论文都加以保存,这是资料室重要资料之一。这些资料是教师劳动的结晶,是资料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室要积极主动索取和保存这些资料。

2.收集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卷及毕业生的论文。

教师能通过学生的考卷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类资料对教师出考题及对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检查,都有重要的作用。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所达到的水平。学生的论文凝聚着学生和教师们辛勤的汗水,有着重要的保存价值。

3.收集、保存外国专家的讲义、教材、考试题目。

外语教研室的外籍专家所用教材,有的是从国外带来的,有的是自己编辑的,一般来说,他们的教学水平是较高的,把这些教材加以保存,供我们教师学习参考,是对外语教学的很大促进。

4.尽量采购同一学科的不同教材,供教师参考,使教师通过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参照,取长补短,这也有助于教学的提高、创新。作为专业外语资料室要尽量购买与本专业教学有关的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外语教材、工具书,每种量不必大,但一定要品种全。

5.收集与外语教学有关的各种教学录音磁带、录相带及有关的配套教材,这些声像教材有利于外语视、听、说的开展及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6.利用资料室所订阅的报纸杂志,收集与外语教学有关的资料。为了让教师、学生查找资料方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室内的杂志、报纸,要进行剪裁、编辑,把所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目制成卡片。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学生写论文提供方便。

三、利用资料为教学、为师生服务

高校专业资料室应该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图书情报资料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教研室的教学科研搜集、整理、编辑专业性的资料,提供动态信息,开展情报服务。

为了使师生们查找资料方便,也为了体现本校特色,我校日语资料室的资料可作如下分类:

一、日本概况:

1.国土

4.节日

2.人口

5.地理

3.历史 (行政区划)

二、政治:

1.天皇

4.宗教

2.国会

5.侨民

3.少数民族

三、政党:

1.自由党 5.共产党

2.民社党 6.新自由りづ

3.社会党 7.社会民主党

4.公明党

四、警察、自卫队:

1.警察

2.自卫队

五、外交:

1.日——中

3.日——欧

2.日——美

4.日——其他

六、经济:

1.日经主要问题

2.垄断日本经济的六大财团

七、文化教育:

1.高校教育

2.中等教育

4.文艺

3.初等教育

5.文化、考古

六、科学:

1.社会科学

2.自然科学

九、医疗卫生

十、体育

十一、人物:

1.日本人物

3.世界人物

2.中国人物

十二、社会犯罪:

1.警察犯罪

3.家庭犯罪

2.黑社会

十三、军国主义

对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不能剪的就抄,分门别类制成卡片,登记在案,做这些工作虽然繁琐,但对教师查找资料、学生写论文都有实际作用。

如有位教师想查关于日本一名叫三浦和义的人的犯罪详细过程,因有索引卡片,所以很快就把所需要的、陆续刊载在杂志上的文章全部找了出来。

四年级学生写论文时,资料室要为他们开放,因每个人题目不同,所需要的资料也五花八门,有的要看日本警察犯罪情况,有人要写日本自民党内因受贿而发生的“洛克希德”事件,有的想写日本民俗,有的要写日美关系。他们借助于分门别类的卡片,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参考资料。资料室帮助学生选择最重要的、最适宜的参考资料,使学生避免了盲目性,省时省力。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在他们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资料室的一张卡片、一本参考书,对学生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资料室的工作不单纯是摘录些卡片,资料员对资料室内部的百科、字典、各种工具书都应该有个大概了解。这样在教师需要时,才能很快帮助教师找到资料。

比如:

有位教师想看日本历届首相的名单,资料员能很快帮助他从国民百科大辞典第十七卷中找到。

有位其他教研室的教师在翻译时遇到一个日本人的名字,原文中只有用外文拼写的姓:oku,要译成汉文,能音译成好几个汉字,而原文中只解释说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某军司令官,”无法知道此人到底是谁。资料员通过查找《日本历史》全卷第二十六卷——日清、日俄战争一书,查到此人叫奥保巩(才りX力夕),伯爵,陆军大将,日俄战争时期第二军司令官。

四、资料室与图书馆的关系

高校系部专业资料室与图书馆在基本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这是它们的共性,但专业资料室与图书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图书馆面向全校,服务对象是全校的师生员工。由于知识水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他们的需求也复杂、广泛。而专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文化程度、学术水平都较高,对资料室中资料的需求在内容上比较明确,专业性较强,因而资料室的工作带有明显的专业性和专题性,研究性高且服务单纯。也就是说资料室是在专的基础上向师生提供服务。

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关系,又有博与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为补益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但又有区别。不能把资料室办成图书馆的分馆,而资料室不能、也不应该效仿图书馆那样开展外借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借阅图书上。在图书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专业资料室的藏书无限制地扩大,教研室的教师借阅图书完全靠资料,这实际上把专业资料室变成了专业图书馆,而影响了资料室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但造成劳动的重复,也给图书馆经费造成很大浪费。

教师看书可去图书馆借,不能全部依赖于资料室。资料室内的图书基本只限于图书馆向资料室提供的本专业的参考书,而且一般都是独本。资料室购书仅限于与教学和本专业有关的参考书,数量有限,仅供教师参考和学生写论文在资料室查阅用,基本不应外借。

这样资料室的工作人员就能有精力、有时间做好本职工作——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搜集、整理、编辑专业性资料,开展情报服务。

高校专业资料室的工作重点是进行本专业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资料室有它独特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式,图书馆是取代不了的,因此它又是高校图书馆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只要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点”与“面”的作用,那么图书情报系统在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对资料工作的一些看法

不客气地说:专业资料室历来被看作为后勤部门,资料室内的工作人员也常被人随意遣来调去,干些与资料工作毫无干系的事务性工作,这是普遍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认识到资料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资料室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资料员也不是后勤人员,是教学、科研的一支力量,与教学和科研工员一样是高校的主体。

由于资料室人员少,少则一人,多则二人,这使得资料室的工作范围狭隘,资料人员不能更好地更深入地从事研究工作。

专业资料室一般来说有三项工作:

1.资料室内书刊的购买、借阅,这是资料室最基本的工作任务;

2.根据教学与研究的需要,编译各种形式的资料,如目录索引、文摘汇编,这是专业情报工作,也是专业资料室特有的功能;

3.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注重文献研究,编写二、三次文献。这属于情报工作的范畴,是对资料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这三项工作构成资料工作的总体,特别是第三项工作,才是资料室工作的重点。由于资料室人力不够,资料人员也无法用全部精力认认真真地进行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是比较薄弱的。

为了适应目前的教学改革,资料室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文献研究、编写二、三次文献工作上,使资料工作更符合教学的要求。如果资料工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那么资料工作就起不到“尖兵”的作用和“情报”的职能,甚至会拖教学的后腿。

当前资料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是普遍性的问题,伴随着开放改革的大形势,专业资料室在实际工作中会不断地改进,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标签:;  

专业资料室数据的收集与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