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论文_严志

浅析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论文_严志

中交二航局成都城建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某市政工程分洪工程顶管施工为背景,简要介绍了顶管工作井、中继间的布置及工作井、顶管作业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并根据施工情况总结了顶管施工相关注意事项,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鹿溪河东侧老河道分洪工程,由于兴隆湖东侧两条主要排洪沟现在直接排入兴隆湖,但兴隆湖作为景观水体不承担片区排洪任务,所以本工程主要保证排洪沟50年一遇标准洪水不入湖,保障兴隆湖汛期安全及入湖水质。

1、地质及水文条件

本工程顶管段土质均为中风化砂岩或中风化泥岩。场区地下水以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系的补给。

2、顶管主要参数

分洪工程顶管段长302.2m,管径D2000mm,桩号K0+140~K0+442.164,设置2个工作井,其中1号工作井顶标高486.15m,高10m,直径φ7m,桩号K0+140,顶进长度122.82m,管道埋深6.25~18.28m,设中继间1个,2号工作井顶标高497.4m,高20m,直径φ7m,桩号K0+226.319,顶进长度172.39m,管道埋深7.5~27.1m,设中继间2个。

工作井设计为圆形,采用C30钢筋混凝土,1号工作井井壁厚度500mm,底板厚度700mm,2号工作井井壁厚度700mm,底板厚度900mm。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工作井施工

顶管工作井包括顶管始发井和顶管接收井,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绑扎钢筋→内模板支护→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养护→开挖第二层→扎钢筋和支模→浇筑第二层混凝土→重复第二层步骤→封底板。

(2)顶管施工

工作井中心测量放样→设备安装→管道吊装到位→人工掘进、出土→开机顶进→测量控制及纠偏→管道拼装→管道顶进→第二节管道掘进、出土、顶进→同上继续顶进→顶进到位→出洞、拆除工具管→全线复测→顶进结束。

2、施工工艺

(1)工作井施工

施工前,采用全站仪进行工作井测量放样,并做好中线控制桩的测设及保护工作。

工作井采用逆作法施工,分节开挖、分节浇筑井壁混凝土支护,分节高度为1m。工作井1~5m深度可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当工作井深度超过5m后用50t汽车吊将小型挖掘机(70型)吊入井坑进行挖掘,当开挖至中风化岩层时采用小型挖掘机破碎开挖。

出土采用QY25K汽车吊垂直运输,汽车吊布置在井边,支腿与井壁的安全距离为1.5m。井内土石方集中堆放于靠近汽车吊一侧,采用1m3吊斗装土,吊装时吊斗中心线与井壁的距离控制在1.5m内。

工作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并预留集水坑,积水及时用Φ100mm口径潜水泵排出。

(2)顶管设备安装

本工程主顶设备选用4台250t的千斤顶,管节的吊运、装车、下管均采用25t汽车吊进行。主顶装置分两列布置,主顶为单冲程千斤顶,总行程为1.1m,在油压31.5MPa下主顶千斤顶每只的最大顶力为2500KN,主顶最大总顶力可达10000KN,实际施工时应控制油压。

千斤顶安装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线的垂直线上。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千斤顶的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

为使管端面尽可能均衡受力,采用护口铁与管端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加橡胶垫,然后在护口铁后设置U形顶铁,千斤顶通过U型顶铁顶进。顶铁安装后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

管道导轨选用钢质材料制作(38#轨道),长度为6m,其安装宽度、坡度满足要求,并稳固可靠。

(3)中继间

为控制工作井内千斤顶最大顶力,减小管道顶进阻力,在每个井段之间设置中继间,使每段顶管实际顶进长度变为60m左右。

每个中继间由10个均匀分布的顶推油缸(千斤顶)、中继间前位管、中继间后位管、橡胶止水圈、加劲环、加劲板、内封板等构件构成,顶推油缸单个顶力为80t,总顶力为800t,中继间最大行程3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顶管施工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用敞开式人工挖掘顶管机,采取触变泥浆减阻。

①顶进作业

在顶进施工前对管道的长度进行测量复核,根据管道的长度,每顶进2m或每完成一根管道顶进时,对第一节管道的垂直和侧向位置进行检测,记录的结果应绘制成图表。

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轴线和管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进行管前端挖方。挖方采用人工开挖,开挖长度控制在300mm以内,管前挖出的土、石及时采用小推车运出管外,采用25t汽车吊吊至坑外,再由自卸车运至弃渣场。管洞挖出后及时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A、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挖土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B、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C、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D、卸下顶铁,下管,用钢套环连接混凝土管,在混凝土管接口处安装遇水膨胀橡胶,以保证接口缝隙和受力均匀或掺合其他防渗漏措施,保证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安全。

E、重新装好顶铁,重复上述操作。

②触变泥浆减阻施工

在管壁外周空隙压注膨润土泥浆,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浆套,利用触变泥浆的润滑作用,以减少顶进阻力。

(5)工作井回填

顶管施工完成后,按要求进行工作井回填。

三、注意事项

1、顶进施工

(1)应根据岩土条件、周围环境控制要求、顶进方法、各项顶进参数和监控数据、顶管机工作性能等,确定顶进、开挖、出渣的作业顺序和调整顶进参数。

(2)掘进过程中应严格量测监控,实施信息化施工,确保开挖掘进工作面的围岩稳定和围岩压力平衡;并控制顶进速度、挖土和出土量,减少岩体扰动和地层变形。

(3)手工掘进时,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岩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4)管道顶进过程中,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控制顶管机前进方向和姿态,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的措施。

(5)开始顶进阶段,应严格控制顶进的速度和方向。

(6)进入接收工作井前应提前进行顶管机位置和姿态测量,并根据进口位置提前进行调整。

(7)在软土、岩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宜将前3~5节管体与顶管机联成一体。

(8)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应保证橡胶垫板正确就位;钢管接口焊接完成后,应进行防腐层补口施工,焊接及防腐层检验合格后方可顶进。

(9)顶进时,作业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现象。

2、施工测量与纠偏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应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偏差时应及时纠正。

(2)顶进施工测量前应对井内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工作井位移、沉降、变形时应及时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3)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出顶进工作井进入岩层,每顶进3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

②进入接收工作井前30m应增加测量,每顶进300mm,至少测量一次;

③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水平轴线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

④纠偏量较大或频繁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

⑤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

(4)纠偏时开挖面岩体应保持稳定;采用挖方纠偏方式,超挖量应符合地层变形控制和施工设计要求。

(5)工具管纠偏应平稳,避免用大角度纠偏。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工程顶管施工从工作井、中继间的布置,到工作井、顶管作业的施工流程及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顶管施工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确保了顶管施工的顺利完成,为后续类似顶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论文作者:严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论文_严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