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基于现代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城市化建设朝着新型智慧型方向发展建设,对我国城市科学化规划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价值着手,进一步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崭新特征,并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策略,望对我国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 特征趋势 推进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划建设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健康城市,对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性能以及商务行为等多样化的城市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提出,智慧型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因此,加强推进新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志在必行。
1 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价值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核心主要涵盖六个方面,概括来说可以称之为“六个一”工程,即分别规划建设一个开放的体制结构、共性基础一张网、一个共用性能系统、一个信息资源网络、一个高效运行的指挥中心、一台统一的规范体制。总结来说,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务必要将为人民服务、城市监管整治、高效有秩序运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城市经济发展、绿色开源节流以及公共网络安全作为总体任务,利用体制设计、信息主导、改革创新,促进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国家和各地区城市的统一协调发展与前行。从发展观念上而言,新型智慧城市彰显着现代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新思维和新趋势,用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提高城市监管整治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前行,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创造城市新型发展产业,用更加安全可靠且服务感受更快捷的智慧化科技营造现代城市工作生活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各地区城市的良好稳定发展。
2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崭新特征
2.1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更重视城市内部生存动力
城市发展要具备可持续创新前行的内部生存发展动力,围绕这一内部生存发展动力,城市各部分组成要素之间务必要自行进行适应调整和优化升级,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更在变更重视城市内部的生存发展,整体规划建设规划管制更注重科学性、开放性以及服务性的开发创建,对提高城市监管工作水平、完善城市资源环境、健全城市基础实施配备、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升级城市产业架构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标准。
2.2 新型科技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服务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型科技为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云计算从Iaa S朝着Paa S不断发展创新,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不断结合,让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得到了高效处理,凭借现代移动互联网的覆盖,有效构建了横向纵向互通的数据信息网络,并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并面向城市内各行业领域协调合作的发展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跨界整合、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新动力。
2.3 新型智慧城市更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职能
新型智慧城市体制更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并在确保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关注创建惠民利民的资源生态工作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城市的公众感染力,加强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工作能力,更重视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职能,现阶段,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综合地考虑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不断加强提升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服务,率先促进城市信用、医疗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民生保障服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更加多元化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体制较为庞大,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居民等多样化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从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转向成为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建设工程,创新发展过程中,PPP模式逐步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投资、融资的主要模式,依据不同工程的实际特征,可以拓展城市建设途径,有利于整合利用社会有效资源,盘活社会资本存储量,能够带动民间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以政府扶持资金为主的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2.5 信息安全逐步发展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信息安全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辅助支撑体制,是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重点,加强构建信息安全全面监管工作体系,完善城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务必是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就城市基础设施分门别类而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及数据资源方面的监管维护,同时联合城市企业,促进产业强强联盟,从而促进城市信息安全的发展与前行。
3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策略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项目,需要城市中各方面构成元素均纷纷加入,为城市建设献言献策,才能够确保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性。因此,笔者就实际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推进策略:
3.1 构建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和整体规划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充分融合城市主体对智慧型城市的建设要求,有效结合城市持续发展战略,准确地把握城市发展根本和城市资源的顶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顶层设计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新型智慧城市构成元素体制、运行监管体制、公共服务体制、技术支持体制、法律保护体制以及目标评价体制等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
3.2 加强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的有效应用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城市发展和智慧城市的实际需求,严格依旧科学化、基础化、操作化、创新化以及高效化等规范进行,并选择实际意义作用较大、示范性可行性较强、社会受益较好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统一整体社会有效资源,力求在短时间形成系统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从而为后期城市规划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重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延伸应用
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务必要分阶段开展,并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调整,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切勿因智慧城市建设而影响到本地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此外,还要依据某一阶段重点项目的实际建设效果,加强总结有效规划建设方法,由点到面,用局部带动全面,综合应用,以带动城市资源的有效整体,并持续扩展应用范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
结束语
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水平,还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监管能力,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开放、共享、创新的观念,在传统智慧型城市规划建设的良好前提下,全面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需求,将重点项目示范、由点及面规划建设、分阶段解决问题为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准则,并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确保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刁生富,姜德峰.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导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199-200.
[2]谢倩.基于人文理念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路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3-4.
[3]赵晨,杨天开,朱亮.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思路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3):189-191.
论文作者:王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城市论文; 智慧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体制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