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的2013年,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充盈着积极、坚守和探索,伴随着反思、争鸣和梦想的发展中的重要一步.驻足回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鉴往、知今、创未来”.基于这样的视角,本文对2013年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立意的层次? 所谓数学课堂教学立意,主要是指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定位,它指向课堂教学的主观意旨,包括教学原则、方法、目标设定、程式选择等.[1]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关键,能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运作的整体效能. 观摩现在的数学课堂,其教学立意可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立意:“授之以鱼”型数学课堂.这类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展开路径和落脚点主要服务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学会”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立意仅仅关注数学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 2.能力立意:“授之以渔”型数学课堂.这类课堂重视在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各种数学能力,能突破“知识立意”的框框,挖掘和展现“双基”中隐含的数学思维营养,致力于“会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立意重点关注数学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 3.生本立意:“授之以‘育’”型数学课堂.这类课堂立意高远,不满足于仅仅实现掌握“双基”、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是着眼于发掘和展现数学知识内容所蕴含的发展价值,致力于“育人”价值的实现.这种教学立意把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真正打通并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注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 调研发现,在小学数学家常课中“知识立意”的课堂占绝大多数,“能力立意”的课堂还不够普遍和兴盛,而能真正落实“生本立意”的课堂还只是极少数.这样的教学立意分布格局,反映了我国数学课堂教学生态严重失衡的现实. 可能有的老师会认为,“知识立意”的课堂层次最低,“能力立意”的课堂属于中档,“生本立意”的课堂境界最高.这样进行比较失之偏颇,我们认为,不能对一节课“求全责备”,更不能要求每节课都成为“生本立意”的课堂,这样既无必要,也根本行不通.其实,每种立意的数学课之间并非“你争我夺”“有你没我”的排斥关系,从整个数学教学大系统的高度看,它们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各自的位置,都占据一定的比例,属于“各司其职、彼此渗透、相互支撑、协同配合”的合作关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自己的每节课都定位在“知识立意”的类型,不能贯通三种立意课堂间的联系通道. 首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树立追求高远立意的意识,自觉突破“知识立意”的框框,超越“能力立意”的限定,努力向“生本立意”的高境界奋进.其次,教师要在切实提升自己“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为教学立意的提升打好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提升教学立意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实践来磨砺和落实:教师要练就一双发现的慧眼,能透析知识本质,发掘出知识中蕴含的独特发展价值;教师要练就一套实施的本领,能摆脱教学的“匠气”,把教学的“灵气”和“大气”挥洒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把每次实践化作经验积累、理性追问、继续攀行的助推器. 二、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提出了十大核心概念,其中之一是“运算能力”.重视运算能力,本就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传统.11年的课改实践表明,忽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遭弱化的不只是学生的运算速度,对其他数学素养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连带负效应.“新课标”重新强调运算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无疑是对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和理性回归.[2] 运算能力重新被“新课标”肯定,并不意味着要回到繁难的计算和过分追求运算技巧上.我们要全面地、与时俱进地理解“新课标”提出的运算能力的内涵和作用.“新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据此,我们可以认定运算不等同于计算,运算能力也并非一种单纯的、孤立的数学能力,它是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等其他认识能力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着的……[3] 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计算正确是基本要求.2.计算合理、简洁、迅速是较高要求.3.计算的应用性、灵活性是高标准要求.当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学生就能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 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这里提五点注意事项:1.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最重要的不再是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技巧,首要强调的应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可以说,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是运算功能真正发挥的前提条件.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既要重视算理的理解过程,也要体现算法的建构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构和掌握算法.运算过程实质是一种“根据运算定义及其性质从已知的运算对象推导出结果”的推理过程,“讲理”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当然,要掌握算法,肯定离不开一定量的巩固训练,也要注意讲求科学训练的方式方法.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注重计算策略的教学.重视计算策略的提出、分享和优化,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用运算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4.高度重视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简便运算意味着更多思维元素的加入,对不少小学生而言,在带来运算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思维犯错的风险.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个性,正视并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5.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数学教师常抓不懈的分内工作.比如,计算时,先要观察题目特点,不盲目“简算”,学会依据有关法则、定律合理进行计算,计算后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哪些? “符号意识”是“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中的“符号感”修改而来的.将“感”改为“意识”,其意义和价值取向与数学符号的本质意义要求更加吻合.[4]新课标对符号意识的表述颇有深意:1.“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更加强调了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2.“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这强调了符号表示的作用和符号的一般性特征.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个[5]:1.注意符号生成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明白符号的来龙去脉和创制主因.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消除对数学符号的神秘感,自觉亲近符号、接受符号,将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数学符号建立起紧密的联系.2.注重符号理解的教学,这是培养符号意识的关键.如果没有对符号意义的深入了解,就开始操作符号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操作只能是无意义的机械行为,会严重制约学生符号意识的健康发展.3.注重符号应用的教学.只有在应用数学符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会符号的价值,感受符号对自己思维的帮助作用,也才能促进学生积累高品质的应用符号的活动经验,进而不断巩固和有效深化学生的符号意识. 四、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哪些新变化?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师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虽然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基本功如“三字一画两表达”、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仍然具有生命力,但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看,我们应当对此重新思考,并赋予教师基本功新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有六项: 1.解读数学课标的基本功.“新课标”是当前整个数学新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对教师的课改观念、课改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对于“新课标”,教师理解得是否到位,解读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思维走向,影响“三维目标”的达成,最终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 2.分析数学教材的基本功.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文本”“中介”“桥梁”,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实质性内容和编写意图,就无法科学回答数学课“教(学)什么”的问题.与一味强调理念更新、教法翻新的各类培训相比,重视“教材过关”考核,开展基于教材的业务研讨活动是更为务实有效的做法. 3.进行学情研究的基本功.教师进行学情研究不能只靠经验,更不能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从“三维目标”的视角洞察学情,并掌握多种有效的调研学情的方法. 4.设计和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功.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一个个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有关联的数学活动,并有能力临场捕捉和调控生成性的活动资源. 5.进行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进行教学评价,既要关注教师教得如何,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怎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观察学生思维表现的优劣,还应留意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既要关注评价的甄别功能,更要体现评价的发现和激励功能. 6.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基本功.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研究.学会反思,学会开展教学研究项目,才能自觉审视和突破旧有经验的局限性,才能提炼出隐藏于教学活动中的真知灼见,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成长的品质和进程. 五、如何开展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实践? 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师生所提问题“繁、杂、碎、小”,思考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弊病,黄爱华名师工作室提出了“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这一研究课题[6],并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的课例实践. 什么是“大问题”?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知识价值大,指向数学学科本质,聚焦数学学科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二是学习空间大,问题在精不在多.两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涵盖重难点、挑战性强的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充分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发展价值大,促进迁移,助力生长,能催生出大量问题,能结出累累硕果,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黄爱华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摸索初步构建了“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的新教学结构形态,主要分为六个基本步骤:1.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2.提出问题(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3.尝试探究(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4.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5.共同概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并再次提出、解决问题).6.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大问题”教学的内涵尚未获得清晰明了的科学界定,它与国内的尝试教学、国外的问题教学究竟有何联系,区别在哪儿?目前“大问题”的判定标准是否太过粗疏?适宜于教学的“大问题”主要有哪些类型?如何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大问题”?“大问题”的独特教学价值有哪些,该如何体现?如何基于“大问题”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重塑?学生解决“大问题”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学生解决“大问题”的表现?教师如何调控“大问题”教学的过程…… 六、珠算申遗成功,重回课堂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 众所周知,算盘被喻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第五大发明”.但是随着计算器的广泛应用,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珠算开始淡出中小学课堂,并在2001年颁布“实验版课标”后正式被取消.这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不少人呼吁珠算回归数学课程.这种呼吁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新课标”里,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这被解读为“珠算将重新回到中小学课堂”的一个信号.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珠算历时5年终于申遗成功.随后,围绕“珠算”这个热点话题进行的各种讨论一直在持续:珠算是否该重回课堂?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7]大家的观点很不一致. 反对方认为,无论珠算曾经多么重要,珠算文化多么灿烂辉煌,但必须承认,它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虽然珠算的文化价值尚在,但是它的文化价值是依附于“工具价值”的.再者,中国作为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每一样“非遗”都“走进课堂”,学生还不得忙死、累死?对于珠算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 赞同方认为,虽然珠算的计算工具作用淡化了,但是珠算的教育功能仍然十分突出.实践证明:1.算盘是很好的学具,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促进其对四则运算的理解.2.“三算结合”实验表明,口算、珠算、笔算“三算结合”十分有利于儿童掌握计算方法和提高口算能力,即使在计算机日渐普及的今天,珠心算的高速计算功能仍堪称奇迹.3.打算盘是耳听、眼看、口念、手拨、笔写等交替进行的活动,手脑并用,动静协调,能满足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打算盘能在手脑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引起学生大脑的积极活动,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再就是,珠算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遗产,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好好珍惜、继承和发扬,还能靠谁?在小学数学课程里增加适量的内容,是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由此看来,珠算是否该重回课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当前,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很多,改革的难度也很大.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既然我们身处改革的年代,就理当自觉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一个数学教师的力量确实单薄,但所有数学教师凝聚起来的力量将是磅礴震撼的.愿我们“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那样,点亮自己,相互辉映,共同照亮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美好未来! 【编辑手记】自从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以后,对于课标的解读和实践一直是热点问题.《2011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到了“四基”和“四能”中的一个方面,《2012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进而直接探讨了“四基”和“四能”的问题,本文中则对核心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对于课标的解读不应教条化,在实践中,教师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善于开展教学实验和反思,这样的研究不仅实用,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标签:数学论文; 新课标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素养论文; 符号计算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