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电厂数量以及规模的不断增加,对电厂进行集控运行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厂的运转效率,实现我国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电厂竞争力度日益增加,对于电厂的集控运行管理更加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笔者主要分析研究当前阶段电厂运行管理存在的局限性,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加强;电厂;集控运行;几点思考
1 电厂集控运行的概念分析
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主要是与电厂的独立运行相区别。大多数的电厂等进行相关的管理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的单独管理方式,即照明系统单独进行管理、生产系统和生产设备单独管理等,其实这种单独管理的方式往往对于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产生较大的影响,管理者难以系统全面的从整体看待电厂的发展。
而集控运行技术能够将不同单元不同系统的设备进行统筹的调度,将不同系统的设备按照一个个节点的形式实施系统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借助集散控制系统,对生产设备、停运设备等进行管理。
同时针对集控管理的模式来说还应当实施一定的检修防范措施,保证整体运转的稳定性。并且相应的集控运行中心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单元长、操作员以及巡检员发挥各自的职能,实现集控管理技术的有效落实。
2 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的重要性
电厂的集中控制运行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性,第一,电厂集控系统具有自动检测的功能,通过各个参数的情况来对于电厂自身的运作效果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管理者对于电厂的生产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电厂自身对不良生产情况的纠正。第二,电厂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通过事先设定的算法可以有效的将生产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改正,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故障的弊端。第三,电厂集控系统可以实现程序化控制,要事先规定好程序,整个机组将会按照程序有条不紊进行生产。第四,电厂集控系统具有自动保护的功能,可以在出现高电压强电流时自动进行电路切断,防止短路与断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保护,减少了故障所造成的损失,有利于保护机组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 现阶段电厂集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过热气温系统的控制问题
超临界机组的过热气温系统进行调节,主要是对煤水比进行调节,微调和细调都是通过减温水。过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给水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火焰高度、燃水比等。过热气温系统自身具备较强理论性,但是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相应问题,由于实际设计过程不够完善会导致生产环节出现各类故障,最终限制系统控制质量的有效提升,除了诸多外部影响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考虑各项参数拟定。
3.2 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
我国大多电厂经过长期性探索和研究,目前实际应用的直接能量平衡公式已经相对成熟,此类公式在主汽压力系统中得到有效应用。但是许多协调控制程序还是会使用能量平衡系统,在系统协调退出过程中,压力控制方式还是通过能量平衡公式基本理论实现。压力系统为了更好地控制压力,会选择控制炉膛的煤炭量,这样会导致电厂其他运行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3.3 再热汽温系统的控制
再热汽温系统的实际控制难度较大,各项控制环节的内容也大多较为繁琐,目前大多电厂为了节约更多生产成本以及更好地控制温度,会单方面通过减温水来调节实际温度,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达到预期目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更严重的经济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舍弃此类方法,选取更多再热汽温调节的方法,比如摆动式燃烧器、热风喷射等。
4 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4.1 改善发电厂集控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为了保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产生严重影响的环境问题,操作人员需要在保证工程期限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对集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同时在安装和调试的过程中,避免任何细小的疏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集控运行系统的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信号干扰进行详细检查,对于空间中存在的电磁信号,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并通过评估了解到这些信号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同时,对于系统来说,任何情况的接地状况不良以及缺乏相应的电缆屏蔽,都会造成系统更加容易遭受到信号干扰,因此对于系统接触的检查也必不可少。其次,对于电子室中的空调系统,一般的设置均为调节温度,而缺少调节湿度的功能,这样的空调并不适宜在集控运行系统工作的电子室中使用,一旦电子室内部出现过重的湿度,就会造成系统模件上产生凝露现象,同时会产生静电,会造成相关设备的损坏。
4.2 加强系统运行控制
发电厂中对于集控运行系统的控制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从而从控制层面解决如前文中提到的主汽压力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通过软件的优化和加强来实现其性能的提升。对于硬件加强来说,主要针对集控运行系统常见的CS、盘台和变动器等几个部件,这些部件充分合理的运用,会从根本上避免系统出现严重的故障,危害生产和安全。因此,在控制中需要将所有的硬件当成是一个整体,并对其进行整体化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升其运作效率。而软件的加强则主要依赖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发电厂所选用的具有长远发展的发电控制技术,集控运行技术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在监控层面不断完善,并努力提升监控技术,在监控信号方面做到高质量高速率。同时,现代集控技术也逐渐趋于简便化和智能化,因而逐渐从完全的人工控制脱化出来,转变为更加智能和科学的控制方法,同时,对于数据的采集和计算也相较于传统人工,更具有简捷、准确的特点,使得在现实应用中,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价值。
4.3 开发统筹管理系统
对于发电厂的集控运行系统中数据逐渐增多和复杂的现象,需要进行系统应用的开发和设计,并藉由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来完成数据的相关工作。经过研究本文发现,适用于集控运行的系统应用,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同时还应该能够有所创新。其中灵活性是指系统应用的设计需要使操作更加简单明快,而不能过于复杂,而随着发电厂的不断发展,系统功能又能够根据发展要求不断增加,因此要求了可拓展性。而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一件产品赖以生存的根本,系统应用的设计也不例外。对于发电厂的集控运行来说,方便后期维护和发展,能够方便快捷的操作和使用,是这块系统应用开发的前提。因此本文根据这一需求进行了系统模块的设计,系统模块可以分为运行日志管理模块、操作票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几大种类,从而在集控运行过程中,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归纳总结和决策指导。
总而言之,电厂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也将更为充分和广泛。虽然集控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较为完善,但是还是不能避免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也要通过上文的研究,全面加强对硬件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提升集控运行效率,为满足人们用电需求进行满足。
参考文献:
[1]周宇玮,李曼.机组稳定运行的守护者[J].当代电力文化,2016,(08):83.
[2]杨昌城,林祯烜.电厂集控运行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探讨[J].工业设计,2016,(03):125+127.
[3]练海晴.火电机组储能容量定量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望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电厂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电厂论文; 机组论文; 压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