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 什邡 618400)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指对患者的颈段气管进行切开,并置入气管套管来帮助解决其呼吸困难的症状,也是临床中为患者建立呼吸通道的有效急救措施。然而气管切开术后,对患者正常的呼吸道生理功能产生破坏,当未经温化及湿化的大量气体进入到患者下呼吸道后,容易诱发黏膜干燥,并且对纤毛运动产生破坏,导致痰液变的黏稠无法顺利排出,进一步加重了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风险。因而需要加强患者气道湿化管理来帮助改善其通气功能,并降低并发症,本文就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做了探讨。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管理;湿化液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227-02
呼吸道是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所组成,并且与人体的鼻、咽喉共同构成了上呼吸道。人体上呼吸道内的黏膜处具有丰富的黏液腺分泌以及血流运动,可实现对吸入气体有效的加湿与加温。而气管切开术之后所吸入气体未经过呼吸道湿化及温化的调节作用,因此造成气道黏膜变得十分干燥,同时分泌物大量留置于气道内导致细菌滋生,对于通气及换气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管理至关重要。
1.气道湿化的主要方法
1.1 雾化吸入
目前临床中比较常用的雾化吸入主要有氧气驱动与超声雾化吸入,其中超声雾化吸入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定向压强作用,促进液体表面发生隆起,同时液面周边产生空化效果,使湿化液转化为雾状随呼吸运动进入到患者呼吸道内进而发挥湿化气道以及稀释痰液的作用。该雾化吸入的雾气量相对较大,同时其雾化密度高,会对呼吸道内空气产生排斥,容易诱发患者呛咳及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并且由于超声雾化吸入器可能多人交叉使用,因而容易诱发患者交叉感染。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则是通过高流速气流对湿化液进行撞击,使其变为细小雾粒状并进入到患者各级支气管内,在雾化过程中也可提供一定量氧气,因此可帮助缓解病人缺氧情况。同时,该雾化方式不容易诱发刺激性呛咳且病人耐受性良好,也是现阶段临床中气道湿化以及雾化治疗中的主要方式。
1.2 间断式气道滴注
该方法是指将湿化液由气管导管口注入气道,通常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其前端针头进行去除,并每隔半小时左右向气道内加入5毫升左右湿化水,或者在患者吸痰之前注入生理盐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研究中[1]-[2],对于患者吸痰之前事前注入5毫升生理盐水与吸痰之前未注入生理盐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注入生理盐水可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在吸痰之前适量注入生理盐水,可发挥冲洗气管套管以及防止痰液蓄积等作用,因而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2.气道湿化液的类型及选择
2.1 生理盐水
将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依据浓度差异,又可区分为0.45%NS与0.9%NS。
NS是气道湿化液进入患者呼吸道内伴随呼吸过程水分蒸发,进而沉积于患者肺泡支气管处的内离子,此时容易诱发高渗状态,对患者气道黏膜形成刺激,进而诱发支气管水肿以及痰液黏稠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风险。有研究中[3]-[4],将等渗生理盐水和痰液进行混合并震动发现无法稀释,在吸痰之前通过注入等渗生理盐水将会加重患者喘憋感以及痛苦。而0.45%NS属于低渗溶液,当其进入患者气道后水分能够蒸发并浓缩停留在患者气道中,液体具有的渗透压同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较为符合,可实现稀释痰液以及减少痰痂等目的,其应用效果好于0.9%NS。
2.2 碳酸钠溶液
碳酸氢钠其PH值超过7,PHP酸碱度达到4-6时最适宜于真菌生长。因此,碳酸氢钠为弱碱性溶液可对真菌生长形成抑制作用,并且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一定的皂化能力,可帮助对黏痰进行软化改善痰液吸附力并促进患者纤毛运动,可促进痰液顺利排出。
3.气道湿化管理效果的评估
3.1 患者痰液黏稠度
通过对患者痰液黏稠度进行分级来对其气道湿化效果进行评估,其中I度痰为患者痰液较为稀薄,其外观接近泡沫样的米汤,在吸痰之后并无痰液发生滞留。Ⅱ度痰也就是中度黏稠痰,与I度痰相比更加黏稠,在进行稀释之后可能存在少量的痰液发生滞留情况,并且通过水冲洗可将其清除。Ⅲ度痰更为黏稠且色泽为黄色,通常吸引管滞留一定的痰液,水无法清洗。通过该方式具有便捷成本低和简明等优势,但是具有一定主观性。
3.2 湿化满意度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痰液、黏稠度以及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若痰液较为黏稠且不容易被吸出,或者被咳出且吸引管内存在痰痂经由听诊患者气道内存在痰鸣音可判定为湿化不足。若吸引管内并未见痰痂同时痰液较为稀薄,可通过自主咳嗽顺利排出,经由听诊患者双肺和气道均未见痰鸣音,其患者呼吸道顺畅则可判定为湿化满意。若患者的痰液过度稀薄且不断的需要吸引,经由听诊患者双肺和气道存在痰鸣音且患者存在频繁咳嗽以及躁动不安情况,则可判定为湿化过度。
3.3 气道温度及湿度的测定
通过应用温湿度记录仪对气管插管或者切开导管开口处的气体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其中可通过仪器读出相对湿度,使该方式的评价方法较为复杂且费时,需要应用附加装置同时费用相对较高。
4.小结
气管切开术是帮助建立患者呼吸通道以及维持其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而气道湿化则是在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气道管理的主要环节。目前对于气道湿化方法以及气道湿化液的具体选择其种类繁多,然而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最优的气道湿化方法以及湿化选择尚无统一定论,现有的各类气道湿化方法以及湿化液均各有其利弊。因而广大临床工作者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及医疗费用等各方面情况,合理选择具有安全和高效性的气道湿化方式以及湿化液。
【参考文献】
[1]王巧玲,孔冬梅.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8,31(5):76-78.
[2]郑梅兰.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19(43):371.
[3]张玉侠.对照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比较[J].医药前沿,2018,8(26):65-66.
[4]谢红.气管切开术术后人工气道湿化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0):64-65.
论文作者:李丽,王力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气道论文; 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黏稠论文; 术后论文; 呼吸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