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王介星

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王介星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中心小学 266408

作为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创作形式和创作结果,美术是小学生必备的课程。我们看到的世界需要去怎么表现呢?美术课堂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和表现语言,通过素描、色彩或者速写去表现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创造出美的形象,不断提高审美的同时,让学生爱上美术研究、美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客观事物主观思考,把自身的感受带入到创作之中,创造出美的作品。我们需要用眼睛发现这种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美术教学创作中看:美术作品创作有一个严谨的步骤,第一要观察对象,第二要思考对象,第三要表达对象。所以观察对象是首位,这是最后作品呈献给大家的保证。只有认真地观察对象,观察事物的形态比例、形象特征、空间透视关系,反复琢磨构思主观处理,一张优秀的作品才能基本成型,所以说观察至关重要。

2.从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来看:小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七岁到十二岁左右,心理过程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观察事物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过分依赖于自己的感觉,抽象思维概括力不强。针对这种现象,也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活动、行为活动的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从具体想象向抽象性过渡,从不随意向随意性过渡,这是主观处理构思的过程,也是一张优秀美术作品中最美的地方,这样自我的艺术修养才能慢慢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从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来看:美术教学可以培养青少年认识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净化人的心灵,去创造美的事物,发展创新精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建设的栋梁,国家的兴旺发达寄托于他们。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美术教师艰苦工作和耐心的指导。

二、观察能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探索名人成名历程,激发学生观察兴趣。青少年对于名人有一种崇拜感,好奇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名人。针对这种心理,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名家名人的发展历程,了解他们善于观察、努力创作的事迹,通过这些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众所周知,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生动逼人,那么,齐白石为什么画得这么像呢?齐白石少年的时候就对虾的体型、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跟虾成了朋友,天天在一起。对虾的痴迷,简直是忘我,为了把虾画得生动形象,齐白石在家里养了许多长臂青虾,整日观察虾的各种形态特性。慢慢的,齐白石对虾的结构特征了如指掌,虾的游姿、吃食睡眠、斗殴嬉戏等等尽在齐白石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就算到了六十多,齐白石也在不断观察着自己养的虾,画技还有所提高。正如画家徐悲鸿所言:“……字画应以造物为师,故画马必须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各扼其要,不尚琐细……”国画大师齐白石如此重视观察,可见观察事物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要学习这种观察的本领,提高学生的观察欲望。

2.培养学生正确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世事都有法”,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和规律,观察也不例外。我们要总结观察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对于青少年,他们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精心地选择被观察的对象,到自然和社会中去感知世界,寻觅创作的素材。

自然之美胜过一切,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听了这话,我想我们应该对身边的事物有更细致的感受和观察,看一看远处的山峰、森林,近处的花草,它们的一姿一态,它们的色彩斑斓,去联系与比较,感知自然的美,寻找美的规律,加强对自然美景的认识,我们的绘画水平会有质的提高。

社会的美来源于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社会中矛盾很多,缤纷复杂,需要我们有辨识度地去认知美。对于社会中的真善美,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把对社会的认知表现在画作上,创造美的过程也是我们净化心灵的过程。

一张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但要有艺术价值,也需要社会影响力,它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集中表现。艺术家在感知自然、认识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思考,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去创造出另一种美的形式,它超越了自然与社会本身,作品呈现出来的美感更加的感人、启迪人,这是艺术家的灵魂。例如,前苏联画家列宾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虽然画面本身是一群人在河边拉船的场景,实际反映了沙俄统治时期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我们观察到的不仅仅是一群拉船人的形象,更要观察到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三、观察能力重在积累

美的规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正确观察,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会慢慢树立自己的审美观点,从而创作出美的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感情寄托。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梦”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通过培养他们观察美的事物,接受美的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肩负着改变世界对中国认识的重任,他们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创造者,要净化人们的身心,启迪人们的心灵。这些未来的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弘扬民族精神,立足世界,振兴中华艺术。

观察是创作之本,是艺术创作的载体,是艺术家一辈子不能离开的认识世界的窗户,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论文作者:王介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_王介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