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嘉润医院 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护患沟通;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的病症较长,并且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1]。本文观察分析了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0.5±9.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0.8±8.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主要包括强化语言类沟通和非语言类沟通。其中语言类沟通必须以标准的普通话与患者进行交流,在沟通前,需要详细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心理特征、既往病史、家庭组成、文化学习、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以此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在对患者讲解相关疾病情况时,一定要采用规范性的语句说明病情概念、病情发展、影响因素、治疗方法等,并同时向患者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这样就能够让患者提前了解自身情况,对治疗时发生的各类不适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患者在治疗时出现心理障碍或疾病,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安抚性语言来鼓励患者,避免患者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导致情绪低落。在语言沟通时还可以利用暗示性语言等与患者沟通,可以让患者在不自觉间了解自己的疾病变化,进一步提升患者治愈的信心。非语言类沟通一般指的是肢体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经常会使用到微笑、握手、抚触、倾听等。在患者叙述其临床症状和负面心理情绪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同时保证自己的身位不过高于患者,避免使患者产生仰视的感觉,使患者能够感到护理人员与其关系是平等的。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始终面带微笑,不能出现慌张或紧张的情绪,以免患者产生误会,导致护理事故。与患者沟通时,目光尽量与患者平视,要保持目光柔和,同时在患者叙述时要与患者目光相接触,禁止护理人员将目光放于其他位置,避免患者产生被忽略感。
1.3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②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d,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主要分析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如表1所示,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x±s,分)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常见性的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现情绪等方面的波动。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大部分的护患纠纷问题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沟通不畅而引起。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中,加强护患关系的改善和沟通,则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进而使得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性的提高[2]。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主要是在对患者护理时有效地运用相关沟通技巧,进而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以及医院的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素平.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5,5(10):59-60.
[2]赵珊.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91-292.
[3]闫俊文.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57.
论文作者:苏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血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2期论文;