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制约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关键。目前,建筑工程大多向高、大跨度、大空间的趋势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建筑工程比比皆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工程监理不仅要对工程质量予以管控,还肩负着施工技术、施工安全等审查的职责,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然而,在施工现场中,由于工程结构和施工现场的复杂性、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及流动性、施工过程的一些外在因素的不确定性等环节的存在,导致工程施工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监理部门难以对此类问题加以审查管理,防患于未然,则可能会导致施工项目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工程监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
1 建筑工程监理部门的职责
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三方,主要是以业主委托为前提,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工程施以有效的监理,以便更好满足自身的职责。而在此过程中,按照监理部门内部岗位的不同,其职责分工也会有所差别,一般项目的监理人员配置有: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等,有些大的项目可能还配有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资料员等。从安全监理方面来看,项目总监主要肩负该项目的安全机构、安全制度的建构职责,通过对施工现场进度及现状的把控,做好工程总体监督工作。包含相关监理文件的签署;施工现场定期安全检查;安全施工总结、汇报等工作;安全培训、学习等。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技术问题的检查,例如: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施工计划、施工规划书的批复;现场施工方案拟定时段的亲身参与;辅助项目总监,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施工问题的总结等。监理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检查报告的落实与否;协助项目总监、监理工程师做好日常安全检查;组织培训和学习,记录检查报告。
2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现存问题
2.1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许多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存在诸多错误观念,认为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主要与施工单位的管理方法有关,与监理没有过多关系,将安全监理工作当做份外之事。许多建筑工程监理日记中,都没有和安全文明生产相关的记录,在现场即便是发现了安全隐患,也不去跟踪、督促,失职、不尽职的情况较为严重,只有在被上级部门检查出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后,监理单位才会为了应对上级要求而被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2.2 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却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对监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的责任、权利、利益的规定也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一直呈上升态势,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 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发出通报,通报指出:事故总量持续保持在高位,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 732 起、死亡1 752 人,同 比 分别 上 升 7.8%和 1.4%,建筑 业 安 全事故发生率远高于其它行业。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有关监理安全管理职责的条款及指导文件,但是这些文件过于强调监理在安全事故中的责任,对其权益却没有相应的描述,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人员因素
监理人员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是一项极具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监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但是许多监理人员的素质都不符合相关要求,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规程不够熟悉,缺少工程监理经验,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在工程监理方面可谓是一片空白;②因缺少相应的权责规范,建筑工程中有关安全监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监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无法及时地解决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问题。
3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构建策略
3.1构建安全监理机制
若要在建筑工程监理中,更好满足施工现场安全监理的预期,监理部门可在构建安全监理机制的同时,为安全监理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健全安全监理机制,包含培训机制、审查核验机制、检查验收机制、督促整改机制、安全会议机制、台账管理机制及资料管理机制等。安全监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有序实施的前提。特别是在安全监理工作实施前,监理人员可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查,结合本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理方案,并监督施工现场按监理方案实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监理的质量。再者,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作为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内容相对较多,而监理人员只有稳抓各项施工细节,方可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把控工作落实到位。同时,监理人员还应时刻坚守“预防为主”的监理理念,即主动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方式,以便能够在施行动态化安全监理的同时,及时做好安全监理机制的完善与调整,预防各类隐患的滋生。
3.2增强现场安全防护
建筑工程监理部门可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采用旁站和巡视等手段,充分掌握施工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再通过立即督促整改的措施,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由于建筑工程包含诸多专业性项目,如高大模板施工、起重吊装施工、桩基础施工、内外脚手架施工等,往往需要和升降机、塔吊等设备的配合。因施工的高危险性和项目的复杂性存在,使建筑工程安全系数较低,辅之针对性安全施工监理方案的设计,可将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落实到位。例如:依据雨期施工和冬期施工季节的变化,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季节性施工方案、安全管理施工细则,监理审批且做好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再通过应急预案的施行,避免安全事故的滋生。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事故)苗头,可在有效的应急处理下,对安全问题(事故)原因予以详细调查,使之可在落实安全事故整改措施的同时,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杜绝。
3.3提高监理人员专业素质
工程监理作为高智能、综合性的服务组织,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活”,还须与法律、管理、经济等学科相关联,而监理人员只有在充分掌握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的前提下,方可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有序实施。对此,若要更好满足此项目标,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在社会大环境方面,政府部门逐步增强监理人员的权利、社会地位,以高薪福利待遇的方式吸纳人才,预防优秀人才的流失;高等院校可通过监理课程的设置,为行业市场储备更多的监理人才。其二,监理人员培训期间,监理企业可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以周期性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逐步提高自身监理队伍的专业技能、整体素质。其三,监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使之可在持续学习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整体能力。这不仅是监理人员的个体职责,更是需要在监理企业、社会共同协调的环境下形成,否则难以保证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监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针对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中存在的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人员建设、完善监理规程、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相关从业人员对此应有足够认识,并在工作中将其落实,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赖永恒.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6).
[2] 虞华斌.浅析工程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效果[J].门窗,2017(3):50.
[3] 林立泉.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安全培训政策的探讨[J].福建建筑,2019(4).
论文作者:雷皓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机制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