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经济论文,思路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启动时期,那么21世纪,尤其是21世纪上期,这一转化将基本完成。世纪之交,是这一转化的急剧变动时期。已有的变化为我们呈现着现代农业以及相应的现代高等农业经济教育的雏形,急剧的变化则要求我们把握未来的脉搏,顺应趋势。我国高等农业经济学科的建设正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的调整和转折时期。本文试图从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着手,就农经学科建设的未来选择,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下降给高等农业经济教育带来的影响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真正启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程。按照现代经济学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表现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份额急剧下降,农业所提供的国民产值和就业份额将沦为次要的地位。但是,农业份额的下降与农业“质量”的提高是同时出现和并存的。农业的“质量”提高形象地表现为“千斤顶效应”(体小承载力大),发达国家以不足5 %的社会就业人口,就能生产出不仅满足本国,而且参与世界竞争的农产品。农业不是不重要,而是更重要了。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下降的规律在我国正在得到映证。然而,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转变有畸形的一面,由于社会配套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沉积在土地上,大部分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也依然保留着“农民”身份。这种状况延缓了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过程,也制约着农业“质量”的提高。这种状况给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关于农业“质量”提高的研究被忽视,高等农业院校的农经专业普遍缩小了办学规模,在师资和研究人力紧张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向非直接农业经济课程。
如果说在前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在国民结构转换过程中其“质量”的提高受到抑制,那么,面向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和整个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以及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质量”提高问题必将提上日程。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农业经济教育教材内容陈旧、体系残缺、建设迟缓的状况,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农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与现有课程体系落后的矛盾 农业“质量”提高究竟表现在哪里?纵观世界,走向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它们对高等农业经济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一是科学技术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给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内容未能反映高科技的渗入,所培养的学生由于知识陈旧、狭窄,远难适应高科技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趋势。现代经济发展虽然使农业生产本身下降为一个比重轻微的部门,但却发展起农业生产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为一体的社会化生产体系,这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农业生产与这些服务部门(其实不仅仅是服务,更重要的职责是使农业升级增值)结成相辅相存的产业链,农业的内涵扩大了,外延也更加丰富。我国农业的分工和社会化的程度还很低,但可喜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生产水平,90年代初以来,关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正形成新一轮的高潮。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也是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大发展时期。由于农业内涵和外延的拓宽,仅仅了解农业或孤立地了解与农业有关部门的一般知识,将会凝固我们的思维。三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迄今为止,世界农业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可持续农业是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80年代中期首先由发达国家提出的。虽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的基础和侧重点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农业理解存在差异,但都强调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地发展。综观当今世界,可持续农业正从一种构想转向实践,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又一基本特征。我国政府在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发展可持续农业作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持续农业对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可持续农业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和多学科的交叉配合,要求农业经济教育进一步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也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具备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协调能力。而目前教育模式远难以胜任这一要求。
(三)21世纪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对复合型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与既有教育不适应的冲突 21世纪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1)市场经济条件下21世纪将更为开放, 即所谓“大市场”、“大社会”、“大舞台”。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当中,参加人员广泛,信息量膨胀,现象错综复杂,关系千变万化。这要求参与者对信息敏感,及时捕捉信息,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反馈。(2)21 世纪是高度竞争的社会。迄今为止,仍强烈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才培养和配置的“父爱主义”。而21世纪判断是否是人才,如何运用人才,将完全交给市场去决定。21世纪对人才的选择是平等的,又是挑剔的。随着走向21世纪,目前还存在的“半计划”的人才鉴别与使用的非市场方式将被进一步荡涤。(3)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并非仅仅是适应者,而是创造者。开放性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未来变得更不确定。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坏在难于把握未来,好在增加了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表现在,适者或许只能求得生存,其选择结果处于低层次;而创造者善于搏击,在结果的选择空间中可以取得或趋于最优。现有农业经济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远难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由于课程内容的陈旧和课程体系的残缺,农业经济学科培养的学生不仅没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而且综合能力也似乎显得稍逊一筹。虽然生搬硬套地移植了一些经济类其他专业的课程,但知识的掌握若即若离,在运用上更是呈“两张皮”现象。这些年外专业学生报考农业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入学率大大高于农业经济专业学生,农业经济专业学生谋职难,甚至羞于说自己是农经专业学生(虽然还有社会、经济原因),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培养人才上的尴尬。
二、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经济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
(一)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明确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的办学方向,是跨世纪农业经济学科建设的基本保证。这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适应21世纪高新科技、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培养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高等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这一指导思想可具体化为三个基本原则:(1 )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与世界先进高等农业经济教育模式和学科体系接轨。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等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我们培养的人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世界观,熟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世界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和教育模式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里,所谓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与世界接轨,就是要处理好吸取国外农业经济学科反映生产力变化和教育规律的精华,剔除其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2)在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 突出专业特征和专业优势。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纪,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在挑战和竞争中游刃有余。因此,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优势之间的关系。对于目前存在的“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缺少动手能力),甚至“既不会做也不会说”(没有专业特色)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在目前农业院校农经专业普遍缩小招生规模的情况下,更需要突出本专业的学科优势。否则,农业经济专业就彻底名存实亡了。(3 )在以农业经济管理为主导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内涵,开辟新专业。即使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趋势来看,农业直接生产部门仍居于这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我国由于农业的特殊重要性,将更是如此。然而,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拓展,供产销、贸工农,科学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已融为一体,使仅仅以农业直接生产为见长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和教育显得苍白。因此,必须拓宽专业内涵,增设新课程,同时,开辟一定数量的新专业,以适应21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
(二)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农业学科优势,拓展课程内容和体系设置 按照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分工,农业经济专业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或农学科的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放在财经院校和农业院校的。财经院校的优势是有较为广阔的经济理论和财经类专业烘托,而农业院校的优势则在于有农业自然学科的优势,更“贴近”农业。90年代以来,农业院校纷纷开办非农业经济专业,改变师资结构和扩大原有教师的知识面,一种适宜农业经济专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普通经济理论环境或氛围,正在初步形成。然而,在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农业自然学科的优势深化农业经济教育上,仍然十分不够。要在加强师资一般经济理论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发挥农业院校农业自然学科的优势,增设与农业内涵扩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一系列新课程,如农业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保护,食品加工与增值,等等。根据各院校的特色,增设与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农业自然学科与农业经济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为此,要求在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学科协作。
(三)加强基础经济理论教育,跟踪经济学科前沿,提高农业经济教学与科研的理论深度 农业经济专业属于应用和部门经济范畴,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经济理论功底,不断吸取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才能提高农业经济教学与研究的理论水平,提高或增强解释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目前,农业经济教育和研究的理论层次都亟待提高,反映在课堂教学、毕业论文、毕业生社会实践,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停留于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要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研究,提高基本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要跟踪现代经济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把它们及时反馈于农业经济的教学。从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宽,已不仅仅限于研究生产关系(中国经济学的表述)和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的表述),而已经深入到政治、制度、信息、社区发展等等,面向21世纪的课程建设,除了在现有的理论课程中不断吸取新的内容,还应开设一些反映经济学最新发展趋势的课程或专题,例如,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经济学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
(四)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考核制度,提高学习效果 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要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还会增设一些加强基本素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这无疑会增大学生的课堂负担。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显得极为重要。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仅此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必需课程的需要。为此,必须当机立断,转变教学方式。要缩短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主要范围、主要内容和教学进度。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应将学时缩减到40—50学时。课堂教学要提纲挈领,解决基本问题,而把大量的阅读任务留给学生课后。为了转变教学方式,确保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应当完善检测和考试手段。目前,以1—2次卷面考试定“终生”的状况必须改变。应建立立体的检查和考试制度,一般由课堂提问、阶段性和期末卷面考试以及课程论文构成。应规定各个部分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我们以为:平时成绩由课堂提问、读书报告、中期考试构成,各占1/3;期末考试由课程论文和期末卷面考试构成,各占50%。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的比重以4∶6为宜。
(五)加强图书资料建设 要转变教学方式,必须有相应的图书资料为物质保证。目前,由于财力拮据,农业院校的校级图书馆有关经济专业的藏书和期刊极为有限,院系级的图书资料室一般只能勉强维持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论文工作。如果不加强图书资料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转变教学方式,将成为“无米之炊”。建议国家教委增加相关投入。目前在图书经费紧缺的同时,图书资料的购置和利用也存在低效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缺少规范和高质量的参考书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委应加快审定优质教材的推荐工作,杜绝滥出教材,要求使用统编教材,以此规范教学的主要参考书籍。国外大学的图书资料建设和借阅制度值得我们借鉴。一般来说,图书借阅分为三种情况:教材类书籍,一般只能借阅一天(夜);参考书籍和学术著作一般可以借阅1 周至1月;所有现期和过期期刊均实行开架阅览,不借出。
(六)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培养一支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是使之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而更根本的问题是教师应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解决这个问题非一日之功。在现有的条件下,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对工作卓有成效教师的奖励。否则,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教师队伍,将无法承担起21世纪压在我们肩上的重任。
*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委托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教材建设”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