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摘要:煤矿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因此必须加快煤矿行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机制,实现煤矿信息化管理,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文章就煤矿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前言
随着煤炭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安全监控、可视通讯、数字化矿山、三维建模、ERP等系统的不断应用,国内煤炭行业总事故数、百万吨死亡率均大幅度降低,煤炭行业安全形式呈现出明显好转态势。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加快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在煤炭行业的投入使用,这些系统的投入应用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为煤矿大数据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撑。
1煤矿建设工程信息化安全管理和应用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煤矿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证。在煤矿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整个施工过程能否安全有效、高效率地完成就取决于工程的各个环节是否安全。煤矿建设工程的实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某个部分出现了安全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例如,施工材料显然属于必备品,也是一切工程开始实施的前提,因此材料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必须保证施工材料安全规范,符合标准,才能确保往后工程的安全进展。但在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的人员,不顾安全,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不达标、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的材料,这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想象。通过信息化管理,煤矿建设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将透明化,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能够及时被发现和遏止,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煤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煤矿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2一站式信息管理平台
采用一站式管理理念,利用ASP.NET技术开发的新一代OA软件产品,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办公、监测和控制的统一平台,实现各种信息的采集、汇总和重组过程,通过IE浏览器在一个统一的Web形式的浏览界面上实现显示、查询和控制功能,采用完善的权限分配模块进行权限划分,便于用户方便、快捷的得到各种信息,提高内部办公效率。
3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3.1自动化平台
基于工业组态工具和工业双环网为基础建设的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将皮带自动控制系统、35kV变电所自动控制系统、主、副井自动控制系统、中央泵房自动控制系统、压风机自动控制系统、主扇风机自动控制系统、洗煤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整合到统一的自动化平台,实现了生产、安全的子系统远程监测和控制。
3.2工业环网
各煤矿已建成了基于百兆工业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为了保证控制数据的的安全,与地面企业网用防火墙、防毒墙进行物理隔离。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高清摄像头的投入,百兆带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正在逐步升级之千兆及以上带宽。
4视频监控系统工程
调度视频监控系统是集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报警、文字图像记录、网络图像传输等技术于一体的众多技术应用。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煤矿“无人或是少人”值守,集中化、可视化管理、运行记录的长期保存备案,能够给控制管理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第一手的图像资料,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控制或故障发生时及时判断原因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针对煤矿井下作业因为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所以容易发生事故。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事故苗子,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因此安防监控系统是现代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煤矿行业中计算机信息化应用
5.1组织管理实现信息化
利用互联网实现煤矿行业信息管理组织的优化。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与管理能力是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在煤矿行业的运行过程都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实时追踪与监控,能够促进煤矿运输、调度跟踪和运输商电子数据的交换以及煤矿行业信息集成交换的有效协调运作,从而真正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煤矿行业组织管理形式等方面的优化。
5.2数据分析信息化
数据分析在煤矿行业系统中也是尤为重要的。目前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就是“大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在煤矿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行业而言,煤矿生产涉及的运行工况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实时生产数据,现场总线系统所采集的设备监测数据以及煤矿采集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煤矿行业运营和管理数据如交易售价、售煤量、客户信息、综合数据等共同构成了“煤矿大数据”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整个煤矿动态状态数据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实现对煤矿行业内部的优化调度,而且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更加茁壮的煤矿信息化系统。
5.3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
任何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解决方案。要对本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同行业的大环境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避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把各个孤立的“信息孤岛”进行连通,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的信息交换是关键,而不是开发具体的业务系统。
6煤矿大数据分析系统规划
6.1系统规划
基于以上论述,大数据时代下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已非常紧迫。依据大数据特征和处理分析的特点,提出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规划具体建设内容及实施步骤如下:(1)数据库整合平台建设基于工业环网技术的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建立煤矿数据分析平台,首先要把需要的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的大量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仓库内,已供数据分析工具调用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2)安全专家知识库建设建设安全生产专家知识数据仓库,针对煤炭各专业知识集成的目标,整合煤炭三大规程、行业规范、标准、三违界定标准,建设动态分析的安全生产专家知识数据仓库。
6.2煤矿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建设规划
①建立煤矿重大灾害预警分析平台。由于煤炭工程技术人员还没有全部掌握瓦斯、煤尘突出等事故发生规律,也不能预警瓦斯、煤尘突出等矿井灾害事故。因此,矿井灾害事故预警预防是能够有效避免瓦斯、煤尘等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将大数据用于瓦斯突出、煤尘突出等煤矿事故预防预警分析处理,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②建立煤矿主要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分析平台。主、副井提升机、主扇风机、压风机、中央水泵、中央变电所、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局部通风机等大型设备出现故障,将会严重影响煤炭正常生产。基于大数据的煤矿主要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分析平台的建设,对设备异响、超温、功率因数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测等,发现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声光报警,能够赢得有效的安全抢修时间。③建立煤矿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针对安全生产专家知识数据仓库的安全生产分析决策,利用煤炭企业大数据仓库内的监测监控的数据,根据安全生产专家知识数据仓库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客观动态地分析评价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情况,为领导层作出科学、安全、合理的决策提供数据技术支持。
总结
今后,经济继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一切技术都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若想煤矿信息化管理和应用能够跟得上时代,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便利,就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充分利用好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的一切信息技术,使之充分为煤矿信息系统服务。当然,要实现这一成果,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创造一个互联网与煤矿信息服务系统发展共赢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小平,胡延军.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4(40).
[2]林涛.信息化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6):9-10.
论文作者:陈学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煤矿论文; 数据论文; 行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平台论文; 系统论文; 煤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