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临床应用与分析论文_毛丽娜,何永玲,张建东,陈石桂,毛桂荣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注射室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采血方法与传统的使用注射器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医院门急诊注射室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虽然在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其操作步骤减少,优于对照组,有利于血液高凝患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

【关键词】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3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chromosome collection containers

Mao Lina, He Yongling, Zhang Jiandong, Chen Shigui, Chen Shigui and Mao Guirong

Injection room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541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the bloo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the Method of collecting the chromosomes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syringe. Methods 60 patient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qualified rate of blood sample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chromosome prepa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blood specimen passing rate and chromosome preparation success rate (P > 0.05).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qualified bloo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chromosome preparation, but its operation steps a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atients with hypercoagulability and children, especially in the newborn.

【Key words】Peripheral blood chromosomes; Chromosome collection

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主要有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和真空试管采血。根据ISO9002及ISO15189(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医院使用真空采血技术进行实验标本采集。目前,真空采血技术已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作为遗传病诊断首选检查项目,已在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当患者同时需要进行真空采血和外周血染色体采血时,要么进行两次静脉穿刺采血,要么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采血后分装到采血管。前者增加患者痛苦,后者采血前必须计算采血总量,操作步骤多,所需时间长,抗凝血标本易凝固,增加了血液标本被污染的机会,增加护士针刺伤的机会。一旦采血总量计算错误,采血量不足,需再次采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考虑改良采血针及采血容器,发明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瓶塞穿刺针”,专利号:ZL 2013 2 0722753.4 和“一种一次性使用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专利号:ZL 2013 2 0719598.0。将其与传统的采血方法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医院门急诊注射室需要同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和真空采血的60例患者。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空腹;③患者需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和真空采血;④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⑤无消毒液过敏史;⑥四肢健全。

排除标准:①7天内使用抗生素;②化疗或放疗治疗中;③发热;④情绪紧张、劳累;⑤有神经及心血管疾病史、晕针史、晕血史;⑥病情危重,不能配合本研究者;⑦肢体感觉障碍,四肢有残疾畸形,四肢皮肤有疤痕、炎症、硬结、破损,消毒液过敏史。

1.3 材料

采血器具采用福州长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专利号:ZL 2013 2 0719598.0。真空试管长度为6cm,直径为1.1cm,负压值均为2ml;采血针均为直式头皮针式样,头皮针的尾端连接12号针头,外套乳胶保护套。

1.4 实验设计

采取单盲、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的实验方法。

样本量:本实验为非连续变量样本60例。

实验前,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60个样本编号进行简单随机分组,生成随机码。按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60个样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保证实验前分组取样的公平性。实验中,注意随机方案的隐藏, 随机码采用不透光信封密封保存。信封外标明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号,信封内装有标明随机分组组号的纸条,安就诊先后顺序号放置,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1.5 实验控制

实验前,实验方案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严格遵守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环境的要求:实验场所固定,光线充足。

操作者要求:注册护士,在定期进行的血液标本采集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考核中,成绩合格,从事血液标本采集工作5年以上,平均每日血液标本采集量不低于60例患者。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矫正视力均≥5.0,无色盲、色弱、散光、弱视等。

操作要求:采纳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travenous Nurse Society,INS)在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版)中推荐的采血穿刺部位肘窝静脉;避免采血患者紧握拳头或多次松开和握紧拳头;尽量不使用止血带,如需使用止血带,使用时间在1分钟以内;当血液开始流入采血容器时,立即松开止血带[1]。消毒液及消毒方法相同、混合采血试管及注射器内容物和血液方法相同。

标本保存及运送要求:标本采集后将采血试管带有安全帽的一端向上正立放置在同一试管架上,注射器放置无菌盘。标本采集后,用同一标本运送盒由同一运送血标本人员统一运送到实验室。

1.6 实验方法

我院门急诊注射室的采血工作量为每日500~1000人次,采血工作由检验接待处和抽血处共同完成。检验接待处护士负责发放检验条形码、试管和电脑回执单,抽血处护士负责血液标本采集。本实验由检验接待处的1名护士专门负责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患者的检验接待工作,严格遵照实验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明确研究对象,发放检验条形码、电脑回执单。在研究对象的电脑回执单上标明研究对象就诊先后顺序号,并告知患者到指定的抽血窗口采血。

采血护士根据研究对象的电脑回执单上标明研究对象就诊先后顺序号和内装随机分组码的信封,决定采血用物和方法。本实验难以施实双盲,故仅实施单盲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采血护士就采血目的和过程对患者进行宣教,收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知情同意书,采血操作前洗手,带清洁手套。严格按照《新编护理学基础》[2]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术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完成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肝素注射器要求:遵守无菌原则,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2%灭菌肝素液(生理盐水配制,灭菌)0.2ml,湿润针筒,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实验组:先消毒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的胶塞备用,再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成功后,将采血针的瓶塞穿刺针依次穿刺消毒的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的胶塞、抗凝试管的胶塞和非抗凝试管的胶塞,利用容器内负压采集所需血量。

对照组:用7号头皮针连接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液,按照肝素注射器、抗凝试管和非抗凝试管的顺序平均分装其中。

1.7 评定标准

标本送达实验室,由检验医师在LIS系统进行签收,血标本容器上无条形码或条形码无法识别可以拒收并通知送检人,同时做好标本拒收登记。

血液标本合格的评定标准:由检验医师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制定血液标本采集标准判断并记录标本是否合格。抗凝血标本凝固:抗凝标本出现凝块;错用抗凝剂或采集容器:未使用指定抗凝剂或采集容器采样;标本溶血: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且游离血红蛋白≥ 120mg /dl;血液标本稀释:在输液同侧采血;血标本量少:标本量少于标本检测要求最低量等。

染色体制备成功的评定标准:由检验医师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标准判断并记录染色体是否制备成功。计数:每个病人需在电脑上计数20分裂相,计数的分裂相应达到带纹至少达到320条带的水平;每个病人分析5个中期分裂相。分析的5个图带纹至少达到400条带的水平。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的比较(表1)。

根据表1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的比较是一样的(P>0.05)。

3.讨论

3.1 发明专利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真空采血技术是美国BD公司1943年发明的技术,1980年以后在英、法、日、德等医学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引进该技术,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改良采血针和真空采血试管。例如:有学者发明防针刺伤采血针、防回血采血针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回缩安全采血针”[4];以及本研究人员发明的“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瓶塞穿刺针”[5]和“一种一次性使用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6],可用于解决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方法与医院临床工作中常用血样采集方法即真空采血法不相同的问题。

本研究提供一种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摒弃目前使用注射器采集外周血染色体标本,使用现在医院常用血液标本真空采血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应用简化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操作步骤,减少了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这一技术操作的护理培训和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标本采集护理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3.2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临床应用提高医疗质量

ISO/DIS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具体要求”中将分析前阶段定义为“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起始,按时间顺序的步骤,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送,至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此期终止”。血液标本采集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亦是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的护理操作。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必须以保证外周血染色体成功制备为前提。目前有关外周血染色体制备的研究[7-11],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临床疾病关联、改良染色体制备装置等。通过对文章作者的分析发现他们均为检验医生和临床医生,均未全面的考虑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亦未考虑护理的作用。同时,与检验结果质量一样,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是实验室作为持续性质量改进的观察指标。血液标本采集时间是TAT的组成部分,受到患者的重视[12-14]。考虑到本实验样本量、操作者操作熟练及实验对象为成年人,本研究实验组虽然在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方面无明显优越性,但其操作步骤减少、操作时间缩短,有利于血液高凝患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

本研究为护理人员针对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用物和方法进行改良,结合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染色体制备成功率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采血方法可用于临床。

3.3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临床应用的展望

染色体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很高。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和染色体检验技术的发展,临床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量不断增加。同时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优生优育,临床要求对围产期母亲唐氏综合症筛查高危的新生儿和出生缺陷的新生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分为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都可导致其智力低下、生长障碍、不孕不育等,对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患儿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护理人员在血管穿刺方面进行研究[15-18]。但即使穿刺成功也难以保证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成功采集和制备。外周血染色体的制备操作繁琐, 收获时间较长,同时对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采集方法、无菌操作、容器的无菌要求等非常严格。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临床应用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检验服务质量,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的需求。此方法简单、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travenous Nurse Society,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版).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34-542.

[3]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39-4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号:ZL 201110393465.4,2011,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种防回血采集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号:ZL 2013 2 0722753.4,2013,毛丽娜,“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瓶塞穿刺针”.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号:ZL 2013 2 0719598.0,2013,毛丽娜, “一种一次性使用外周血染色体血液标本采集容器”.

[7]林江,徐灵玲,陶大昌,等.外周血非同步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效果比较[J].重庆医学,2013,42(13):1557-1558.

[8]谢志威,张晶,李卫凯.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改良方法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01:82-83.

[9]陈希,陈园园,牟琴,等.实验室室间质评染色体检测水平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2(21):1557-1558.

[10]庄建龙,王元白,庄倩梅,等.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7(8):222-223.

[11]何思,王华,周玉春,等.40例世界首报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学分析及其临床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11(8):222-223.

[12]毛丽娜,石青峰.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延迟监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2):4446-4447.

[13]毛丽娜,孟文,陈明,等.门诊血液标本采集患者检验咨询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129-131.

[14]毛丽娜,何永玲,龚明广,等.门急诊采血患者检验结果回报时间需求的质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5):2191-2193.

[15]容娟,齐昌眠,居琪丽,等.血管难度分级管理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7):2547-2549.

[16]王华丽.小儿不显影头皮静脉穿刺[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2):84-85.

[17]方艳艳,胡郁,等.无创血管成像导航仪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8(11):201.

[18]王海涛,袁玲,潘松梅,等.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4):100-10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LX261);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50206-1-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计划课题(Z2010300).

论文作者:毛丽娜,何永玲,张建东,陈石桂,毛桂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外周血染色体标本采集容器的临床应用与分析论文_毛丽娜,何永玲,张建东,陈石桂,毛桂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