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_宋平

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_宋平

山东省东明县刘楼镇人民政府 山东菏泽 274503

摘要:近年来,部分科研院所开始探索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些已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普遍地、规模化地推广和应用,与大规模、广泛地发展产业化农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本人在文中阐述了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对策

1前言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起步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才逐步开展了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信息技术农业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果,建立起一批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各类系统。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作物的选种、灌溉和施肥等环节进行优化处理后,向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对农作物病虫害、产量丰欠等进行预测预报,帮助农药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辅助农民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各种动物营养需求,生产最佳的饲料配方,帮助生产厂家和养殖户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制宜性原则。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以及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网络体系,项目的部署也要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各异特点具有实用性及实地可操作性。否则,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

2.2前瞻性原则。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落伍,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也必须具备前瞻性,即能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只有具有了前瞻性,才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才会给今后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农业大省在分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技术与功能的升级与扩展。

2.3兼容性原则。兼容,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关联的软硬件之间要相互配合。对于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来说,兼容具有更加明显的特殊性,即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地区、行业以及政府外网等信息系统链接的兼容性,处理好宽带、三网合一、卫星通讯、地理信息、专家智能决策等网络通路与接受终端的兼容问题。

2.4渐进性原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大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加快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例如,学习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等等。我们要对他们的经验小心论证,大胆尝试。只有如此,才能有条不紊地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捷径”中去,少走弯路。

3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3.1.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

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3.2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惠得多.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信息预警系统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3.3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3.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数据通讯骨干网,相应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一些基础软件。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多功能的数据通讯网技术环境。此外,还应包括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以及能体现公益性原则的收费标准。我们应把农业信息网当作农村与农业公用事业来对待,力争使农业企业及农户能用得上、用得起。目前,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应着重于广播电视网、有线与无线电视网、公用分组交换网、数据库标准规范、农业企业管理数据查询的基础软件等等。

3.5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就是要通过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农业信息。因此,应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库、农业生产信息库、农业经营信息库、农业科技信息库,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传递给农民,避免农民生产经营决策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趋势相背离,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农民对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避免因信息不灵而导致农产品过度产出的现象;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6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因素,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专业人才。要在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在大专院校设立农业信息化专业,加强该类人才的教育,以农科院为带头,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逐步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队伍。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克服农业发展的问题,坚持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并举,以增强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农业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适合我国的具体模式,明确目标,有利于制订农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经济、科技还相当落后的农业大国,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大农业思想,大力发展和推广家业科技,加强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发展,携手共进,阔步迈向”机械操作、科技基础、信息主导、市场完善、法律健全”的信息化农业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祖培.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信息化进程[J].广西农学报,2004(5):57-59.

[1]何建平.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信息界,2010(7):21-22.

[3]王军霞,崔晓红,温江.浅议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37-40.

[4]关红.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民营科技,2010(7):140.

论文作者:宋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加速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_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