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衰在急诊内科中实施应急治疗的有效性论文_刘学辉

(成都誉美医院 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工作中应用应急治疗方法治疗高龄心衰的工作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实施治疗,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人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9%,对照组明显落后于试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88例患者最终因为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患者有4例,因为利尿剂的过量使用而有严重后遗症遗留的有4例。而经过治疗后,试验组88例患者的NYHA、LVEE以及BNP等都要优于对照组,但是各项指标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应急治疗应用于急诊内科的高龄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龄心衰;急诊内科;应急治疗;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中图分类号] R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高龄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现阶段,高龄心衰的发病几率逐年上升[1]。再加上,老年人体质较差、心力衰竭后容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心衰必然更加普遍,为此,临床医学领域应该不断提高对高龄心衰患者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治疗的有效性,有效控制高龄患者的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为此,在急诊内科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创新性的应急治疗措施,完善高龄心衰患者的治疗。本次研究中,对本院近五年来收治的176例高龄心衰患者的治疗进行探讨,现将具体研究状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6例高龄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8人,其中,试验组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2例,其年龄均介于57-69之间;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8例,其年龄分布于59-76区间内。本次研究对象的诊断结果均为心力衰竭,所用的临床诊断标准与WHO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相差无几。在统计学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176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试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关于美托洛尔,2次/天,口服;关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粒/天,口服[2]。在治疗期间,具体的用药剂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酌情加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开展的前后一个月,对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LVEE(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钠钛(BNP)水平进行认真检测,为应急治疗措施应用价值的全面评价奠定基础。

1.3临床疗效观察评价 第一,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生命体征都得到显著改善,NYHA属于I级或II级;第二,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生命体征出现一定好转,但是NYNA并未达到I级;第三,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生命体征并没有出现好转或者出现恶化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包使用的是SPSS11.0,通过t和X2检验,得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关数据的关系。如果P<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详见表1,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65.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多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心力衰竭会造成心脏的损伤,造成新陈代谢的紊乱,造成内分泌失调或者精神系统障碍等并发症。在患病期间,患者往往下肢肿胀剧痛、不思饮食,甚至休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3]。针对于此,临床上开展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应急治疗,疗效显著。通过美托洛尔的使用,患者的心率得到有效控制,并有效减少了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指数,保证了治疗效果。而选择临床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改善新陈代谢紊乱的问题,促进排尿顺畅,使得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避免[4]。此外,氢氯噻嗪对患者交感神经的激活,有利于降低患者血压,降低患者血液的钾盐量,促进患者血压早日恢复正常范围。

在让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治疗方法,在急诊内科实践中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应急治疗,对于防止患者病情恶化、降低治疗风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高龄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医院而言,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提高也具有深远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采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显效数量为40,占据总数的45.5%,与对照组的24例相比多出16例(0.6倍),试验组的有效人数有42例,占据总人数的46.7%,也比对照组的34例(38.6%)略高出一些。试验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据总人数的6.8%,而对照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30例,占据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通过数据的对比,最终以试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9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9%,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组8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发生临床并发症或后遗症的患者数是零,且没有患者死亡。而在对照组的88例患者中,因为治疗无效而导致死亡的有4例,因为过量使用利尿剂而导致严重后遗症的也有4例,高龄心衰患者的康复之路必然更加艰辛。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YHA、LVEE、BNP三项检查指标基本一致,但在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三项指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龄心衰在急诊内科中通过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方式实施应急治疗,对于提高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指数,改善患者的NYHA、LVEE和BNP三项临床指标。所以,运用常规治疗+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高龄心衰的应急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林峰,郑小玲.高龄心衰在急诊内科中实施应急治疗的有效性[J].黑龙江医药,2015,(2):419-421.

[2] 陈新新.老年心衰在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策略[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97.

[3] 唐海妹.浅议老年心衰在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策略[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1):97-98.

[4] 刘昌述.老年心衰在急诊内科中的应急治疗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7):1201-1202.

作者简介:刘学辉 1978.11 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内科。

收稿日期:2015-07-01

论文作者:刘学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高龄心衰在急诊内科中实施应急治疗的有效性论文_刘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