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境界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0)08-0007-04
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P10)。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政治建党、思想建党、理论建党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也是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根本要求。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出,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的。中国化在理论建设上,针对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问题。我们始终主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对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本国民族性原则的坚持,也是坚持本国民族性原则的重要成果。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强调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又要研究中国问题,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完全而恰当的统一。它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解决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马克思主义运用中的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上,如果理论与实践脱离,或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倾向占主导,那么,教条主义就会滋生蔓延。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但会矮化马克思主义,而且也会损害人们的实践效果,严重者甚至会使党走上错误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的语境问题。实践是发展着的实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规律,这就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总体性语境。马克思主义在运用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努力做到“经”与“权”的协调,自觉强化语境意识。如果说中国化侧重于“因地制宜”的话,那么时代化则是侧重于“因时制宜”,“时”和“地”共同存在构成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应该看到,“时”与“地”是统一的共在,它们分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一个过程中的不同侧面。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上,随着实践性语境的发展变化,由强调发展,到强调科学发展;由强调又快又好发展,到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这些调整和侧重都表明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如果一定要求一成不变,那就会形成理论的制约性,从而导致某种程度上的僵化,这是不利于正确指导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进步的。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面对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主义”,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人民利益的理论化。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实践、脱离时代,同样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或者高高在上的“主义”,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如果在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脱离人民大众,把马克思主义话语精英化、小众化,那就不会被人民所理解和把握;一种理论,如果脱离了人民的生活实际,发展成了抽象的体系,而非活生生的群众观点,就会与人民大众日益隔膜。《决定》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P8)。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是理论或话语层面的问题和要求,但其目的却在实践,是针对实践上的问题的,这就要在实践中加以体现和落实,即要永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使其在发展进程中不变质、不褪色。否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本不需要特别地提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然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各种教条主义、僵化思想、精英意识往往会扭曲马克思主义的内蕴和实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损害,所以我们党讲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颇,以使我们更好、更科学地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毛泽东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2](P707)他还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P534)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基本规定。就当前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反对各种各样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并将继续取得辉煌成就。
时代化就是要与时俱进,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应“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3](P248)时代化不是时髦化,不是时尚化,而是在科学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吸收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拓宽视野,丰富内涵,为在时代处境中巩固发展人民群众的历史和价值主体地位寻找新的理论定位和理论突破。对于价值倾向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仅意味着对时代发展中有益于人民的倾向的肯定和推动,同时也意味着对时代发展中损害人民的倾向的否定和破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推动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出永不过时的生命力。
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象化,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大众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也是创新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大众化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也是根本立场、根本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武器,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并自觉地以之去改造现实、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灵魂性、指导性作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结构和实现路径
正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个实际当然是当前时代的实际,所以时代化应该是中国化的题中之意。今天把时代化单独提出来,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作为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化的要求。从时间顺序上说,马克思主义经过知识阶层传入中国,然后才有中国化和大众化。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大众化的过程,因为与其他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首先就有一个与人民大众结合的问题。没有与中国大众的结合,就不会有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的理论,是工人阶级解放自己的理论武器。所以大众化既体现为在人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群众;又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结合,使理论体现出人民大众的主体力量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没有中国化,就不会有时代化、大众化;没有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就有僵化的危险,就是不完整、不彻底的。
那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呢?对于中国化和时代化,首先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分析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P11)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积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1](P11)其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疑窦和理论困惑,紧密联系大众的思想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做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普及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理论上的前提,一是实践上的前提。理论上的前提就是要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总体理论和总体精神出发,做到对其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没有这个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实践上的前提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深刻把握这一实践,既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要认识到我国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只有正确把握了这两个基本前提,才有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科学理解了的理论和正确把握了的实践两者完全而恰当的结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是真正做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而恰当的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形态,其主要特征一是科学性,因为科学性的基本内涵就是“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2](P707)。“文革”时期,科学性原则遭受严重破坏和歪曲。“文革”后,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P382),全面恢复了科学性的基本涵义,使科学性再次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针。二是实践性,科学的理论来自实践,并且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创新,都既是对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严格的检验,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特质。三是人民性,人民作为主体的地位,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P15)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民性特征的准确阐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决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可以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核心本质和关键环节。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要求,切实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眼光是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密,中国日益和世界紧密相连,离开世界眼光和开放性视野,不可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二,国情意识是基础。正如毛泽东在七十年前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更多、更深地了解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尤其是要了解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发展史,特别是60年来的新中国建设史;要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状况,切实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第三,把握规律是根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准确把握现实发展规律。当前来看,就是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认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第四,结合实践是关键。这里需要做好两点,一是更深入、更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这一结合中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也是其理论发展的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